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 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明顯提升“視頻講書”成為新的閱讀選擇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第十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調查顯示,2021年我國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持續穩定增長,人均紙質圖書和電子書閱讀量繼續上升;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傾向明顯,中青年人成為數字化閱讀的主體;通過“視頻講書”方式讀書成為新的閱讀選擇。
2021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81.6%,較2020年的81.3%提升了0.3個百分點。其中,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6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30本,均較上年有所提高;有11.9%的國民年均閱讀10本及以上紙質圖書,8.7%的國民年均閱讀10本及以上電子書;但是紙質報紙的人均閱讀量為15.13期(份),紙質期刊的人均閱讀量為1.90期(份),均較上年呈下降趨勢。
對各類數字化閱讀載體的接觸情況進行分析發現,2021年有77.4%的成年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71.6%的成年國民進行過網絡在線閱讀,27.3%的成年國民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21.7%的成年國民使用Pad(平板電腦)進行數字化閱讀。越來越多的中青年群體成為數字化閱讀的主體,其中18—59周歲人群占92.8%,60周歲及以上人群占7.2%。
近一半的成年國民閱讀量較上年有了變化,通過“視頻講書”方式讀書成為新的閱讀選擇。從閱讀形式上看,2021年,有45.6%的成年國民傾向于“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有30.5%的成年國民傾向于“在手機上閱讀”,有8.4%的成年國民傾向于“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有6.6%的成年國民傾向于“網絡在線閱讀”,有7.4%的成年國民傾向于“聽書”,有1.5%的成年國民傾向于“視頻講書”。
從閱讀時間上看,在傳統紙質媒介中,2021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讀書時間最長,為21.05分鐘,較上年增幅超過一分鐘,但仍不敵使用網絡消遣的時長——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間為101.12分鐘,人均每天互聯網接觸時間為68.42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我國0—17周歲未成年人閱讀向好,圖書閱讀率為83.9%,人均圖書閱讀量為10.93本。平均每天花費在閱讀上的時長也較往年有所增加,9—13周歲少年兒童平均每天的閱讀時長為25.48分鐘,14—17周歲青少年平均每天的閱讀時長為51.90分鐘。
對親子早期閱讀行為的分析發現,2021年我國0—8周歲兒童家庭中,平時有陪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占73.2%,在0—8周歲有閱讀行為的兒童家庭中,家長平均每天花26.14分鐘陪孩子讀書,均較上年有所增加。
調查還顯示,2021年全國閱讀指數為70.62點,其中個人閱讀指數為73.09點,公共閱讀服務指數為67.66點,均較上年有所提高。閱讀指數指標體系旨在綜合反映我國國民閱讀總體情況及其變化趨勢,共包含25項指標,分為“個人閱讀指數”和“公共閱讀服務指數”兩大方面。其中,“個人閱讀指數”包括國民個人圖書閱讀量與擁有量、各類出版物的閱讀率以及個人閱讀認知與評價等三個方面,綜合反映國民閱讀水平;“公共閱讀服務指數”包括國民對公共閱讀服務設施和全民閱讀活動等的認知度、使用情況以及滿意度評價三個方面,綜合反映全民閱讀公共設施建設與公共服務水平。
第十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于2021年8月開始啟動,采用網絡在線調查和電話調查方式,在162個城市進行樣本采集,覆蓋我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有效樣本量為42456個,調查可推及我國人口13.22億。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