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 落實管理主體責任 編制“作業問題清單”
作業是教學至關重要的一環,“雙減”之下,作業設計更應注重量少質高。但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面對作業設計找不準方向和抓手。對此,學校又該如何落實作業管理主體責任?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研究編制了“作業問題清單”,指導教師做好作業設計、落實作業功能、突出作業質量。
提出“作業問題清單”,將作業管理融入教研。學校面向全體教師征集教學中有關作業的問題,涉及學生習慣、作業安排、作業意圖、作業設計、作業興趣等內容,去重歸納后形成“作業問題清單”。各教研組、備課組以此為專題研究,在每周例會上分享上周作業管理心得、作業設計中不合理之處,討論本周作業設計主體思路。針對研討結果,備課組形成本科目作業設計樣本,為組內教師提供參考。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全體教師也會注重案例積累,不斷豐富“作業問題清單”的內容。
針對不同學情,設置分層作業。基于“作業問題清單”中提到的“怎樣針對學生特點對作業進行分層設計”,學校將學生作業分成兩個板塊,并將作業選擇權交給學生,讓其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適合的作業板塊。板塊一以基礎知識訓練為主,適合全體學生,學生可以在教材配套的練習冊中選擇并完成。板塊二以拓展訓練為主,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擇。
用好糾錯本,讓分層作業更加精細。通過分層減少作業量后,學校要求教師挖掘糾錯本的作用,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知識漏洞出發,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從一年級開始,教師就將糾錯行為引入日常教學,引導學生分析錯題原因。二年級時,學生在教師的協助下對錯題進行細化歸因,找出規避錯誤的方法。進入三年級,正式啟用糾錯本,學生需按照要求,抄寫錯題、進行錯誤歸因、正確解題,最后再完成變式練習。期末復習期間,教師會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易錯點進行分類匯總,每名學生根據自己的易錯點設計10道題,教師再從“學生題庫”中抽取有代表性的題目,形成一張班級獨有的試卷。試卷講評時,由出題學生來分析出題意圖,總結易錯點。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方果、孫莉青撰稿)
欄目主持人:黃慧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