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情境讓數學教學有趣味
“同學們,唐僧師徒在取經路上遇到了困難,你愿意幫助他們獲取通關秘籍嗎?”話音剛落,學生們信心十足地回答“愿意!”“好,我們出發!”一堂生動有趣的數學智慧課就此拉開帷幕。
第一個教學環節(五指山點化孫行者)已讓學生們掌握了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知識點。這為第二個環節探討直線、射線、線段的表示方法和特點奠定基礎。
第二個環節我設計的故事情境為高老莊智收豬八戒。“師徒來到高老莊,高老莊正在招婿,圍繞直線、射線、線段的區別和聯系,出了題目,八戒求助你啦。”此時,通過平板與大屏互動,學生們進入莊主設置的第一個搶答環節——判斷對錯。“射線AB和射線BA表示的是同一條射線。”題目一出現,學生A馬上答“錯!”幾道題目搶答后,師徒獲得通關秘籍——直線射線與線段,兩大一小要規范,唯有射線端在前,加上文字不混亂。“我們拿上秘籍,一起完成通關。”說完后我開始示范律動操,學生們也高興地伴著動感的旋律邊做邊唱,在愉悅的氛圍中直線、射線、線段的表示方法和注意事項被學生們輕松牢記。
隨后,迎來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學會描述點與直線位置關系,并根據語言描述畫出圖形,初步培養學生一些幾何語言。為此,我設計了第三個環節——流沙河巧取沙悟凈。
只見大屏上,唐僧師徒來到流沙河,孫悟空一個跟斗就到了河對岸,豬八戒一頭扎進水中,唐僧留在原處,人和河的位置巧妙地抽象成點與直線的位置關系。題目也隨之而來,如何過河。拋出問題后,學生投入到分析點與直線的位置關系以及兩直線相交后呈現的位置關系,枯燥的幾何學習瞬間變得新穎有趣。
兩名學生在黑板上通過畫圖展示過河方法,其他學生通過平板電腦在學案上完成,畫完后我問:“他們作圖規范嗎?”學生們觀察后,指出了不規范的地方,在互相評價中,初步培養學生幾何作圖能力和幾何語言表達能力。
師徒四人取經路上困難重重,終于來到最后一關——天竺國智數三種線。通過在一條直線上不斷添加一個點,找出直線、射線、線段的數量規律。“如果點的個數達到n個,這三種線的數量該怎樣用n表示呢?”學生思考、疑惑、交流、討論,得到直線有1條,射線有2n條,線段有n(n-1)/2條,最后解決了問題。
長期以來,數學學習讓很多學生感覺困難和枯燥,改變這種現狀,需要我們教師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讓教學生動有趣。個人認為,在信息化技術與設備的支持下,創設故事情境,利于學生在真實問題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數學思維。唐僧師徒不怕困難的“取經精神”,讓學生受益良多,同樣這也正是我們教師創新教學所需要的精神。
(作者劉海燕系重慶科學城白市驛第一中學校)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