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教育的儀式感不能依賴高消費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5-28  閱讀:次   |
42.9K

  ■編輯部評論

  據媒體報道,近日安徽池州某幼兒園教師在班級微信群發通知,讓大班孩子交200元拍一套精美畢業照。此做法引起了部分家長質疑。很多網友對此發聲,有的吐槽自己孩子在幼兒園花錢拍畢業照的經歷,有的對這種自愿付費項目表示理解。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到畢業季,拍出別出心裁的畢業照似乎成為學生畢業的標配,連幼兒園的小朋友也不例外。給孩子拍一套走心的畢業照能增加畢業的儀式感,為孩子成長留下一份難得的回憶,的確是一件頗有意義的事情。但如果其中摻雜了商業的味道,花費頗多,初心很好的事也會跟著變了味兒。在拍一張畢業照上動大手筆,高成本制作,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也許有人會說,幼兒園請專業的攝影機構來給孩子拍照,只要不是強制性消費,沒什么不妥。相信很多幼兒園的初衷是好的,但這種讓家長高消費的做法卻不一定妥當。例如,對于需要自費的項目,有沒有經過家長的充分討論?有沒有謹慎考慮潛在的綁架性消費風險,給家長造成額外負擔?就拿自費拍畢業照來說,不少家長吐槽:“不交,就不能給孩子留下紀念;交吧,實在是感覺有些貴,讓人不舒服。”特別是家長如果不付費給孩子拍畢業照,孩子就有可能被老師單獨安排,隨便拍幾張照片。考慮到孩子的心理落差,家長雖有不滿,最終也只能妥協了。

  現在學校很重視教育的儀式感。儀式以象征的意象激發人的情感和想象。教育的儀式感是學生能夠直接體驗到的一種精神文化,它通過環境氣氛、儀式程序、服飾音樂等因素來傳遞一所學校的教育理念。具有儀式感的學校生活,有利于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情感。

  特別是對學齡前兒童來說,理解道德品質、社會規范等抽象概念更需借助具有儀式感的多彩活動。

  但現實中,一些學校理解教育的儀式感可能容易走入誤區,即看重形式感、場面感,以“大操大辦”來衡量儀式的分量和內涵,以為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才是需要重視的“高光”場合。有的幼兒園為了把畢業活動搞得隆重、與眾不同,大手筆包場開畢業派對、搞親子豪華走秀等。五花八門的畢業活動更多的是成人視角而非兒童立場,孩子的畢業季簡直成了家長的“燒錢季”。

  其實,儀式可大可小,儀式感重在韻味。這種感覺可以在大型儀式中顯現,但更應該蘊含在日常的教育小事中。很多看起來花哨新鮮的儀式不僅消費高,效果也不一定好。教育的儀式感應以學生的實際感受為標準。就拿畢業典禮來說,好的活動設計是以孩子的內在需求為出發點,讓孩子感受到對學校的歸屬感、師生同學間的珍貴情誼以及對未來成長的期待。互換照片、一起動手制作紀念冊、幫助同學完成一個小心愿、校內帳篷露營告別儀式等,走心的活動設計遠比一些高消費的活動項目更能調動孩子的參與感。

  儀式感相當于教育工作的一個按鈕,按下這個按鈕,能強化孩子對特殊時刻的感悟和記憶。儀式感無須倚重物質基礎,學校和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具備塑造教育儀式感的意識,用教育的智慧賦予每周、每天或每件事以特別的儀式,讓校園里每一個普通的日子都變得有趣和值得紀念。其實,學校里的許多生活瑣事經過設計后,都可以成為具有儀式感的暖心活動,就看學校能不能發現學生的真正需求。例如,在二十四節氣、傳統節日等特定時間節點組織學生動手做美食,將傳統文化與“食育”文化結合;利用午餐后的休息時間,組織小朋友依次進行兒歌展示,鍛煉表達能力;利用大課間設計送祝福活動,為班上的同學過一個簡單溫馨的生日……如果能讓學生樂在其中,積極感受活動的內在魅力,即便不令旁觀者感到驚艷,依然是成功的。

  尋找學校教育的成功與不足,儀式感可以作為一個量規,但不能刻意追求。儀式感的打造不能依賴高消費,更不能摻雜商業味兒,否則將有可能觸及教育的底線,造成不必要的誤解。(鐘焦平)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