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湖北省監利市第一中學:守正出新 走出高效課堂前行路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13  閱讀:次   |
42.9K

  一幕“話劇”正在上演:略帶憂傷的音樂中,男女主人公聲情并茂地表現了戀愛、結婚、男子背棄過程,女聲旁白追憶過去、表達感悟和自我覺醒……三分鐘的短劇,形象地演繹了《詩經·氓》的情節。

  這不是大學表演系教室,而是湖北省監利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監利一中”)語文課的現場,是學校“以生為本、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高效課堂改革的縮影。對此,副校長吳清華深有體會:“高效課堂,讓學生學得開心、教師教得舒心。課堂上的每一位參與者都身心愉悅。”

  回顧過去,全體教職工深感成果來之不易。

  篳路藍縷堅定改革決心

  2010年,監利一中這所湖北省首批評定的省級示范高中,在經歷了某私立教育集團長達5年的托管之后,恢復了公立辦學。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師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不改沒有出路,只有改革,才能突破。

  ——變革從無坦途

  2011年,高一年級探索“先學后教”教學模式。

  2012年,全面深化講課、研修,探究高效課堂模式。

  2013年,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師再一次強化理念、統一思想,決心繼續全面推進。下半年,學校多次組織科室主任和高一、高二年級教師到先進學校對崗學習。

  2014年,領導、中層干部帶頭上“引領課”,全體教師觀摩學習消化試講,骨干教師先行先試總結經驗,全體教師上“過關課”,借鑒、學習、消化、示范、普及。教師人人參與新課改、個個爭上體驗課……

  2015年,學校課改取得初步成效。

  時任學校副校長吳梅波認為:“學校將課堂改革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定位于改變學生學習狀態、實現學習效益優化,讓學生會學、學會,在課堂上享受生命自由奔放成長的快樂。”

  ——思路決定出路

  校長瞿兆君始終強調“課大于天”,并進一步闡述:“把課堂歸還給學生,是一切尊重的起點,也是高效課堂的開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一切教學行為的出發點和目的地。我們認為,課程改革應該打破傳統教學束縛學生手腳的做法,遵循現代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給學生充分發展的空間,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

  在這一核心理念指導下,學校先后召開20多次不同層次會議,時時緊跟,步步把控,印發了《監利一中高效課堂學生活動準則》《監利一中高效課堂新授課課堂教學流程》《監利一中高效課堂學科評價細則》《高效課堂九環節》《學生做導學案的基本步驟》《高效學習六步驟》等材料,規范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的行為。

  學校制定《監利一中高效課堂建設實施方案》,開展課內比武教學活動;編制了“監利一中高效課堂評價表”,對高效課堂的各個環節進行評價。特別是在經過一年的摸索之后,2015年下半年,各學科結合學校教學實際,研究建設符合本校特色的高效課堂模式,各學科的高效課堂模式在同質化的前提下體現了學科差異和特色。

  此外,學校還圍繞高效課堂建設開展課內比武教學活動,不斷推出“課改先進個人”和“課堂教學能手”,連續舉辦11屆高效課堂教學比武活動。

  ——多項舉措同步

  監利一中在實踐中體會到,高效課堂,不只在課堂,還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科學、高效編制導學案。學校在高效課堂推進初期調整教研活動流程和時間,教研活動由原來每周一次改為每周兩次。一次是研究導學案的編制和聽評課活動,一次是主辦高效課堂論壇活動,論壇要求有主題、有主講、有交流、有溝通,力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嘗試走班制教學。為適應“新高考”,獲得走班選課的經驗,學校制定了《監利一中校本課程實施方案》,面向本校全體教師公開征集校本課程,經教師個人申報、學校審核后制作宣傳海報,再由學生自主選擇。目前,監利一中已成功實施8期校本課程走班式教學,其中體育學科已經常態化實施走班教學,不僅深受師生歡迎,也引起周邊兄弟學校的廣泛關注。

  以生為本堅守教育初心

  監利一中追求“原生態”教學模式,教學活動回歸以生為本的教育本質。教學的核心活動是“學”,一切教師的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學”,一切活動的設計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總結并形成了六步教學模式:

  ——入靜預習教材

  高效課堂教學的首個環節是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學校每天安排3—4節自習課,由學生自主研修教材、自主完成導學案。

  提倡學生在“無聲”的課堂里深度自學、獨立思考、自主研究。學校形成了自習管理三級督查辦法,包括學生督查、年級巡查、學校抽查,確保學生自習效率。該環節旨在將深度學習、自主建構作為提升高中生學習能力與學習素養的有效措施。

  ——入境交流學習

  在深度自學基礎上,組織8分鐘站立交流。要求學生充分利用時間,簡明精練地闡述觀點,交叉發表意見,每個學習小組的6名成員充分討論,然后全組討論。本階段解決“自主學習收獲在哪,困惑是什么”,對教師反饋導學案的更正和建議,下一步展示交流中本組展示什么、誰來展示、以什么方式展示等問題。

  此時,教師要巡查各學習小組,隨時指導并參與交流。要觀察各組討論的議題,確保討論緊扣學習目標,及時剔除無效討論。教師要整體控制討論內容、方法、時間;密切關注問題組,及時培訓方法,提升優秀組,適度拔高要求,引導優生深度思維。

  在這一環節中,探究、思考及安排下一步學習的內容、程序、角色,都是學生自己做主,教師僅在學生需要的時候出現。學校要求的是“小聲”課堂,各組討論不干擾其他小組,學生們帶著思考交流看法。

