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課程成為“編織”美好人生的藝術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四十九中學校“五致”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實施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進入“深水區”,注重課程建設,既是學校自身發展的追求,也是學校的研究文化和辦學特色的再生,更是時代對人才培養轉型的需要。多年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四十九中學校以“情智共生,釋放師生潛能,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基”為辦學理念,立足生命視野,遵循生命的特性,不斷地為生命的成長創造條件,促進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價值。為此,學校將重點工作聚焦到課程之中,拓展學科教材、挖掘地域資源、融合時代元素,基于學生的興趣、教師的專長及學生“情智”發展的需求,逐步形成了具有“情智”特色的“五致”金字塔型學校課程體系,讓課程規劃成為富有藝術感的立體化“編織”,讓課程成為影響學生一生的藝術。
走進課程“金字塔”,全景式體驗課程的情智魅力
課程作為教育的有效載體,承載的不僅是知識、技能和價值觀,更有文化的浸潤和素養的生成,因此,課程內容的內涵化、多元化,課程體系的科學化、系統化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課程以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為指引,以學生核心素養為基點,以“情智共生”為課程哲學思想,結合學生生命成長的可持續發展需求,構建了“五致”金字塔型課程結構體系。
“五致”即致美的身心、致上的追求、致善的品格、致深的學養、致新的思行。學校以“五致”為緯線,以“金字塔”式的四級課程為經線,突破了線性、扁平化的平面課程模式,構建了著眼學生全面素養提升的立體化課程體系。
“五致”金字塔型立體化的“情智”課程體系,底座為基礎型課程,重點落實國家課程,以課堂教學作為“情智”發展的主陣地;體驗型課程,是“金字塔”的第二層,構建了“四維九序”共計30多種立德修身體驗課程,從傳統理論式的“教”走向生活場景式的“育”;拓展型課程,為“金字塔”的第三層,以“1+X”的課型打破學科壁壘,加強學科融合;研究型課程,作為“金字塔”的頂層尖部,以項目式學習為主,是培養學生開放性高級思維能力的載體課程。
學生在基礎型課程“5種課型”“7種課例”的探究學習中打好發展的底色,在具有濃厚教育情境的體驗型課程中感受“五致”教育元素的鮮活,在學科拓展課程中拓寬知識的邊界,在項目式課程中深入知識的斑斕世界。各層級課程對應學生素養發展的各個能力基點,為學生編織出“五致”化的美好未來!
深入課程“方隅間”,近距離傾聽生命拔節的聲音
“五致”在基礎型課程的“5種課型”“7種課例”中精準落實。教師創設情境、調動情緒、激發情感,激發“致上的追求”,讓學生的思維活躍、思考深入,不斷發現問題,進行有價值的交流。學生走到了課堂“中央”,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中體驗思考的樂趣和探究的喜悅。如物理學科課堂,在各種動手活動體驗中,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被激發,“致美的身心”得以彰顯,在玩中發現,玩出智慧,在玩中學會觀察、學會分析、學會歸納、學會與他人合作,培植“致善的品格”。興趣、情緒、思維、智慧等都發生著改變,相互促進并轉化,學生的學習真正發生,學生在有生命力的課堂上積極互動,收獲“致深的學養”、生成“致新的思行”,讓素養和能力于快樂中生成。
體驗型課程圍繞“致美的身心、致上的追求、致善的品格、致深的學養、致新的思行”5個維度設置,讓每一名學生都擁有屬于自己的舞臺。這些課程有的在周五下午向學生開放,有的開設在學生校園日常生活的重要時間節點上。走進課程,能聽到合唱藝術課程中的“六聲部”天籟;能在“情緒管理課程”中,看到學生對情緒的科學分析、對自我言行的深刻反思,感受到學生“致美的身心”成長;能在“生涯規劃課程”中,感受到學生“致上的追求”,感受到充滿情懷和理性的職業思考智慧。在“影視賞析課程”中,學生們在影視觀賞過程中悟情析理、感悟人生真諦、培植“致美的身心”。在“擂臺競技課程”中,一方方擂臺鋪設開來,攻擂守擂,學生們在挑戰中挑戰自我、飛揚青春!在“語言能量課程”中,學生們將學會的本領運用到“校園演說家”“校園辯論賽”“校園脫口秀”等活動中,彰顯“致深的學養”和“致新的思行”,讓語言成為個人情智的精彩外顯!
“紅色”是學生重要的生命底色,學校“紅色基因課程”搭建了一個隆重的展示舞臺,每年圍繞一個大主題進行班集體的課程成果展示。2021年正值建黨百年,學校開展了“追尋紅色印記賡續百年薪火”慶祝建黨百年“紅色基因課程成果”展示活動,解碼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到如今的偉大抗疫精神,學生獨自完成從劇本的構思創編到音樂選編、臺詞設計、服裝選擇……將語文、歷史、政治、音樂、美術等各學科進行有機融合。通過各班的演繹,觀眾仿佛看到了紅船上高舉的拳頭、井岡山會師的握手、長征路上前進的腳步、窯洞里黎明的守候、天安門上莊嚴的宣告、絲綢之路上愉快的交流……這些都是中國人對中國夢不懈的追求,這些歷史時刻所有中國人都會銘記。“五致”維度在紅色基因課程中精準落實,學生也在課程中一步步成長,擁有了中國青年美好的姿態!
拓展型課程把學生個性差異作為課程開發和實施的出發點,切實將“五致”維度體現在項目式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目前拓展型課程有知識與視野、藝術與審美、體育與健康、思維與創造四大類。學生基于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或復雜的難題,打破學科界限,不斷探究。學生通過綜合實踐調查、數據收集、問題歸類,生成新問題,運用所學的各類學科知識、類比學科的研究方法和綜合思維能力,去不斷探索發現。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走出固化的學習場所,到大自然中,在戶外的現實生活場景里,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發現、感悟,創造多元的思考空間。學生放下升學的壓力,呼吸自然的空氣,感受萬物的靈性,豐富了審美情感、提高了讀寫能力、活躍了思維、培育了人文精神,從“五致”角度立體化地打造學生的綜合素養。
飛躍課程“對角線”,跨時空輻射課程的美好力量
“五致”金字塔型的課程體系以先進的構建理念、科學的構建邏輯、可實施的推廣模式等特點,得到了教育界同仁的高度認可,為省內外的學生跨時空地帶去美好的成長力量。課程推廣到本區域內的城鄉中小學、哈爾濱周邊地市的城鄉中學、遠在云南怒江的少數民族學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學校……眾多學子在“五致”課程中收獲了源源不斷的成長力量,在基礎型課程中思考交流、飛揚情智;在體驗型課程中實踐探索、浸潤心靈;在拓展型課程中精鉆深研、學有所長。“五致”金字塔型課程成了一條美好的教育對角線,為不同地域的學生連綴出美好的成長藍圖!
學校的課程建設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學校將基于奠基師生生命發展的思想,繼續行走在實踐探索的路上,還將帶動更多具有匠心智慧的教育界同仁,繼續精鉆深研,讓課程更加適應生命的成長特質,為學生編織出美好的人生!
(張巍)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