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所園林式學校,讓師生向著美的方向成長 姚富榮:用美浸潤教育
白蠟、合歡、泡桐、水杉等樹木高低錯落,法桐路、白蠟路、銀杏林等小徑縱橫交錯……若非置身其中,很難想象,這是甘肅省蘭州市第十四中學的校園一景。一年四季,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和學校文化相互映襯。
一切美的背后,是蘭州市第十四中學守正創(chuàng)新、主動探索的寫照。蘭州市第十四中學校長姚富榮倡導用美浸潤教育,踐行“用美的環(huán)境提升10%成績”的辦學策略和“用美的環(huán)境喚醒學生對美好生活的愛”的德育方式,以環(huán)境之美、藝術之美、教學之美讓師生向著美的方向成長。
用美的環(huán)境改進教育
走進姚富榮的辦公室,樸素與典雅的氣息撲面而來,一面墻上掛著油畫作品,一面墻是鑲嵌式木制書柜,中間是一張桌子,桌上擺放的《公共空間設計》等書格外顯眼。
作為學校的掌舵者,首先要明晰的就是辦學方向,當了20多年校長的姚富榮深諳此理。在他看來,學校不僅是師生們的生活家園,更是精神家園,“用美的環(huán)境改進教育,喚醒師生內(nèi)心深處天然對美好事物的愛”是他常掛嘴邊的一句話。為此,姚富榮查閱大量美學方面的書籍,參照公共空間設計理念,把美感設計帶進了校園。
校園綠靜春深,各類樹木掛上了身份信息的“牌照”,被學生稱為“校園植物志”;教學樓的閑置房間經(jīng)過設計,變成可供學生活動的2400平方米大廳;利用頂樓的閑置空間,學校建造了一個玻璃幕生物培育室,不僅成為教學場所,也成為城市一景。
手植垂楊三百株,春來新綠滿東郊。短短幾年時間,蘭州十四中嬗變?yōu)橐凰鶊@林式學校。“希望孩子們像雪松一樣挺拔,像水杉一樣正直。”在姚富榮看來,身形端直的樹木體現(xiàn)了學校“品直學芳”的教育思想,也映照出培養(yǎng)棟梁之材的教育理想。
一名學生告訴記者,學校的每棵樹、每朵花、每面墻壁、每幅油畫都像在與他交流,“置身于校園,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告訴我們什么是美,激勵著自己向著目標努力”。
讓美的氣息生根發(fā)芽
作為蘭州市音樂特色學校,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是師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底色。在姚富榮看來,學生就像播撒在校園里的一顆顆種子,善待每一棵樹,就像善待每一個學生。為此,他提出了“以美育人、尚樂立人”的美育思路,堅持“育”“立”并重,既培育師生的音樂素養(yǎng),又注重增強師生音樂審美自信,同時將美感教育納入日常管理,培養(yǎng)師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讓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促進全面發(fā)展。
談及教學之美,姚富榮認為,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要用心經(jīng)營每個課堂,讓知識如清泉般流進學生的內(nèi)心。姚富榮對課堂的要求是,不搞形式主義,不讓教師“戴著鐐銬跳舞”,而是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影響終身的習慣和品質(zhì)。管理上,他注重把教師從煩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讓教師潛心育人,把時間還給教師,把課堂留給學生。
作為音樂特色校,蘭州十四中音樂教育實行“AB分班、分層授課、分層作業(yè)”的教學管理思路,以及“美、藝術、輕松”的課堂教學方式,高中音樂專業(yè)學生實行分層培優(yōu)制度,同步提升文化課與專業(yè)課教學質(zhì)量;初中班級開設鋼琴普修課和素質(zhì)型音樂教育新體系綜合課程,實現(xiàn)班班有歌聲、人人會彈琴。同時,學校設立學術小組、聲樂小組、器樂小組等,根據(jù)教師的亮點和特色,不斷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在姚富榮的帶領下,學校教學質(zhì)量得到快速提升,連續(xù)4年獲蘭州市高中質(zhì)量優(yōu)秀獎。
向著美的方向成長
初來蘭州十四中時,姚富榮就在思考,學校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學生?經(jīng)過不斷討論,答案漸漸浮出水面:培養(yǎng)“品直學芳”的學生,“品直”指品德正直,“學芳”指如花般燦爛。
“我們是藝術教育特色校,要成為品牌名校固然重要,但不能刻意追求成績,更不能著急,要慢慢來。”在姚富榮看來,辦學校最關鍵的還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好,讓師生向著美的方向成長。
學校原來的音樂班為職業(yè)高中班,對學生入學的文化課成績基本沒有要求,部分學生不修邊幅、抽煙化妝,甚至厭學逃課。對這些學生,姚富榮沒有責備,而是深入學生中間,和他們談心聊天,分析學生品行不良的根本原因與環(huán)境因素。
校園環(huán)境和理念的轉(zhuǎn)變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學生,同時,學校將音樂職業(yè)高中班改為普通高中特長班,打牢學生的文化課基礎。幾年間,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迅速提升,同時提升了學校的社會聲譽,形成了學校辦學與育人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huán)。
如今的蘭州十四中,美無處不在。學校每年都有一批學生被國內(nèi)外知名音樂院校錄取。在姚富榮的帶領下,學校不以成績?yōu)槟康模炊斋@了不少肯定,讓師生在美的熏陶中,向著美的方向成長,實現(xiàn)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