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雙減”提質增效 協同育人特色發展 ——西安市經開第三中學特色化成長之路
落實“雙減”政策,在于“減負提質”。要達成這一目標,需要變革傳統課堂、生成有效課堂。在這新的時代背景下,西安市經開第三中學(以下簡稱“經開三中”)緊抓歷史機遇,積極落實“雙減”政策,勇敢迎接挑戰,創新教育管理,構建文化內涵,堅持腳踏實地,為高質量發展而不懈努力。
名校引領精細管理
夯實基礎筑牢根基
經開三中是2019年創辦的一所高標準、現代化的公辦完全中學。2020年7月,經陜西省教育部門、經開區管委會批準,陜西省西安中學正式托管經開三中。依托百年名校、省級示范校西安中學的教育優勢,西安中學張克強校長兼任經開三中校長,西安中學副校長鄭宏寶擔任學校執行校長。西安中學從8個方面對經開三中進行一體化管理,即:作息時間、教師安排、教師培訓、課程研發、集體備課、教學進度、質量檢測、評價激勵,促進經開三中走上名校引領、穩步發展、快速成長的軌道。
作為一所高起點的園區企業配建學校,西安市經開區教體部門對學校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在師資隊伍的配備、硬件設施的完善、外部環境的優化等方面不斷加強,促進了學校的高質量發展。
經開三中以“品牌三中、質量三中、平安三中、幸福三中”為辦學目標,打造“明德、健康、進取、求真”的校風,“敬業、修德、啟智、求新”的教風,“勵志、勤學、探究、求實”的學風。在名校的引領下,以精細化的管理、穩步提升的教學質量,使園區企業職工贊不絕口。
其中,在學生成長方面,經開三中遵循《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從學生作業布置、睡眠時間、手機管理、課外讀物、體質鍛煉5個方面進行管理。
在教育方案方面,為使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經開三中構建了學校、企業、家庭協同育人機制,并要求后勤服務系統構建基于信息化的服務保障體系,盡快實現互聯互通。
打造良好教育生態
孕育健康生命個體
基礎筑牢,教育生態順勢成形,經開三中良好的教育生態為“雙減提質”提供了有效的環境儲備。“雙減”政策的落地,對教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開三中充分發揮教師特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業質量、課后服務質量。
為此,經開三中從健全作業管理制度、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分類控制作業總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方面“四位一體”地推進高效課堂。這一做法不僅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潛能,減“量”不減“質”,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打造良好教育生態,孕育健康生命個體,促進學生健康而全面地發展。
同時,學校也從加強差異教育、改革評價方式入手,讓時間規劃充分發揮效能,增加作業設計的多元化與層次性,提升“作業設計能力”,落實作業完成的高質量。因材施教,科學施教,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真正實現減量增效。
整合課程資源優勢
建構特色課程體系
在“雙減”背景下,為豐富課后服務,打造特色化發展之路,經開三中順勢而為,建構了新的課程體系。
目前,經開三中結合辦學理念和學生培養目標,基于現有的課程成果、辦學條件及課程開發優勢,立足陜西省教育部門提出的“三個課堂”,覆蓋校內、校外,依托園區企業,構建“八大系列”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
其中,“三個課堂”即突出知識傳授的第一課堂、突出能力養成的第二課堂、突出人格塑造的第三課堂,分別從提高教學質量、提升綜合素養、提升品格修養等方面全方位協同育人。
課程又通過外層、中層、內層逐步深入的梯度要求,形成了“三層八類、縱橫交錯”的課程網絡,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外層的基礎型課程,學科滲透,激活、夯實基礎知識,提升學生基本能力;中層的拓展型課程,利用資源,培養、激發學生興趣愛好,開發學生潛能;內層的研究型課程,創新培養,探究、解決實際問題,形成研究成果。
經開三中一直致力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構建和完善,目前已有較完備的課程體系,開發校本課程教材38冊。
校企合作發揮優勢
協同育人形成特色
經開三中所處的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涇渭新城,是陜西制造業整合的重要平臺。地理和戰略上的定位,促成了學校特有的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教育優勢和教育特色。
在園區企業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經開三中已經在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兵器工業科技產業基地、合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陜西鼎立模型制作有限公司、陜西汽車技工學校5家企業建立了勞動實踐基地,基地分為展示區、互動區和實踐操作區三個展區,為學生提供企業文化展示、技能指導、實踐操作等內容。
一名經開三中初三學生的家長回憶,學校經常邀請周邊企業的優秀技術人才、工程師、勞模工匠等走進學校,為孩子們作報告,講述自己的成長歷程、新技術的發展現狀與前景。同時,企業也邀請學生和教師走進工廠車間,實地觀看各種生產流水線,了解一件產品從平面的設計圖紙變成立體成品的過程。
一名經開三中的初一學生回憶,學校開展的“收納”課程讓他倍感溫馨。學校組織團隊編寫了教材、邀請西安美術學院教授為他們開展了系列講座和培訓,使他學會了“理物即理心”,領悟了生活美學。同時,收納的訓練間接地增強了他學習、生活、做事的規范性、條理性,并提升了統籌規劃能力。
打造智慧課堂體系
科技助力增值賦能
作為在經開區率先開展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學校,經開三中已實現了應用現代化的技術輔助教學。經過一年的積極實踐,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索性明顯增強。
當前,經開三中積極實施智慧課堂,通過部分班級試點,學生參與度高、成績提高快,智慧課堂得到了師生和家長的青睞。
在經開三中的智慧課堂上,學生借助平板終端與智慧黑板互通,可采用文本、照片、錄音、錄像等多種形式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借助自動生成的“錯題本”,學生后期復習更有針對性;通過大數據分析,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記錄學生成長軌跡;課堂互動更加充分、高效;教師可及時掌握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家長可遠程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與教師溝通。智慧課堂為經開三中個性化分層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
創新方式拓寬渠道
打造特色育人體系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為此,經開三中不斷創新教育方式、拓寬教育渠道,從勞動教育、養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等多維入手,打造特色育人體系。
其一,深入開展勞動教育,讓每一名三中學子都會勞動、積極參與勞動,形成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良好育人氛圍,從而構建勞動教育體系。
第二,不斷加強養成教育,以儀容儀表規范、文明禮貌素養、遵規守紀等方面為抓手,加強教育引導,狠抓督促落實,嚴格檢查通報,使學生的行為規范內化于心、外化為行。
第三,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對特殊學生做好心理疏導,建立和完善了心理檔案,進行跟蹤教育;教師積極創設良好的課堂環境和育人氛圍。
第四,普及法治教育,充分利用法治教育報告會、法律知識競賽、“校園之聲”廣播、政治課、班會課、校會、國旗下講話等進行普法教育,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使學生知法、懂法、守法。
今后,經開三中將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拓寬育人渠道,在智慧課堂探索上下功夫,在思維型課堂實踐上求實效,在校企合作協同育人上開新局,在教育評價上創新篇,在人才培養上繪藍圖。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銳意進取的西安市經開第三中學將秉承以人為本的信念,努力走出一條經勵明志、開拓創新的道路。
(陜西省西安中學副校長、西安市經開第三中學執行校長鄭宏寶)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