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福州金山中學 基于“校園農場”的勞動教育實踐與探索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5-07  閱讀:次   |
42.9K

  農場里,地瓜葉忘記翻藤了,長勢旺盛令人手忙腳亂,大絲瓜卡在學校的圍墻縫里摘不下來了,豆苗上出現了七星瓢蟲,地里的蚯蚓又大又肥,原來秋葵是尾巴朝上生長的,原來種四季豆還要搭竹架子……開墾、播種、培育、收獲,學生們在校園農場體驗著農趣。

  這個農場,就是福州金山中學為學生創設的校內勞動實踐基地“金中陽光農場”,成立于2018年5月22日,是學生快樂的第二課堂。

  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勞動是社會人不可豁免的職責,勞動可以培養身心兩全的人……只有在勞動中人的身心才能得到鍛煉并且成為全面發展的人。”福州金山中學秉持“為學生健美人生奠基”的辦學宗旨,牢固樹立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理念,經過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推進的“134”勞動教育模式。

  “一特色”:

  讓勞動教育接地氣

  近年,學校積極探索“特色農場進校園”勞動教育實踐,在寸土寸金的福州城區,充分利用學校食堂與學生宿舍樓之間的空地進行改造提升,開辟了一個可以供學生勞作的小型農場。農場占地面積550平方米,設有蔬菜區、瓜果區、菌菇培植區、花卉區和生態魚池。學校在農場內設置了“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等標語,開辟了農場宣傳欄,用于展示學生勞動過程中的點滴事跡。“校園農場”實行農場值周制,每周安排一個班級參與農場的生產勞動,包括耕地播種、澆水施肥、捉蟲除草、采摘收獲等,讓學生親歷勞動過程,提升勞動教育的實效性;學校成立學生種植社,社團成員在教師的指導下,承擔農場果蔬種子購買、肥料選購、勞動設施維護等任務,并在校園勞動周和每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展勞動成果展示活動;學校還不定期邀請福建農林大學專家到校科學指導果蔬種植、菌菇培植等,培養學生對種植和栽培的興趣。學生在真實的勞動生活、勞動生產、勞動生態中體驗學習,淬煉勞動意識,打磨勞動技能,感受勞作帶來的成就感和獲得感。

  “三路徑”:

  讓勞動教育出真知

  學校注重勞動教育的多元課程開發、學科融合、過程評價,讓“三全”育人、全面發展的理念貫穿課程體系建設。學校通過綜合實踐課、勞動課、校本課程、研究性學習、主題班團隊會等,開發了“農場”專題課程,引導學生體驗農耕文化、感知節氣氣候特征、了解農作物生長變化周期、研究土壤特質等。學校加強勞動教育與學科課程相融合,讓學生走進“陽光農場”,開設“古詩中的農場”“農場的成本與產出”“農民與土地”“菌菇孢子印制作”“植物生長與化學反應”“氣候與農場”“手繪農場”等勞動教育融合課程,促進學生勞動素養提升,進而擦亮學生的生命底色。學校將勞動實踐過程性評價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作為學生“德育分”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彰獎勵的重要參考條件;每年開展“勞動之星”“勤勞奉獻”美德少年評選活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勞動習慣。

  “四常態”:

  讓勞動教育促成長

  學校重視勞動實踐教育,積極探索,逐步構建了學校、家庭、社會協調推進的“全勞動”教育模式。學校倡導“自己的家,自己管理、自己整理、自己布置”的班級勞動教育。每學期開展示范教室、文明宿舍評比,班級(宿舍)布置提倡學生自主設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集體榮譽感;學校推行校園勞動教育,將校園公共區域劃分模塊分配到班級,進行衛生打掃、綠地養護、書籍整理、實驗設備清理等。學校注重家庭勞動教育,結合福州民俗節日“拗九節”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引導學生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寒暑假開展“當家一周”活動,學生全程參與買菜、洗衣、做飯、洗碗、拖地等家務勞動,體驗父母的辛勞,并做好勞動記錄,最后由父母做出勞動成果評價;學校開展社會實踐勞動教育,組織學生參加文明勸導、尊老敬老、義務寫春聯、垃圾分類等志愿服務活動;要求學生寒暑假走進社區、企事業單位等開展實踐活動,做到“有過程記錄、有過程圖片、有社區單位評價、有蓋章證明”,將服務成果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

  學校在踐行“雙減”政策的過程中,充分把握勞動教育“做加法”的重要時機,基于“校園農場”,積極推進多元勞動教育課程建設與實施。2021年10月,學校“基于校園農場的勞動教育實踐與探索”案例入選福建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典型案例。學校“陽光農場”被評為福建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項目。

  (俞勇 林強 馮學武 鄭景梅)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