  ——入神梳理總結

  展示交流環節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節點。

  在這個環節,教師用電子屏幕顯示各組的展示任務,每個小組按教師確定的任務展示自己的成果,將前后黑板劃分為幾個區域展示;教師密切關注展示進度和問題,提示其他學生或討論或看展示或分析思考或發現質疑;對優生提出更深、更高層次的思考或問題;展示形式可以說、可以寫、可以唱、可以表演,形式活潑,靈活多樣。

  學生展示過程中,穿插安排學生質疑和教師的點評,學生質疑是深度關注展示的標志,也是深挖教材、生成目標的關鍵,質疑展現出來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僅能豐富學習的內容、啟迪學習的智慧,反過來促使展示的學生更加重視展示前的準備和展示中的質量。展示質疑后由教師點評,主要在于查漏補缺、拓展提升,重心在于釋疑解惑以及知識的運用與系統化。

  在這個環節,學校要求學生充分展示自學成果,要求“大聲”課堂。“大聲”發言意味著面對的是全班同學,“大聲”展示的是深度學習之后的自信,展示的是青春的活力與風采;這個環節并非學生在認知統御下的簡單呈現,而是學生以所有的智識、情感、意志、信念和心力投入的充滿創造性的行動。

  ——入情拓展能力

  經過多年不斷總結提升,監利一中建立了完善的課堂評價體系,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進行評價、總結、表彰。創新評價方式增強了學生的上進心和學生之間的競爭力,不斷提高每個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如下表:

  每節課每名學生的表現都記入《學習檔案》,成績記載均由學生完成。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習效果也有記錄,對每天的點滴得失予以反思,同時提出發展計劃和成長目標,自我激勵。學生評價多維度多層次展開,有小組評價、學科班長評價、值日班長評價、教師評價;有優秀小組評價和優秀個人評價;有即時評價、日評、周評、月評、學期評價。

  結果導向堅持育人核心

  自回歸公立辦學以來,監利一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探索完善,構建起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目標的教育體系和學生評價激勵體系,通過各種體系對學生進行評價和反饋。

  ——組建學習小組

  6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進行組合,即每個小組內學生優勢互補、階梯遞補;各小組間總體均衡、充分競爭。正如校訓“獨行快,眾行遠”所示,既考慮學生個人成長,又突出集體進步。

  在課堂教學、日常活動中,均以學習小組為考核單位。通過提升管理單元,實施扁平化管理,使學生全程全時參與各項活動,避免出現以往溜號、跑題、被遺忘的情形。

  ——構建團隊管理

  學校的辦學理念是“以學生為核心,以學習為中心”。積極實現學生自主管理。

  各班級建立高效學習小組、高效科研小組、行政管理小組三個團隊,學生自由報名、公平選舉確定成員,制定各小組工作標準及量化細則,由學生實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增強學生日常行為自我規范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

  ——締結晉級機制

  學校建立了晉級班會制度,固定在每周日第一節晚自習召開晉級班會。通過對本周內個人和小組的全方位考察評價,確定積分和晉級名次。

  這種每周晉級的模式,改變了過去學期末、學年末一次性考察評價存在的時間跨度長、日常激勵不足的缺陷。通過細化至每周的評價獎勵和發現不足,及時給予學生正向反饋,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晉級提升的積分來源,包含對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表現的多維度綜合評價。學校通過注重過程性、發展性評價,堅持全面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建立健全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監測體系,突出考查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和勞動實踐等,形成積分,最終在晉級班會上展示和評比。

  ——建立導師制度

  學校提倡學生“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的學風,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建立導師制度,通過陪伴、引導、啟發的方式,實現“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健康之體魄、智慧之頭腦、獨立之人格的現代人才”的辦學目標。

  班主任是班級的首席導師,任課教師是責任導師,負責按優等、次優組合的6—8名學生,全程跟蹤分管學生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的日常成長過程。學校發放《學生談話記錄本》,考察責任導師對學生的輔導、培養情況。

  學生有任何事項或疑問,都可以同自己的導師交流溝通。

  ——形成校園文化

  學校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融合,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自主管理的校園生活、自我設計的班級生活、合作共勉的小組生活、智慧生成的課堂生活”辦學途徑,實現“五育并舉”、綜合評價。

  學校建立以“求索”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構建各年級、各班級文化,以文化引領課程改革,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各班在班主任引導下,設計個性化的班歌、班徽、班級公約。教室外墻有兩塊展板構成各班文化展示空間,一塊展板由班級自主安排,展示班級個性內容;另一塊由學校統一安排,展示班級管理過程。學生們各施才藝、大展身手、定期更新,與其他班級力爭高下。

  每個學習小組有組訓、組規、組徽和目標以及組員職責分工,班級與小組文化直接體現集體凝聚力和集體特色,為學生營造了快樂生活、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

  2021年,學校圓滿完成了學校回歸獨立辦學的第一個十年規劃。

  對全新的教學模式,學生或許更有發言權。2016屆孫世豪同學曾有感而發:“高效課堂的學習,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2020屆趙明哲同學則表示:“新的課堂,讓我心身自由,如魚得水。”2020屆胥穎同學更是坦言:“我取得這樣的成績,高效課堂功不可沒。”

  自2010年恢復獨立辦學以來,監利一中通過堅持推進課改和精細化管理,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和進步。2021年9月,在監利市慶祝第37個教師節表彰大會上,對教育有著深厚情懷的黨委書記、校長瞿兆君榮獲“教育教學先進個人”稱號并作了代表發言。

  “立足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瞿兆君表示,“將堅守教育初心,帶領監利一中全體教職工,乘勢而上,奮力作為,為監利一中開創第二個輝煌十年打下堅實基礎,攜手創造監利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劉焰 楊松云)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