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心靈之窗 追逐夢想之光 ——寫在第二十七個全國“愛眼日”之際
6月6日是第27個全國“愛眼日”。
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我國學生近視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這是一個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必須高度重視,不能任其發展。”
“小眼鏡”牽動大情懷。作為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光明工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刻不容緩。
近4年來,教育部等十五部門矢志不渝,交出了一份答卷: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下降,綜合防控能力提升,科普宣教規模擴大,“健康第一”理念加深,監測干預技術優化,示范引領作用凸顯,監查考評力度加大,近視防控總體見效的基本局面初步展現。
加強頂層設計,織出“一張網”
“過去3年,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基本實現了《實施方案》中近視率每年下降0.5個百分點的防控目標。充分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取得這個成績是相當不容易的。”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機制辦公室主任、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說。
經國務院同意,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2021年5月,教育部等十五部門印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光明行動》),將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上升為國家戰略。各部門根據每年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重點工作計劃,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同年8月,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把“健康第一”放在教育教學、家庭和社會活動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促進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管理。
綱舉目張,加強頂層設計,各地層層夯實。
《實施方案》印發后,各地建立起政府主導的工作機制、教育部門牽頭的聯席會議機制,相繼出臺實施方案,逐級簽訂責任書,明確部門責任、確定防控目標、統籌協同推進。
河北、浙江、四川、湖北、陜西、黑龍江等省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納入地方發展戰略和民生工程。天津市教委將“實現兒童青少年近視率下降目標”列為廳長“掛號項目”。四川省教育廳將近視防控納入“廳長鼎新工程”和“處長奮進項目”。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聯合婦聯,把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作為家庭文明創建和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健全考核機制,用好“指揮棒”引領方向。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到2030年,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實施方案》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
從2019年開始,每年由教育部、國家衛健委、體育總局、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對各省(區、市)開展評議考核,考核情況反饋各省級人民政府。山東、湖北、北京、安徽、寧夏等地方和學校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降低學生視力不良率納入對地方黨政主要領導、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班級和班主任考核內容,對考核排名靠前的進行表彰獎勵,對近視發生率未降低的進行通報和問責。
提升區域防控水平,試點掀起全國防控浪潮。
教育部積極推進改革試驗試點,共遴選建設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縣(市、區)142個、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和示范區46個。
廣西、海南、河南、四川、貴州等地建立了視力健康管理系統,運用大數據平臺開展學生視力健康管理工作。內蒙古自治區在試點地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湖北武漢以學生視力健康智慧化管理示范學校及校長工作室成功案例,推進全市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建設學生視力健康智慧化管理學校。
以點帶面,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不斷走深走實,在全國各地生根開花。
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合成一股力
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考察時指出:“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還有身體的健康程度,由于體育鍛煉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說的‘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
