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激活孩子“科學夢”
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開講
“天宮課堂”激活孩子“科學夢”
本報訊(記者黃浩)在空間站里流眼淚是怎么樣的?皮膚在太空會變好嗎?空間站看月亮與地球上看月亮有什么不同……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講了一堂豐富的太空科普課,演示了太空“冰雪”、液橋演示、水油分離、太空拋物等一個個精彩的實驗,全國各地中小學生通過收看電視直播、地面同步實驗感知宇宙的奧秘,體驗探索的樂趣。
當天,江蘇省金湖縣吳運鐸實驗學校的3000多名師生集體收看了直播,吳運鐸實驗學校的科學教師還帶領學生開展了地面同步實驗,從天地差異中傳播普及空間科學知識,激發學生不斷追尋“科學夢”、實現“航天夢”的熱情。
“參加這次科學活動我感到無比開心,因為我不僅了解到了有趣的科學實驗,還知道了其中的科學道理。”該校五年級(5)班學生陳弈嵩和同學們一起做了彩虹水實驗,大家利用白砂糖使不同顏色的水“分層”,制造出漂亮的彩虹水。
“學生的活力來源于老師,源于課堂,源于校園。”吳運鐸實驗學?茖W教師吳倩表示,“天宮課堂”把時代的活力引入課堂,通過這種創新的課堂形式可以鼓勵學生發表見解,激發他們的潛能。
山東省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在這一天特別開展了“當云課堂遇見‘天宮課堂’”主題班隊會,將追尋科學、探索宇宙的種子播撒在隊員們幼小的心田。
因為疫情隔離在家的教師化身云課堂主播擔當“太空老師”的助教,與隊員們一起觀看航天員在軌演示的各種實驗,并為孩子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還通過動手實驗讓孩子對比太空實驗與地面實驗的區別。
當看到航天員王亞平利用過飽和乙酸鈉溶液制作了一顆“冰球”時,隊員們禁不住贊嘆,紛紛表示“太有趣,太神奇了”“‘天宮課堂’太好玩了”“我長大了也要做一名‘太空老師’,在太空給隊員們授課”。
當仰望星空的想象與眼前的實驗演示相結合,在科學的“魔力”感召下,不少學生的“科學夢”“航天夢”熱情被進一步激發。
“夢想可以播種,夢想可以接力。”河南省南陽市第十四中學校校長王娟表示,利用“天宮課堂”等重要活動契機,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人生觀、價值觀、科學觀教育,既能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也能幫助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全面發展、健康快樂成長。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