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以真實項目引領課堂教學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6-08  閱讀:次   |
42.9K

  今年4月,教育部發布的《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把“信息技術”變成“信息科技”,提出“科”與“技”并重。現在,我們的學生每天面對新知識、新技術,他們需要掌握的不僅僅是操作,更重要的是通過信息科技這門學科達到學以致用的水平。

  這種挑戰使我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什么內容更有價值?什么目標更有意義?每堂課最終留給學生的是什么?

  經過長時間的嘗試和摸索,我清楚地意識到,以學生為中心,圍繞真實情境中的問題,展開探究性教學更能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真實項目的學習,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同時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如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智能時代的創新性數字思維。

  在七年級信息技術《教會機器人感知》這節課中,學生需要掌握傳感器的相關知識,涉及超聲波傳感器的特性以及利用超聲波傳感器實現數據采集功能。課程導入環節,播放了斑馬線附近車輛不禮讓行人造成交通事故的視頻,引發學生思考如何避免類似問題發生,最終引出課題——制作簡易的“車輛禮讓行人系統”。

  接下來,學生通過描述汽車“禮讓”行人的過程發現,汽車行駛時,與人到達一定的距離時會自動停下來。抓住關鍵點,我提問:“汽車如何識別出什么距離需要停下呢?”有學生說:“可以在車前安裝一個檢測距離的眼睛。”其實這個“眼睛”就是超聲波傳感器,我順勢引出本節課知識重點,超聲波傳感器具備通過聲波來檢測障礙物距離的特性進行講解,實現學生快速理解與掌握。

  隨后通過場景模擬、視頻演示等方法,學生形象化地了解了超聲波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并學會利用超聲波傳感器對數據實時采集。在此基礎上,大部分學生很快就編寫好了程序,初步完成了車輛禮讓行人系統。在展示環節,學生還紛紛提出,超聲波傳感器還可以用于倒車雷達、無人機自動駕駛、快遞小車等。

  在信息科技課堂中為學生營造豐富的應用情景離不開教學案例的挖掘。我結合數據、算法、網絡、信息處理等線索,以及學生認知思維能力,探索了《七彩小夜燈》《人數統計器》《探究生活中的蟻群算法》等真實性項目教學案例。這些案例以現實問題作為突破口,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真實問題的解決價值;在教學推進中,引導學生理清已有條件,明白要解決的問題,清晰怎樣解決問題,明確解決問題時會用到的智能技術與設備,從而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未來學生如何利用知識去服務生活,如何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這些是我們要關注的問題,要讓學生從技術環境下的消費者成為技術環境下的生產者。而為實現這一目標,正需要我們教師以真實項目引領課堂,促進知行合一的課堂體系建設,實現學生學習從“知識技能學習”到“解決問題能力發展”的轉變,讓每一堂課都更有價值。

  (作者劉學瑞系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第五中學)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