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英村(兌山)幼兒園 堅持“玩美”教育 涵育美好童年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5-17  閱讀:次   |
42.9K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英村(兌山)幼兒園(以下簡稱“英村[兌山]幼兒園”)地處廈門市集美北區,創辦于2013年,為廈門市示范性幼兒園。近年來,該園以“幼兒成長個性化、教師發展專業化、園所管理精細化”為辦園宗旨,逐步構建了“玩美”園本課程體系,致力培養樂運動、愛閱讀、善交往、喜探索、會欣賞、勤勞動的幼兒,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形成“玩美”教育理念,彰顯游戲精神

  英村(兌山)幼兒園自創辦以來,在美術教育過程中,開設了水墨、沙畫、扎染、陶藝等特色項目。在深厚的美術教育基礎上,幼兒園相關師資力量逐漸增強,師生的作品也多次獲獎。幼兒園依托美術教育基礎,結合辦園實踐,逐步形成了“玩美”教育理念。

  什么是“玩美”教育?英村(兌山)幼兒園結合園本實踐,給出了定義。“玩美”教育具體指:幼兒園在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過程中,按照幼兒的學習與發展規律,找到“玩”與“美”的契合點,建構了“玩美”課程架構。幼兒園認為“玩乃學之始”,因而倡導“重自主、高支持”的學習方式,做到“美自玩中成”,并強調全面協調發展的“和諧之美”。

  “玩中學,美中樂”是“玩美”課程實施的核心理念。“玩中學”是指幼兒園課程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并努力將游戲貫穿于各類保教活動中,讓幼兒在一日活動中享有充足的游戲時間、空間和材料,確保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學習、主動發展。“美中樂”是指幼兒園積極創設安全、溫馨、自主、開放的游戲環境,尊重幼兒的自主性,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給予適宜的支持,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勞身心全面發展,體現和諧發展之美,讓幼兒在和諧之美中體驗童年的快樂。

  建立“玩美”課程體系,涵育美好童年

  在“玩美”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幼兒園建立了“玩美”課程體系,同時秉持“順應天性,呵護童心”的教育理念,為幼兒涵育美好童年,助力他們健康成長。

  一是立足基礎性課程,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通過制定合理的一日作息,采取游戲化的組織形式,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通過跑步打卡兌積分,提升幼兒鍛煉身體的意識;通過開展自理能力大比拼,增強幼兒的自理能力;組織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隊,提升幼兒的環保意識。幼兒園充分發揮每一個生活環節的育人價值,并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引導幼兒學會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

  二是學習活動追求高效,精心融入“五大領域”。教師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以問題為導向,從精選內容、科學設計、充分準備、有效組織、善于反思5個方面入手,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過程中,不斷增強學習活動的有效性。如在“可愛的蠶寶寶”“幼兒園的樹”“小小駕駛員”等系列活動中,教師在分析主題活動所能獲得的發展后,及時補充五大領域的內容,從幼兒的生活中選擇適宜的活動內容,幫助幼兒建構領域的核心經驗,促進他們五大領域的全面發展。

  三是探索個性化課程,促幼兒個性發展。開設玩轉“趣味美術”特色課程,充分利用戶外、室內公共區域、班級等環境,創設水墨、扎染、陶藝、沙畫、光影等藝術表現活動區,讓幼兒體驗“玩美”的樂趣。每年6月,結合“六一”兒童節開展美術節活動,帶領幼兒體驗紙漿砸畫、顏料潑灑、隨樂繪畫、人體彩繪、化妝舞會等“趣味美術”,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美術創作的樂趣。

  幼兒園還專門設立了“周一勞動日”。每周一上午,幼兒從家中帶來勞動工具,和同伴一起完成班級和“包干區”的清潔與維護工作。在勞動的過程中,幼兒不僅認識了各種勞動工具,提升了勞動技能,主人翁意識也進一步增強。在每周一次的木工坊勞動活動中,幼兒在計劃、測量、制作的過程中,獲得了科學、數學、社會、藝術等領域的多重經驗。幼兒在勞動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教師會支持他們主動探究,并以主題或領域教學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進一步提升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幼兒園還開展“歡享月主題活動”。結合傳統節日、重要節點及幼兒五大領域的發展需求,制定每月主題活動方案,并開展學雷鋒活動月、運動月、書香故事月、藝術月、愛國月、遠足月等活動,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活動體驗。

