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蘊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弘揚君子之風 ——河南省南陽市實驗中學“君子文化”建設紀略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24  閱讀:次   |
42.9K

  《論語》中記載了孔子的名言:“子曰:‘君子上達。’”意即君子精進向上,是為了通達仁義道德。“君子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基因。中國正處于社會主義高速發展的新時期,新的時代背景向“君子文化”的發展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新的要求。河南省南陽市實驗中學立足新時代對中學生發展的要求,以“和”為學校“君子文化”建設主題,建構了細致全面的“君子文化”實踐體系,旨在弘揚君子之風、踐行君子之道、培養時代新人。

  和美韻致,宛南書院放華彩

  南陽市實驗中學坐落于南陽八大書院之首——宛南書院原址。沿著校園中軸線前行,仿佛走進了古樸幽靜的時光長廊,宛南書院留存的古建筑自然把校園隔成了前后四進院落。一進,宛南書院總講堂前,“象”形文脈石如屏,叢叢翠竹如蓋,百年銀杏樹高聳挺拔,寄寓著君子正直的品性,樹下“思賢石”更是取“見賢思齊”之意。二進,“學以致用堂”前,“實驗之眼”涌泉內鑲嵌著世界地圖,寓意學子放眼世界、才如泉涌;歷經抗日的硝煙戰火而頑強生長的“抗戰柏”巍然屹立,訴說著滄桑歲月。三進,宛南書院藏書樓“崇經樓”前,文物“抱鼓石”“魁星樓碑冠”、文化石“聞道”“觀德”“省身”“守仁”與紅花綠樹相映成輝。四進,“崇經樓”后是運動場,場邊的“射圃路”名稱取意“射以觀德”,提醒學子要在體育運動中發揚君子之風;路邊薔薇花開滿柵欄,“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詩意啟發學子“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

  傳統與現代、花香與書香和美共生,校園處處洋溢著君子之風。校園樓館及道路命名彰顯“君子文化”,“達智樓”“集義樓”“敦仁路”“復禮路”“有信報告廳”的名稱來自宛南書院原有四齋的名號及宛南書院創辦者清代知府莊有信,寓意分別是儒家“五常”的“仁義禮智信”。“崇經路”“射圃路”“文昌路”等路名則取自宛南書院的舊有建筑。樓壁、走廊等醒目位置懸掛君子修身、立志主題的標語。文化長廊布置有校友題詞石碑,陳列著“共和國勛章”與“七一勛章”獲得者等當代君子及校園中的君子師生事跡等。“君子文化”的氣息彌漫在校園每一個角落。

  和暢融通,高效務實風氣正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一所學校的行政管理水平直接決定了教育教學能否高效有力地展開。南陽市實驗中學以“和暢融通”作為學校行政管理的追求,樹正氣、聚人心、強合力、提效率,行政管理簡約而不簡單,上下銜接緊密而不松散,人心匯聚,風清氣正。

  作風篤正清明。學校領導層成員心懷仁義,做人做事堂堂正正,且能不斷修身反省;堅持學校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堅持服務師生和家長;堅持直面矛盾,在規矩框架內實事求是解決實際問題;堅持敬業奉獻,追求高尚精神境界;堅持取信于人,言出必行。

  機制守正出新。學校實行校園準軍事化管理,提升校園安全水準和學生管理水平;實行年級組負責制,與部門式管理交融形成網絡式管理分布,提升管理精細化水平;中層干部采用部門輪崗制,著力培養全能型的中層領導;實行后勤管理社會化,讓學校管理者集中精力抓教育教學。

  措施中正平和。學校在各項管理工作中做到“民主、公平、創新、和諧”。堅持職工代表大會制度,重大事情必經職代會討論通過,實行職代會提案制,鼓勵職工代表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在事關教師切身利益的職評、晉檔、公房租住等事宜上,由全體教師投票選出九人小組,公正、公開、公平地開展工作。在評優、評先、表彰等工作中,傾向一線優秀教師。積極推進小步幅、漸進式的改革,把常規工作做出超常規效益,鍥而不舍,止于至善,不斷在黨建、德育、教學管理、師資培養、教科研、學校文化等方面進行創新和突破。堅持精神引領,連續8年舉行年度“校園十大新聞”和“校園十大人物”評選表彰活動。堅決執行領導班子會議和校務委員會會議的決定,實行學校工作周歷制,提升行政運轉效能。

  和洽篤行,建立教師成長共同體

  南陽市實驗中學注重同僚文化建設,致力構建“二人同心”的“仁義”關系,突出“和洽”,強調人際心理相容與溝通,在學習中發揮群體動力作用,形成各個層面的“教師成長共同體”,引導教師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在課題研究上,學校確立了“君子文化”建設和教育信息化兩個研究核心,申報立項省市級課題,引導教師開展“君子文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實踐研究。在校本研修中,踐行“共享、高效、聚焦、專業”的理念,引領教師分享、合作,建立平臺思維,建設互為需求的共生生態環境,主動積極進行個體研修和合作研究,在團隊成長中實現自我完善。

