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聚焦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第三中學校園文化建設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6-04  閱讀:次   |
42.9K

  創新“筆墨”教育 弘揚“筆墨”精神 ——聚焦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第三中學校園文化建設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第三中學地處太行山革命老區涉縣,是一所公辦初級中學,始建于1971年。現有教職工180名、教學班52個、在校學生2800多名。歷經半個世紀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擁有省一級圖書館、數字書法教室、機器人創客室等30多個專用室,文化底蘊深厚,教學質量一流的標準化學校。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靈魂,直接影響著學校的發展方向。涉縣第三中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進“文化立校”的指導思想,確立以“筆墨”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堅持“創新筆墨教育,弘揚筆墨精神”的辦學理念,確立文化立校、質量興校、智慧強校的發展戰略,依托太行老區紅色資源,培根鑄魂,啟智潤心,以校訓“正品行、潤心智、求卓越”為育人目標,用文化引領教育質量提升。

  近年來,學校實踐了“三五”教育,即:1.五種渠道正品行,樹立形象。一是規范儀容儀表,樹形象;二是自覺主動彎腰,講文明;三是師生見面問好,懂禮儀;四是學會主動排隊,守規矩;五是關注困難群體,獻愛心。2.五種能力潤心智,提升內涵。一是讀紅色書籍,傳承家國情懷;二是講紅色故事,弘揚老區精神;三是寫人生文章,鑄牢紅色底蘊;四是練中國漢字,品味智慧人生;五是思人生價值,爭做時代棟梁。3.五級目標求卓越,實現價值。學校、年級、班級、教師、學生五級都要建立自己的目標。每級既要有近期目標,又要有階段目標,更要有長遠目標,分解目標,穩步實現。

  學校教育教學成績顯著,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獲得了一系列榮譽:2021年順利通過了國家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家組驗收,得到專家高度認可,并被河北省認定為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培訓基地;同年10月獲評邯鄲市骨干教師培養對象跟崗培訓基地學校,12月榮獲邯鄲市首批學科類特色學校稱號。

  涉縣第三中學“筆墨文化”的主體架構及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筆墨”之魂

  源遠流長的深厚內涵

  “筆墨文化”的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好筆的4個標準。筆是教師、學生的基本工具,象征著豐富的知識涵養。一桿好筆,筆桿要硬、墨水要多、筆頭要靈、線條要清。

  2.墨的4種品質:博愛、奉獻、永恒、傳承。從墨的淵源來看,墨是一味中藥,旨在治病救人,博愛、奉獻乃其本質之一;從墨的特質來看,墨跡可以保存上千年,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永恒、傳承乃其本質之二。

  3.“筆墨文化”的核心內涵:品行正直、內蘊豐潤、追求卓越。在“筆墨文化”的涵養下,涉縣第三中學以“正品行、潤心智、求卓越”為校訓,凝練出了“筆力扛鼎,墨香四溢”的校風,形成了“內外兼修,博學嚴謹”的教風和“言行一致,樂學善思”的學風。

  “筆墨”之本

  “四位一體”的教學文化

  教學文化是“筆墨文化”之本,包括課堂文化、課程文化、教師文化和教研文化。

  1.課堂文化

  總體要求是“行禮儀,講規范,求高效”,總體特征是“嚴謹、民主、生動、感動、愉悅、生成”。學校課堂文化建構主要路徑包括:禮儀促建構,借鑒名校文化立校經驗,出臺《涉縣三中師生課堂規范》;模式促建構,學校確立“八環節生本課堂”教學模式,即導、示、思、議、展、評、檢、結;標準促建構,出臺《第三中學新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機制促建構,將教師上好“五課”納入學校每學期教學常規考核;活動促建構,通過說課比賽、優質課評比等活動逐步落實;評價促建構,構建小組學習評價機制,促進生本課堂的創建。

  2.課程文化

  總體要求是“切主題、廣開發、求特色”,總體特征是“切實、多元、特色、有趣、益智”。涉縣第三中學的校本課程有六大模式(共38科,包括已開和擬開):人文素養類、科學益智類、體育健身類、藝術教育類、綜合實踐類、非遺傳承類。

  3.教師文化

  總體要求:有愛心、博學識、求卓越。總體特征:親和、博識、盡責、激情、進取。教師文化實施途徑包括:培訓鑄魂,組織教師學習領會“四有”好老師內涵,學習相關道德準則和規范等;制度跟進,出臺《涉縣第三中學十星級教師評選辦法》,激勵教師全面發展;活動提升,開展“寫好漢字、傳承文化”教師粉筆字練功等活動;榜樣引領,成立名師工作室,創辦“校園名人榜”展窗;榮譽傾斜,對愛校如家、愛生如子、服從大局、勤奮工作、積極課改、成績突出的教師給予優先獎勵。

  4.教研文化

  總體要求:重問題、講論辯、求精準。總體特征:切實、前瞻、明晰、機變、深刻。學校教研文化構建路徑包括加強隊伍建設、規范基本要求、強化榜樣引領、落實評價機制等。

  “筆墨”之勢

  行為文化的熏陶浸潤

  行為文化主要包括“筆墨”浸潤、特色體育、禮儀典禮、活動熏陶、成長檔案。

  “筆墨”浸潤包括:“筆墨”沁學,拓寬教學素材,各年級開設書法課,開展書法大家進校園活動,成立書法工作室;“筆墨”沁研,通過微信公眾號、廣播站擴大宣傳,編著書法校本教材;“筆墨”沁行,開展書法相關研學活動,深入社區和家庭,開展下鄉活動。

  特色體育。學校創建“眼保健操—列隊跑操—啦啦操—經典誦讀—激情禮儀”五步活動法,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禮儀典禮由日常教育和集會教育組成,開展系統的文明禮儀教育。通過節日活動、主題活動、研學旅行、感恩教育進行活動熏陶。

  成長檔案包括過程性佐證材料,如三級評價、個人榮譽、特色作品等,可以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的成長軌跡。

  “筆墨”之韻

  環境文化的傳承創新

  環境文化主要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文化、科技文化、社團文化。不同的文化遍布校園的每個角落,如校園、樓道、文化長廊等。學校還通過優化設置校園綠化帶,改造教室、辦公室、櫥窗、操場等多處環境,營造和諧的環境文化。

  科技文化通過數字書法室、創客室、錄播室等體現。創客室整合現代數字設備,助力師生書法練習。錄播室整合智慧課堂,實現教學決策數據化、評價反饋即時化、交流互動立體化、資源推送智能化。

  社團文化包括簡筆畫、舞蹈、合唱等;組織周周賽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學校形成了幾個馳名省市的品牌社團:一是“筆歌墨舞——李彩霞老師工作室”,活動內容含文學創作、經典誦讀、漢字聽寫等;二是“翰墨神飛——楊衛平老師工作室”,活動內容包括硬筆、毛筆書法練習等;三是“妙造自然:標本貼畫”,其過程包括野外采集、脫水烘干、動手制作等過程,培養學生的生物意識和創新精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涉縣第三中學的“筆墨文化”體系建設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未來,學校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挖掘“筆墨文化”的深厚內涵,繼續發揚“求真務實、創新進取、擔當奉獻”的新時代三中精神,革故鼎新、繼往開來,不斷增強學校文化軟實力,為譜寫涉縣義務教育新篇章繼續努力。(王軍海李永革)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