  將“玩美”融入生活,釋放幼兒天性

  “玩美”既是“玩中學,美中樂”,又是幼兒對生活的反映,也是他們情感的表達;既是一個學習過程,又是一個創造過程,同時也是美育過程。英村(兌山)幼兒園以陳鶴琴“活教育”思想為指導,探索生活情境中的美育原則與方法,幫助幼兒初步建立健康的審美價值取向。

  幼兒園通過制定合理的一日作息表,采取游戲化的組織形式,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幼兒園開展分時段的入園簽到、爭當文明小衛士、晨間護導等活動,充分發揮每一個生活環節的教育價值。例如,教師在發現散步活動組織隨意、缺乏趣味性、形式單一等問題后,重新審視散步環節的教育價值,提出以自主探究的形式開展散步活動的方案。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想去哪里散步”“和誰一起散步”“怎么散步”等問題,達成約定后,再確定散步行程。教師通過組織輪流散步、帶弟弟妹妹一起散步等形式,來提高幼兒興趣,讓幼兒在散步的過程中,既體驗了選擇散步地點和同伴的自主性,又體驗了親近自然的愉悅,從而促進幼兒積極思考、主動交往。同時,教師指導生活活動的能力也提升了。

  在散步的過程中,教師還組織開展了“幼兒園的樹”“龍牙花種植小分隊”等生活化的主題活動,進一步豐富了課程內容。

  2018年,幼兒園經過多方努力,取得了各級政府部門及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將園所戶外活動面積擴大了1000余平方米。在充足的活動空間保障下,幼兒園進一步將“玩中學,美中樂”的課程核心理念融入校園環境,創設了“一室、三廊、四坊、五墻、十二區”,讓幼兒園成為幼兒生活、游戲、學習的樂園。

  “家校社”共育,顯“和諧之美”

  幼兒園注重家園共育,并重視家庭、社區資源的整合,從而構建了家園配合、社區共建的“三位一體”教育體系。

  幼兒園重視家校合作,通過組織開展“家長開放日”“家長助教”“家長體驗日”等活動,讓家長近距離地觀察、體驗孩子在園的精彩活動,了解孩子的發展情況。幼兒園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伙食委員會、家長義工的作用,與家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幼兒園還根據不同家長的需求,推出個性化互動項目,如開展“親子閱讀沙龍”“圖書漂流”“雙休日親子活動”等活動,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幼兒園與所在社區開展常態化互助共建活動,受到好評。幼兒園組織黨員與困難居民結對子,并定期開展走訪慰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教師主動到社區防疫,協助社區開展工作,獲得社區的充分認可。幼兒園還充分挖掘利用周邊的教育資源,為幼兒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創造條件。

  幼兒園還發動黨員、青年教師進社區參與早教宣傳,并舉辦豐富多彩的親子早教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在美中樂。教師深入社區早教活動點,接受居民咨詢,引導家長學習早教知識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受到家長的好評。

  英村(兌山)幼兒園是市級垃圾分類示范校,重視教育幼兒學會垃圾分類,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并特別加強可回收物的回收與利用。幼兒園通過開展“我是環保小衛士”“垃圾分類我最棒”“環保時裝表演”等活動,培養和提高全園師生及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

  近年來,幼兒園多次面向市、區舉行各類開放性教學展示活動,承辦教改經驗交流會,得到同行肯定。幼兒園在小片區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中心園的指導作用,幫扶1所公辦幼兒園和13所民辦幼兒園。幼兒園還通過督學定點指導、教學觀摩研討、送培送教等方式,指導其他幼兒園完成15次晉級工作,較好地發揮了示范作用。

  (蘭全鳳)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