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抱團發展”開新局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以組織創新激發教師活力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25  閱讀:次   |
42.9K

  相城區是江蘇省蘇州市的下轄區,20年前建區之初,相城教育在蘇州教育拼圖中處于邊緣位置,主要原因是師資隊伍薄弱。當時區內骨干教師的比例在整個蘇州排名墊底,以至于區域內多數學校缺少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教師外出學習的機會幾乎沒有,少數機會只能輪到個別教師頭上,被區教育局選拔到蘇州市參加說課比賽的優秀教師連說課是什么都不清楚,可想而知當時相城教師的專業水平。

  痛定思痛,針對區域內教師隊伍中普遍存在的意識不到位、引領不理想、資源利用不充分、創新不明顯等問題,相城區教育局積極謀劃,做好制度設計,把“專業發展共同體”作為整體打造優良師資隊伍的重要抓手。

  瞄準問題做好保障

  面對區內教師缺乏名師引領、發展意識缺失以及培訓不到位的問題,相城區教育局瞄準問題,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相城區教育事業發展的第一要務,明確了教師培養目標,制訂并組織實施了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并逐步實施。

  區域層面著力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致力于通過各級各類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例如,加強教師全員培訓、學校管理人員培訓、骨干教師培訓和新上崗教師培訓等。

  其中的一大亮點,就是連續舉辦了13屆“大家學堂”特色培訓活動。“大家”有雙重內涵,既指邀請來區講學的教育名家,又指參與培訓的眾多教師。教育專家來相城講學,既要上“下水課”,又要結合自身教學實例開設專業講座。而聽講座的廣大教師聽后要結合名師課例以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困惑,踴躍發言,既向大專家請教,又激發眾教師參與頭腦風暴的熱情。最終專家與眾教師教學相長,各有所得。

  區域層面著力解決問題的第二步,就是通過考核激勵,引導教師“崗位成才”。區教育局制定了《相城區中小學(幼兒園)骨干教師評選與管理辦法》,對骨干教師評選條件、入選后享受的待遇及應承擔的義務作出明確規定。一方面激勵非骨干教師對照評選標準,明確專業發展目標。另一方面則對骨干教師實行考核激勵:骨干教師考核優秀或良好,即給予相應津貼;考核合格,則暫時保留榮譽稱號,暫不享受津貼;考核不合格,則取消相關榮譽。這個制度設計提高了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內部的緊密程度,為激發骨干教師責任擔當和發揮引領作用提供了激勵機制。

  組建專業發展共同體

  區域層面的教師培訓、考核激勵重要,但光靠自上而下的組織力量,很難持久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相城區教育局創新組織形式,通過發動教師在區內廣泛建立專業發展共同體,讓每位教師都進入一個專業發展團隊。

  這些專業發展共同體分布于區域內各學校,教師們先組成若干個相對較小的群體,再構成一個更大的群體。共同體有共同的價值觀、理念或使命,有任務驅動,有分有合,而各個小群體的核心成員之間有較多頻次的互動,處于不同專業發展層次的教師能從共同體中獲得不同程度的觸動,產生不同程度的進步。

  在實踐中,相城區各學校還利用網絡技術資源共享平臺,開展城鄉校際教師發展共同體聯盟工作,按照“自主發現問題——尋求解決策略——自主選擇資源——參與課題研究——創新聯盟模式”的過程,以點對點的形式,加強城鄉教師的專業交流,達到教學取長補短、科研促進教學提高的目的,實現城鄉校際資源共享。

  這些共同體的最大特點是務實,它與小環境中的問題結合起來去組織構建,去確立研究主題,去謀求教師發展之道。因而,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實際效果。

  望亭中心小學是一所農村學校,青年教師居多,為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校長毛家英與11名青年教師組建了專業發展共同體“敘事者·望亭團隊”,通過團隊共讀、專人領讀、研讀教育經典、線上交流閱讀心得、寫成長作業并集體評改、開發敘事德育課程帶動青年教師開展敘事行動研究等形式,帶動教師團隊實現了“小圈子”里的“大成長”。

  把管理職能轉化為機制優勢

  每位教師都進了“小圈子”,只是開始,要激發每個共同體的活力,相城區教育局動了不少腦筋。區教育局利用管理優勢,從共同體的組織結構、政策落地方案等方面進行設計,把難點問題轉化為教師專業發展的良好契機。

  在共同體的組建上,區教育局有意識地引導名師工作室把差異引入共同體,激勵推動共同體核心成員的創新力發揮。當前,一些共同體在團隊教師整體發展、教育教學成果培育等方面開始發揮出重要作用。

  例如,“寧建英語文名師工作室”中,高中、初中、小學語文教師各占3人,不同學段的成員在教育理念、教學設計與實施諸方面差異很大。基于存在的問題,寧建英帶著工作室成員創新教研思路,多次討論,最終確定了“基于學段貫通的群文讀寫實踐研究”這一突破口,努力把“學段貫通式教學”理念落實到中小學課堂:該項目有研究基地——蠡口中學,有主陣地——語文教學,有抓手——子課題,注重校際聯動——與蠡口實驗小學、春申中學、相城實驗中學、黃埭高中聯合開展項目實踐研究。項目實施僅一年,就逐漸建成了貫通式教學課例資源庫,成為2021年蘇州市基礎教育前瞻性項目中的一類項目。“寧建英語文名師工作室”目前正在與區內更多教師鏈接,構建更大規模的專業發展共同體。

  在對共同體的指導上,區教育局還非常注重把黨(團)建、師德師訓、教育政策落地等工作轉化為共同體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機制,在學校層面結出碩果。

  例如,黃橋實驗小學在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建設中,實施“幸福黨建引領幸福教育”“好教師團建引領教師發展”雙引擎策略,先后開展“我干教師這一行”“幸福教育師德論壇”等系列活動,從情感、師德、文化等方面培育教師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相城區教育系統已擁有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3人、蘇教名家1人、正高級教師13人、省特級教師31人……同時,市級以上教育人才占比在蘇州全市處于領先水平。如今,相城區已成為一個教育事業高速發展的活力區域。

  (作者耿昌洪系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