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江蘇省丹陽市第八中學 善教樂學共成長 筑夢教育向未來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5-16  閱讀:次   |
42.9K

  “讓學生健康快樂發展,讓教師承載幸福前行”,一直是江蘇省丹陽市第八中學的不懈追求。

  憑借“豪氣搏擊凌云志,天道酬勤佳音來”的育人信念,丹陽市第八中學一路走來,始終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將“智·勤”文化作為辦學育人的總指揮棒,對學校發展藍圖進行方向再審視、架構再梳理、內涵再豐富、品質再提升,力求使“智·勤”文化滲透到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全面創設學生好學樂學、教師善教樂研的育人環境,讓師生在共識、共生、共享中體驗充實感和幸福感。

  減負增效質量“高”

  “教”與“學”的能力的發展是實現“智”的關鍵和前提,而“有耕耘就會有收獲”則說明了“勤”的重要性。要想真正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離不開師生主動積極發展的行為品質。在“雙減”背景下,丹陽市第八中學深入開展“智·勤”文化研究,以提質增效為目標,重繪教育藍圖,重構教育模塊,讓負擔減下來,把質量提上去,用高質量的服務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教育的期待。

  課堂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主渠道,不僅是“雙減”的支撐,也是提質增效的關鍵。學校大力推進教學改革,以學生為主體,以興趣為導向,將實踐活動和互動交流融入課堂教學,變被動聽講的課堂為展現自我的舞臺,積極引導學生在活躍而靈動的課堂氛圍中獨立思考、踴躍表現,不斷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勇于質疑、敢于探究的精神。

  作業作為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雙減”的重要抓手。作業減負不應該只是量的簡單減少,而應該是由多到少的濃縮、由粗放到精致的提升。在作業設計上,學校積極探索、持續優化大數據應用,通過數據分析系統廣泛收集學生錯題,分析錯誤原因。學科組以課程標準為指引,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形成少而精的單元和課時作業,真正做到知識點全覆蓋、題目類型全覆蓋、解題方法全覆蓋,既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力,也讓精準匹配成為可能。

  落實“雙減”,不僅是學校的事情,更是家長的事情。學校充分利用家長委員會這支“同盟軍”,通過定期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學習班、開展座談會等方式,加強家校溝通,讓家長明白“雙減”的意義與價值,與學校攜手共育,實現教育的全覆蓋。

  素質教育渠道“多”

  “智”是知識、品格的內在提升,“勤”是外在行為的重要品質,其“知行并進,內外兼修”的文化內涵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不謀而合。為推動學校文化成為引領學校發展的正能量,丹陽市第八中學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育,深挖“智·勤”文化內涵,以素質教育為主線,全面踐行“五育并舉”的實施策略,致力打造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努力實現學校的特色化和學生的個性化。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學校高度重視閱讀作用,鼓勵學生從學校圖書館和班級讀書角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課外書籍,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的閱讀模式下感受知識的魅力、汲取思想的精華、積淀人生的營養。同時,學校積極開展“三味書屋”閱讀社團活動,建立師師共讀、師生共讀、生生共讀、親子共讀的立體化閱讀體系,讓師生在共同閱讀中陶冶情操、獲得新知。

  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對標“人人有特長”的美育目標,學校以藝術教育為切入點,成立學生精品社團,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學習以外的“營養”。學生在“繪聲繪色”美術社團活動中釋放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培養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在“翰墨飄香”書法社團活動中寧心靜氣、修身養性,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在“蘭陵健舞”舞蹈社團活動中感受音樂的旋律與節拍,用身體語言呈現音樂的情感和美感……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引領著學生不斷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

  適當適時的體育運動能造就一個充滿活力的大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改善學生的整體精神面貌,學校著力打造一批深受學生喜愛的體育活動,幫助學生從課本和習題中解放出來,在籃球、足球、田徑、武術等體育活動中肆意揮灑汗水、釋放青春活力,在兼具運動性和娛樂性的體育與運動中強健體魄、增強意志、建立自信。

  以身體力行的方式獲取勞動知識,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關鍵一環。學校十分重視學生勞動素養的養成,以“實踐體驗”為主線,創建“田野風”實踐園,引導學生根據季節的變化開展水稻、小麥、瓜果、蔬菜等種植活動,在澆水、施肥、除草、治理蟲害等體驗中收獲種植知識,感受“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從而樹立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尊重技術型勞動人才的勞動意識,踐行“奮斗者最美麗”的工匠精神。

  樂研善教形式“豐”

  教書育人需要“智”慧,更需要“勤”勉,才能以高尚的師德和精湛的師能輻射影響優秀的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在“智·勤”文化引領下,丹陽市第八中學圍繞教師教育境界和專業能力,重構教師發展目標維度,樂研善教,增長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品質。

  在原有教師發展機制的基礎上,學校大力開展教育教學研究,開展推門聽課、評課、說課、集體備課、個案研討等常規教學活動,組織過關課、優質課、創新課等評選活動,實現教師教學技巧和科學能力的快速提升;采取“走出去,學起來,請進來,長出來”的機制,創新教師成長合作共生機制,創設個個搞教研、人人有課題的良好教科研氛圍,大量培養各級各類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切實為學校的創新發展和教學改革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學校現擁有丹陽市級以上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80多人,開展國家課題2個、省級課題10個。

  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為教師的專業發展鋪路,為學校的持續發展而奮斗!丹陽市第八中學將繼續深化“智·勤”文化研究,持續推進素質教育創新發展,在師有特點、生有特長、校有特色的發展新征程上闊步前行,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不斷蓄能添力!(薛賢良)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