  “青梅論壇”。學校以青年教師為主體,成立“青梅論壇”。梅為花中君子,論壇取意于“君子品性”和“青梅煮酒論英雄”,希望青年教師德才兼備、快速成長。活動采用“1+1”形式,學校領導層為培訓者,青年教師為分享者。青年教師思維碰撞,導師解疑答惑,輔之以專家報告、師德演講等形式,“傳幫帶”一體,有效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速度。

  “斑竹沙龍”。竹乃花中君子,“斑竹”是“班主任”的諧音,學校以班主任成長共同體的形式,培育德藝雙馨的“君子班主任”,意在引導班主任學習竹之正直品行,成為君子楷模。學校以心理咨詢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為主要培訓陣地,注重對班主任進行理論和專題培訓,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學校注重開展團隊活動,進行經驗分享,促進班主任的專業成長。開展班級“君子文化”建設專題研究,進行班級觀摩活動,提升新班主任的實操能力和老班主任的創新能力。

  “君子講堂”。學校開設“君子講堂”,每學期邀請國學大師聶振弢教授等專家到校開講座,從修身、為學、為政等方面結合新時代精神解讀君子內涵;每周由一名中層領導在周五的校務會上解讀一則君子格言;開展以《論語》為主要內容的每日教師粉筆字展練活動。“君子文化”內涵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全體教師。

  和樂創新,匠心獨具全面育人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以“君子文化”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全面人才,南陽市實驗中學一直在積極探索與實踐。

  立德樹人,“求仁”為先。為了培養學生內在仁德之心,學校雙向并舉。其一,堅持課程育人,開發“潤玉”校本課程。首先,在“君子文化”視域下對國家課程進行二次開發——在語文、思想品德、歷史等課程中加入君子品質認識、君子格言、君子感悟;在數學、物理等科目中,加入對科學家報國為民、堅持不懈、科學嚴謹的君子精神的理解。其次,開發“君子文化”校本課程達20多門,如“中華經典詩文誦讀”“風影剪紙”“四君子國畫”“《論語》選讀”等,其中10余門獲省市級獎項。其二,“琢玉”系列德育活動擦亮鮮明“君子文化”底色。開展研學活動,帶領學生走進武侯祠、醫圣祠、革命烈士紀念館等場所,跨省赴山東曲阜開展君子主題研學,感受古今偉人的君子胸懷和濟世理想;走進南陽玉器廠,觀察玉雕大師雕琢璞玉成器的過程,感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堅持與不易;開展志愿者活動,走進敬老院、福利院,為孤寡老人和殘障兒童獻愛心;開展“領導力與責任心”系列綜合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與擔當精神;開展“家國情懷”觀影活動,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開展“實驗小君子”評選表彰,樹立榜樣,引領全體學生。

  舉止得宜,行為有法。君子之行當有格。當代君子更應該在法律與道德的規范下約束自己的言行。南陽市實驗中學是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聘有法治副校長,經常邀請普法宣傳員舉辦講座,在學生中開展法治劇表演、法治知識競賽等活動,以法律為準繩約束君子之行。君子之行當有儀。學校舉行各項大型活動,強調言行規范,新生入學第一周有“開學課程”,第一月開展常規行為養成教育;九年級舉行“畢業禮”,在實際情境體驗中培養學生恭敬有禮的君子形象。君子之行當有則。學校在經常性的體育比賽和年度體育節中倡導“君子之爭”,不僅包含現代體育精神的公開、公平、公正,更倡導競爭中的君子之風。

  自由創新,和樂向上。學校的“君子文化”活動與社團活動齊頭并進。詩詞大會、漢字大會、藝術節等校園文化活動常態化開展,學生在文化盛宴中不斷提升人文素養。學校還開設體育、藝術、心理、科學、文學5類社團活動,社團“小君子”每學期期末進行社團風采展示活動。學校活動中,學生因共同的高雅志趣團結進取、和樂向上。

  “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南陽市實驗中學依托中華優秀傳統“君子文化”,以創新行動回應“君子文化”的現實意義與當代需求,以匠人之心反復打磨、錘煉,最終收獲了來自各界的認可與稱贊。近年來,“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典型案例學校”、“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省“文明校園”、省“義務教育標準化管理示范校”、省“一校一品”特色學校等榮譽紛至沓來。在“君子文化”的浸潤中,南陽市實驗中學“君子學校”的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蘊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君子之風,南陽市實驗中學用扎扎實實的行動響應時代的召喚,用累累的教育碩果交出自己的答卷。(王建波 段紅偉 李曉 于松軍)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