“雙減”政策的公布,有效促進了兒童青少年的近視防控,引導了孩子多運動、多護眼。教育部出臺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睡眠、讀物、作業、體質等“五項管理”規定,成效逐漸顯現。
如何從學校層面開展近視防控工作?各地中小學校紛紛探索各具特色的“小眼鏡”防控辦法,各顯神通。
落實“雙減”政策、加強“五項管理”,為近視防控“添柴加火”。
北京市在“雙減”行動中,以“治亂、減負、防風險”“改革、轉型、促提升”為主線,著力把教育教學質量提上去。遼寧省將音樂、美術、勞動教育以等級方式納入中考評價范圍,科學設置試題難中易程度比例,部分學科實行開卷考試,充分發揮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在素質教育工作中的“指揮棒”作用。
強健民族體魄,學校強化體育鍛煉,當仁不讓。
“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積極開展校內大課間活動,豐富體育社團和課余體育訓練活動,著力保障學生校內每天1小時體育鍛煉和活動時間。”廣東省湛江市二中海東中學負責人說,學校將近視防控納入了班級管理,增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積極防控學生近視發生。
遼寧省結合地方特色,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三大球’”特色學校和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建設。上海市把握體育課堂主渠道,繼續推進“小學興趣化、初中多樣化、高中專項化”課程改革。黑龍江省結合冬季體育運動項目和民族民間體育資源豐富的實際,連續開展“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把冰雪體育作為校本課程開發設置。
加強專業支撐,學校定期開展視力監測,責無旁貸。
浙江、江西、江蘇、湖北等地建立學生視覺環境、視覺行為和視力健康狀況監測體系,每年定期開展學生體檢、視力篩查和體質健康監測,建立學生健康信息數據庫和健康檔案,及時更新篩查結果。
發揮主陣地作用,學校優化視覺環境,義不容辭。
各地加大財政投入,實施教室和黑板照明標準化改造,確保各學校教室照明條件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配備可調節課桌椅,優化學校教學視覺環境。
青海、天津、河北、內蒙古、黑龍江、遼寧等地已圓滿完成了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基本消除大班額、全部消除超大班額”工作目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連續3年累計投入1.4億余元實施兵團中小學照明環境改造工程,為14個師市所有學校的教室、圖書室、實驗室更新了照明設備并配備必要的視力檢測設備器材,改善了學生視覺環境。
各地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視力問題,在推動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的路上,不斷創新,不斷前行。
全社會多方攜手,擰成一條繩
“你希望世界給你創造怎樣的未來,你就要給這個世界提供怎樣的孩子。”
“涉及國家安全的軍事、航空航天、消防安全等領域更需要充沛的人才來保障。”
不久前,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宣講團成員、寧波市眼科醫院院長陳蔚走進了華東師范大學寧波藝術實驗學校,發出了近視防控的呼吁。
教育部近視防控專家宣講團團長瞿佳來到了溫州市南浦實驗中學“博士講壇”,為學校300多名師生、家長代表進行了題為《愛眼護眼,盡享“睛”彩》的科普講座。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60多名師生成立志愿宣講隊,將走進溫州市百所中小學校,舉行百場近視防控宣講,普及眼健康科學知識,營造“人人愛眼護眼、全民防控近視”的濃厚氛圍。
在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期間,各地積極開展視力健康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豐富視力健康教育課程設置形式和活動載體,張貼眼保健操掛圖,通過繪畫展、知識競賽等活動,讓眼睛健康“動起來”。
近4年來,各地在教育部指導成立的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宣講團的帶動下,成立各地方近視防控宣講團,視力健康宣傳教育的聲音遍布全國。
凝神聚氣,全社會都在行動。
湖北武漢創建了政府主導、多學科專家指導、教育部門牽頭、公益專業機構負責技術指導與服務的市、區、校學生視力健康管理公益服務體系。上海市開展“市級視覺健康規范診治中心”招募遴選,進一步完善三級規范診治網絡,形成覆蓋“市—區—社區”三級的視覺健康預防干預網絡和規范診治網絡。
科研后備力量也在不斷壯大。
河南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等7所高校開設眼視光醫學、眼視光學等8個相關專業,加強眼視光人才培養,建立近視工作專家庫。四川省依托成都中醫藥大學中醫眼科重點實驗室實施“四川省眼健康工程”計劃,持續加強對疾控機構、眼科醫療機構、學校衛生保健機構以及綜合醫院眼科的臨床診療指導及學科建設支持。
家校聯動,共同打好“組合拳”。
黑龍江省教育部門制定了《中小學百萬家庭賦能工程實施方案》,在全省建成10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實驗區,20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創新實踐校。天津市教育部門組織專家制定《天津市中小學生居家護眼指南》,指導家長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用眼習慣,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居家視覺環境。
“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是關系到民族未來的大事。
近4年來,經過不斷實踐,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初步形成了“中央推動、政府主導,教育牽頭、醫技支撐,學校主體、學生中心,部門協作、綜合防控”的“中國模式”。
摘掉“小眼鏡”行動已初見成效,相信未來將有更多的兒童青少年輕裝上陣,追逐夢想,擁抱光明未來。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