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津洋口小學
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津洋口小學
厚植校園文化 構建校本課程體系
近年來,為促進人的發展,為黨和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結合學校歷史底蘊、地域特點,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津洋口小學提煉出“泉潤生命,向陽生長”的文化品牌,確立了“辦成一所人人向陽生長的學校”的辦學愿景,制度文化、課程文化、標識文化、目標文化、評價文化都成了體系。
以“泉”為載體
打造校園文化
津洋口小學地處泉溪河注入清江之地,沐陽光恩澤,享泉溪浸潤,歷經百年發展,學校的規范性、凝聚力已凸顯其文化特色。根據“十四五”發展規劃,學校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與提煉,于2020年秋確立了“泉潤生命,向陽生長”的辦學理念。目前,以“泉”文化為核心的文化體系頂層設計已經完成,在今后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將不斷深化其形而上的價值內涵,豐富其形而下的實踐取向,從而養育學校文化的個性氣質,通過文化凝聚人心、涵養學校。
學校以“泉”為載體,打造泉文化,進行泉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以“文”化“人”,即以泉文化教化學生、激勵學生、鼓舞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而真正能化“人”的是泉的精神,學校著力培養學生具有像清泉那樣純潔無瑕的心靈,鍛造像清泉那樣長流不息的意志,鑄就像清泉那樣溫和善良的品性,追求像清泉那樣叮咚奔放的活力,融入中華民族發展的洪流之中,為了民族和國家的強盛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首先,學校通過校徽、校歌、校樹、;ā⑿蟆⒖ㄍㄐ蜗蟠匀恕⑽幕闷窐俗R以及宣傳品標識等的設計,讓學校文化有“韻”。其中,校徽以泉水與太陽構成“津洋”二字的首字母“J”“Y”;泉水與太陽組合的圖案似孩童在大海里劈波斬浪、自由搏擊,象征津小學子刻苦敢拼的特性。整體呈圓形,意寓校園是和諧共生的地方,猶如一顆晶瑩的水珠,綻放出耀眼的光芒。;照w設計融入了“泉潤生命,向陽生長”的核心理念以及“形美、質純、行遠”的學生特質。其次,學校以“清泉管理、叮咚課程、潤澤課堂、三泉德育”為主體打造特色文化,讓學校文化有“品”。再次,為構建環境文化,讓學校文化有“形”,學校在環境中融入文化元素,讓學校環境成為學校文化內涵的載體,讓校園環境成為學校教育的智慧表達。包括在校園內設計與泉有關的自然景觀和詩詞歌賦;以泉文化為文脈,給學校大樓及校園道路命名;賦予學校景物文化的韻味,打造校園內的“四園八景”以及每個樓層圍繞不同主題設計顯性文化。
學校通過對“泉”精神的挖掘和整合,使之成為布置學校環境、引導學校活動、制定學校制度、提升學校精神的根本立足點。今后,學校要在實踐中將“泉文化”全方位地融入到學校的育人體系以及師生的思想行為中,從而形成飲水思源、抱團發展的津小精神和勇立潮頭、追求卓越的津小氣質。
根植“泉”文化
構建“叮咚”課程體系
在“泉潤生命,向陽生長”這一辦學理念的指引下,學校立足核心素養,基于學生立場,根植“泉”文化,進行了課程體系的重構與建設,“叮咚”課程體系應運而生。“叮咚”課程體系由三大類課程構成,即源泉基礎型課程、涌泉特色型課程和奔泉拓展型課程。其中,源泉課程是為學生發展奠定基礎的課程,由國家和地方課程組成。涌泉課程是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形成辦學特色的課程,也是學校致力于打造津小特色的品牌課程;涌泉課程又分為探泉和禮泉兩個板塊。奔泉課程則是運用研究性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課程,比如項目性學習、研學旅行、志愿者服務。
“叮咚課程”體系將學校的育人活動整合成了一體化課程,形成了注重基礎、發展特色、關注拓展的多樣化課程。
校本課程著眼于育人目標。“泉潤生命,向陽生長”的辦學理念,其根本目的是用泉所蘊含的形美、質純、行遠的品質潤澤每一個生命個體,向著能達到的高度生長。要實現這樣的育人目標,就需要在校本課程開發上下功夫。
主導性校本課程“甘泉潤童心”的開發便是通過多樣化的課堂,讓每一名內心陽光、情操高雅的“美泉少年”匯入中華民族發展的洪流之中,為民族和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并通過對課程的開發、組織、實施和管理,轉變教師教育觀、課程觀,促進教師的自身專業化成長,打造像清泉那樣淵博高尚的“泓泉教師”;在課程育人、多元評價中打造像清泉那樣滋養新苗、言傳身教的“慧泉家長”;在豐富和完善課程體系,建設課程文化中發展學校特色,打造像清泉那樣深含意蘊的特色學校。
校本課程致力于特色發展。校本課程的核心在于開發、拓展適合師生發展的教學資源,營造育人氛圍,構建育人環境,傳承學校的文化內涵,讓學生浸潤于“泉”文化之中,促進學校特色發展。為做好特色發展,學校用主導性課程體現校本特色,用特色社團實現個性化教育,整合資源豐富校本課程。為給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學校構建了校本課程的另一主體,以“云泉”命名的豐富的社團活動,讓學生心馳神往。學生自主選課,學校以年級社團和校級社團雙軌舉辦的模式開展,讓所有學生樂享其中。
校本課程落實于規范管理。校本課程的實施是永不完美、永不滿足的過程,必須集中和發揮所有教師的智慧,集思廣益。為此,學校規范課程開發,精心安排開課計劃,定期開展專題研討。只有抓實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才能確保校本課程的正常運作。涌泉課程的開發,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于2020年秋啟動,目前各年級的資源已經匯編成試用版,并將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優化和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不僅強化了教師的資源意識,而且提升了教師的科研能力,使教師成了校本課程開發的參與者、建設者。此外,校本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寬廣,教學內容豐富,為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開展日常教學研究非常有必要,為此學校定期開展專題研討。在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建設中,學校努力實現校本課程的價值,去發展學生的個性、提升教師的專業度、凸顯學校的特色。在辦學理念的引領下,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已經平穩地邁出了第一步。
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津洋口小學用“泉”所蘊含的優秀品質潤澤生命個體,培養德如水、智如泉、心如海、體如洪、勤如潮的人,促進學生不斷接近完整,向著能達到的高度生長,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相信津小的課程會在不斷調整中日趨完善,學校也會因特色課程的建設而日臻完美。
(向春艷 徐長剛)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