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以耕讀文化建設打造勞動教育品牌
推進耕讀文化建設 提升勞動教育質效 ——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以耕讀文化建設打造勞動教育品牌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近年來,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站在培養鄉村振興人才的高度,突出文化引領,注重協同推進,深入挖掘新時代耕讀教育的新內涵,積極探索勞動教育新模式,讓學生走進農村、走近農民、走向農業,了解鄉情民情,學習鄉土文化,蹚出了一條構建勞動教育全新生態的育人之路,豐富辦學內涵,提升育人水平,讓古老的耕讀文化在全縣各學校煥發出勃勃生機。
清單化管理
構建勞動教育新生態
臨朐縣位于山東省濰坊市西南部,是傳統的農業大縣。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脫離了土地,“洗腳上岸”變身“城里人”。在孩子教育問題上,也出現了棄農、厭農等不良傾向。新時代農民的根在哪里?怎樣傳承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在“雙減”大背景下,勞動教育應該如何精準發力、突破瓶頸?一系列問題引發了全縣教育人的深度思考。
臨朐縣教體部門領導說:“我們找準耕讀文化與勞動教育的結合點,探索推進新時代勞動教育新模式,引導學生在勞動中樹德、增智、健體、創新,體驗收獲,快樂成長,真正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基于此,臨朐縣制定《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手冊(試行)》,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指導全縣中小學(幼兒園)根據不同學段勞動教育目標及特點,制定詳實的勞動教育清單,“一校一案”編寫勞動實踐指導手冊,提高勞動教育專業化水平和勞動教育實效,實現家庭勞動教育日常化、學校勞動教育規范化、社會勞動教育多樣化。同時,將各學校勞動教育開展情況納入全縣教育綜合督導評估,通過開展勞動教育示范校、勞動教育基地創建評選等活動,打造出一批勞動教育樣板示范校。
全縣各中小學創新思維、創新舉措,跳出勞動教育僅是簡單教授勞動技能的慣性思維窠臼,以“指導手冊”為主要依據,結合各自實際,分學段、分區域,按學生年齡特點統籌謀劃,一個個特色鮮明、鄉土氣息濃郁的勞動教育清單脫穎而出,配套制定工作措施,明確工作路徑,扎實推動實施,形成了“鎮街有品牌、校校有特色”的勞動教育格局,給出了“以勞立品、以勞修身、以勞啟智”的勞動教育臨朐樣本。
校本化推進
打造勞動教育課程新體系
唯有不斷創新教育模式,打造切合實際的課程體系,才能拓展更加廣闊、更加生動的勞動教育空間。臨朐縣在強力推動各學校落實勞動教育國家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指導和引領各學校圍繞“勞動目標、實施路徑、活動支撐、課程評價”四個基本環節,挖掘耕讀文化,開發勞動課程。目前,全縣各中小學校已開發出勞動教育校本課程107門,打造出“接地氣、接課本、接生活”的開放式戶外區域活動基地126個,構建起“一校一模型”的勞動教育校本化課程體系。
九山鎮地處臨朐縣南部山區,山地丘陵占地80%,森林覆蓋率70%以上,景色優美,生態良好。走進九山鎮中心幼兒園,近1000平方米的種植園和由茅草屋、糧囤、石磨等元素構成的農家小院游戲區映入眼簾,濃烈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園長祝曰保介紹說:“立足當地耕讀資源,我們建成耕讀文化展室、種植園,著力給孩子們營造鄉風濃郁的耕讀文化氛圍,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認識耕讀文化符號,體驗‘事稼穡,豐五谷’的喜悅,接受耕讀文化教育。”據了解,該園堅持“綠色關愛、和諧共享、成長創新”的課程發展理念,開發出特色園本課程“耕讀苑”,設計“耕讀認知”“耕讀體驗”“耕讀操作”“耕讀游戲”四大系列,包括19項認知活動、23項體驗活動、21項操作活動和21項游戲活動,共計84項勞動教育活動課程,讓孩子們在直接探究、感知自然的實踐中獲得初步科學體驗和科學探究能力,體驗發現和自主探究的快樂。
實踐化落實
拓展勞動教育新空間
綜合性實踐活動是落實勞動教育的有效載體。立足縣內傳統農業資源,臨朐縣統籌全縣農場、企業、社區等各類社會資源,建立校外資源校內共享、校本課程校外實施的常態化運行機制,構建學校、家庭、基地、社會共同參與的多維度、立體化的“勞動教育共同體”。在具體推進落實中,高擎耕讀文化大旗,既設計體驗性質的勞動實踐活動,又倡導學生親身參與真實情境的勞動,做到耕讀結合,和融共進,讓學生在實踐中生活,在生活中實踐,既學會生活技能,又培養出擔當未來生活的責任意識,體現出勞動教育的“多育”功能。
在臨朐縣華建鋁業現代農業示范園的展廳里,五彩西紅杮、長在水里的蔬菜、巨型西瓜、水果辣椒,一個個新穎的品種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引發了一陣陣的贊嘆。“我們定期組織學生到這里開展實踐活動,讓孩子們親身參與農業勞動,感受高科技農業種植技術給傳統農業帶來的改變,把學科知識融入勞動實踐課的同時,讓現代種植技術向每個家庭延伸。”東城街道上莊小學校長張振偉說道。該校位于城鄉接合部,學生家庭構成多元,既有城里的上班族,也有周邊農民子女,還有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該校創新開展“基于主題的勞動實踐教學”改革,通過學科滲透、活動融合、實踐創新、空間融通等方式,提煉出農事體驗、社區公益、企業實踐、研學旅行等不同主題的實踐活動,將課堂學習與課外拓展融為一體,提高知識運用能力,助推學生多元素養發展。
(祝曰保 張振偉)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