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力進階” 減負提質 ——江蘇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學“雙減”背景下的課堂改革
江蘇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學,在“雙減”背景下,積極重構課堂,以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為育人的重要目標,把學生的學習力增強當作近期可見的教育增長點,篤行不怠,惟實勵新,走出了課堂教學改革的新里程。
近年來,學校立足常態,從兒童的基礎學力出發,扎實開展指向兒童學習認同的“學力進階”的課堂建設研究,從“知識邏輯”回歸“人的發展”,從“整齊劃一”走向“選擇”與“適應”,通過進階性學習任務驅動,引領兒童打好基礎向內生長、夯實學力向外生長、提升素養向上生長。“學力進階”課堂真正關注兒童的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和核心素養形成,在價值取向上堅持以生為本、為學而教,融知識構建、思維對話、能力達成與精神鍛造為一體,讓課堂煥發“生長力”,有效助力兒童核心素養的提升。
“學力進階”課堂的內涵特征
學力也稱學習力,指向人的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學習毅力和學習創新力的總和,是人們獲取知識、分享知識、運用知識和創造知識的能力。學習力更是兒童的生長力,是兒童全面發展的關鍵能力。兒童的學習力意味著將知識呈現、蘊含的符號表征、思維方法和價值意義轉化為記憶力、理解力與驅動力,并且這些能力相互依存、互為表里,從而讓兒童樂學、善學、好學。
學力進階,“進”是指向上或向前移動和發展,“階”本義是用磚石堆砌成的或就山勢鑿成的梯形的道路。這里的“進”特指兒童學習力的發展方向,而“階”指學習力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關鍵點。學力進階描述的是兒童學習力不斷向上和向前螺旋上升的過程,體現了兒童學習力的水平層級,揭示的是兒童學習力水平的發展程度。
指向兒童自能的“學力進階”課堂建設是從兒童的基礎學力出發,基于兒童的已有認知和能力基礎,開展學科學習活動,通過進階性學習任務驅動,讓兒童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匯報等活動中主動學習,促進學習力的螺旋上升。“學力進階”課堂是尋找適合兒童學習力提升的學科教學路徑,著力構建“教向學轉變”的課堂教學樣態,建構“學力進階”的課堂教學范式,尋找貼近兒童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充分促進兒童樂學、善學和好學。
“學力進階”課堂的基本樣態
“學力進階”課堂是基于兒童的已有認知和能力基礎,在課堂“四會”“五有”等關鍵要素的作用下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促進兒童的關鍵能力從低階到高階螺旋上升,學科素養不斷發展。
“四會”:會做——會用學科方法探究知識,會想——會用學科思維思考問題,會說——會用學科語言表達世界,會創——會用學科精神創造生活。
“五有”:一有大概念問題引領。通過學科大概念創設每節課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持續思考,養成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的習慣,不斷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和辨析力。二有進階性任務驅動。通過安排進階性學習任務,提供豐富的原創性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在項目式學習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斷提升理解力和探究力。三有過程性實踐操作。學生在課堂上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開展實踐活動,并通過學習共同體建設,組建學習小組,經歷觀察、實驗、制作、表演等學科活動過程,不斷提升實踐力。四有靈活性遷移運用。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夠感悟現實生活中蘊含的大量與學科相關的問題,可以用學科的知識和方法解決,不斷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五有表現性評價體系。通過進階性學力評價量表,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動態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鼓勵學生有獨立自主的個性化理解和表達,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力。
“學力進階”課堂的教育旨歸
天津路小學提煉出的“學力進階”課堂范式,正在影響、引領著區域課堂教學改革的樣態。“學力”側重于學習技能的培塑,“進階”體現為“向前向上”的品質追求,學生通過自主自覺“進階式學習”,自然實現“在學習中進階”。
學校探究“學力進階”課堂教學范式和“學力進階”課堂教學體系,形成了“學力進階”課堂教學文化。教師們還研發了操作工具《淮安市天津路小學“學力進階”課堂教學評價表》和《淮安市天津路小學“學力進階融評價”》,實現了課堂從追求效率到全面育人的轉變,實踐層面升級為實踐和理論的融合,學習觀也由“知識建構”提升為“應用與遷移”。
這樣的課堂改革實踐充分體現了學生立場和素養本位,指向了學生的真實學習、完整學習、深度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品質,回歸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要務上,較好地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
(盛桂賢 朱俊華 吉利)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