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遼寧省沈陽市新城子街第一小學 撥動“雙減”弦 奏響快樂強音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21  閱讀:次   |
42.9K

  “雙減”政策是服務國家、創新未來、構建教育良好生態的戰略舉措。“雙減”不僅是減輕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而且是在“加”“減”之間讓學校回歸育人本位,充分發揮教育主陣地作用。近年來,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新城子街第一小學把“快樂教育”作為推動學校發展的引擎,秉承“快樂育人、育快樂人”的辦學理念,本著“讓每一個孩子都快樂成長”的教育情懷,確立了“尚德啟智、快樂生長”的發展理念,把學校辦成了“有人性、有溫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樣態學校。尤其是“雙減”政策施行后,第一小學積極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后服務,挖掘校內外資源,拓展學生的眼界和認知,展現出“雙減”之下的快樂教育“新模式”。

  快樂課程奠基幸福人生

  落實“雙減”要讓教育回歸學校,讓教育從知識本位走向育人本位。學校的課程設置折射出學校的育人目標。第一小學倡導并實施“快樂教育”,始終把關注和尊重每名學生的人格,挖掘和培育每名學生的潛能,培養和滋潤每名學生的心田,讓每名學生快樂成長并收獲成長的快樂作為課程追求。“雙減”實施以來,學校進一步設計并構建了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體系,并積極為不同類型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跑道”,涵蓋身心健康、生活實踐、創新思維、科學技術和藝術人文等領域。同時學校進行“五樂課堂”的實踐研究,聚焦核心素養和“學為中心”,構建深度參與、深度思考、深度引領的“以快為樂”的課堂新樣態。發展學生思維,實現更有深度的學習。努力做好課堂提質增效的“加法”,讓豐富的課程有效抵達每一名學生,讓快樂課堂真正落地做實。努力實現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切實有力地推進“雙減”落地。

  在落實課后服務中,學校制定了基礎課業輔導課程、拓展課程和特色課程并舉的“5+3+N”課程樣態。“5”指五維校本課程,充分優化學校教學資源,挖掘本校教師特長,開發的“益智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技能+運動健體+綜合實踐”等五大類班本課程,指向學生全面發展。“3”指“三段式”校內課后服務——3∶30—4∶30,力求讓學生根據自身學習和發展需求,自主規劃學習任務、獨立完成作業;4∶30—5∶30,學生自主選擇跨班級、跨年段的個性化服務課程,內容覆蓋五個領域,讓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長;5∶30之后,安排專人看護,暖心陪伴。“N”指特色課程。為滿足個性需求,學校引進校外培訓機構5家,開設20類(街舞、機器人、播音主持、國畫、武術、花樣跳繩)85個特長班,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滿足了學生多樣化需求。

  快樂作業體驗幸福童年

  作業的減負,不只是簡單的“量”的調整,既要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又能真正“減量增質”。為更好地發揮作業育人功能,學校在落實課堂教學“減負增質”的同時,每天的課后服務時間,分層設計作業、輔導作業,確保學生作業不離校。學校制定了《作業審核制度》《教師布置作業制度》《學生完成作業制度》,要求每名教師嚴格落實作業批改任務和流程,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及時調節教學進度,改進教學方法,助力教育教學穩步提升。

  學校還利用普惠性托管時段,以“限時、控量、提質”為核心,建構“快作業樂分享”作業輔導課程。“快”是對學生完成作業的速度進行規定,實際上也是讓學生學會管理和規劃時間,養成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樂分享”是指學生將自己的作業成果通過書面、口頭、行為等方式進行展示,達到活躍思維、鍛煉勇氣、培養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立足全學科,建構“1+5+X”作業體系。每天晚上半小時閱讀確定為“1”,督促學生堅持閱讀、愛上閱讀,做書香少年。“5”是鼓勵學生堅持每晚看《新聞聯播》、做家務、鍛煉身體,做父母小幫手、健康小達人、藝術小明星、學習小標兵、創新小能手。“X”則給了學生足夠的個性創新空間,學生每學期都可以選擇至少一個自己喜歡的項目,組成小組、設計方案、完成作品、解決問題,經歷與體驗多樣的學習方式。創新假期作業。多元作業依舊延續到假期,學校制定了“七樂”作業卡,內容豐富多彩,制定家務勞動清單、體育專項作業清單。讓墨香陶冶性情,經典啟迪智慧,“悅”讀豐盈內心,體育健全人格,勞動提升素養。

  改變作業評價方式。以“葵花幣”為媒介,將學校吉祥物“葵花寶寶”這一卡通形象設計成帶有分值的“葵花幣”,用作評價激勵學生的媒介。評價以激勵評價為主,作業正確率高、態度認真的學生,堅持勞動打卡、體育鍛煉、到社區參加公益活動的學生都可以得到“葵花幣”,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作業評價結果也為學校、學科教師、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數據信息。學校召開作業管理專題研討會,幫助教師形成科學的作業設計路徑。

  快樂教師享受職業幸福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更是減負的主力軍。學生在快樂狀態下學習,教師在幸福的路上育人,學校把發展教師、成就教師放在首位,采取“雙輪驅動”的策略激發教師的魅力、活力與實力,以快樂之法育快樂之人。為了提升教師們的幸福感,使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中,學校積極為教師賦能,多途徑鍛造一支能夠擔當“雙減”使命的專業化教師隊伍。

  學校通過“教師職業幸福感”項目研究,凝練一小教師精神內核,構筑一小教師精神高地,通過多元的、專題式的職業精神、職業理想、師德師風等方面的培訓,提高教師的職業認知,放大教育格局,幫助教師樹立專業理想,實現教師個體精神的成長和靈魂的增長。

  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職業幸福的內驅。聚焦“雙減”中的問題,把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結合起來,以校本研訓、項目合作、課題研究、教師發展共同體建設等主要手段,來提升教師五個維度的值,即顏值、言值、研值、嚴值、延值。全面增強學校教師的底蘊和素養,讓教師學一身“拿得走,用得上”的武藝,進一步釋放教學活力,實現“減負不減質”。

  在做好常規教研的同時,加大校本課題的研究力度,從教學中的小困惑和小問題出發,通過課題研究破解困惑和解決問題,促進教師成長。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發揮教研組、學科組的集體力量,從單元視角設計校本作業,重視校本作業的整體性和系列性,并將教師作業布置設計情況列入教師業績考核。

  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做有溫度的“雙減”,辦快樂的教育。如今,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新城子街第一小學把學校辦成了一個樂園,努力給學生一個快樂的童年,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顧艷文)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