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課堂當賽場
教學比賽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手段之一。對一些經驗尚不豐富的青年教師而言,參加限時、限內容、限材料的教學比賽,難免會緊張,進而影響臨場的發揮。
如何把緊張感降到最低,在賽場上賽出水平?我的經驗是把平時的課堂都當成賽場,把在賽場上那種熱情、激情和內心的能量盡可能表現在平時的課堂中。這樣的練習多了,比賽的時候自然就會更加從容,把最好的自己展現給學生和評委。
如何把課堂當賽場?
一是備好每一堂課。要在備課環節下足功夫備學生、備教材、備素材,備一切上課可能需要的元素,準備得越充分就越自信。教師要通過深研課標和教材,明確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知道學生需要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應用什么,要培養學生什么樣的能力、情感和價值觀,對這一切都了然于胸,才能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自己的課堂,做到“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完美結合。
二是關注課堂生成。教學比賽最出彩的往往是課堂的生成。學生出乎意料的回答常常博得評委們的陣陣掌聲。而實際上,課堂上精妙的生成是師生共同完成的,具有高超而嫻熟的課堂處理能力的教師,能使這種生成自然呈現,不牽強、不做作。高超的教學藝術來源于日積月累的實踐和思考,在平時的課堂中關注現場生成,實際就是關注教學設計與學生之間的默契程度、教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以及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能力能否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如果教師有足夠的教學經驗,即使課堂出現與預設不一致的意外狀況,也能隨機應變、因勢利導,不致亂了方寸,甚至可能生成意外的精彩。
三是時常進行教學反思。著名教育學家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平時每一堂課都要像教學比賽一樣進行反思和總結:這堂課哪些地方是成功的,為什么成功?哪些地方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平時上課養成反思總結的習慣,天長日久,經驗就會越來越豐富,而課堂上存在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少。
把平時的課堂當賽場,實則是一種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認真對待自己、對待工作、對待學生,認真對待每一堂課,即使沒有機會走上真正的賽場,賽場也一直在你心中,同樣可以不斷超越自我,邁向更高境界。
(作者喬麗系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海韻學校科學教師、特級教師)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