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中學 創建學術性高中 涵育創新型人才
浙江省慈溪中學(以下簡稱“慈中”)創辦于1956年,是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浙江省現代化學校、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學校、浙江省文明學校。建校以來,慈中秉承著“愛國、求真、執著、創新”的校訓,以立德樹人為矢志不渝的追求,大力培育優秀人才,取得累累碩果。
完善協同育人
培養優秀人才
2021年5月,“北京大學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授牌儀式在慈中舉行,學校成為浙江省內首批落戶“北京大學博雅人才共育基地”的高中之一。“北京大學博雅人才共育基地”的落戶對慈中有著重要意義,依托“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平臺,學校將攜手北京大學涵育家國情懷和創新精神,進一步加強兩校合作與交流,完善協同育人體系,實現人才培養的深度融通,努力輸送更多拔尖創新人才,助力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能夠更好地開花結果。
2022年3月,北京大學發來喜報,祝賀慈中學子憑借優秀的綜合表現獲得多項獎勵和各類榮譽,其中有14人次在“北京大學2020—2021學年評優評獎”中榜上有名。2020年9月,清華大學發來賀信,感謝慈中為清華大學輸送優秀青年學子。除此之外,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學府先后向學校發來賀信,祝賀慈中學子以杰出表現斬獲多項榮譽。
為扎實推進“雙減”政策落地見效,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在省內中小學校范圍內開展了首批“浙江院士科普基地”尋訪評估工作,經綜合評估研判,共評選出18所學校成為浙江省首批“浙江院士科普基地”,慈中成功入選。學校歷來高度重視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培養出了眾多杰出人才。1998屆校友童行行入圍2020年ACM(國際計算機協會)杰出科學家名單,成為全球64名獲此殊榮的杰出科學家之一。
學校深入開展各類主題校園活動,推動校園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2016年,學校邀請1982屆杰出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建峰回母校分享青春經歷,開展科普講座,引領學生尊崇和學習科學家精神。2021年,陳院士再度回母校開展贈書活動和報告會,引領更多學生學科學、愛科學。
近3年來,學校共有13人次在五大學科競賽中榮獲浙江賽區一等獎。其中信息技術競賽成績連年維持高位,7人次榮獲全國中學生信息學奧賽一等獎,9名學生在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智能創新大賽中分獲三金三銀三銅,黃政同學在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選拔賽中榮獲金獎。
在濃厚的科學氛圍熏陶下,近年來學校學生發展更加全面,涌現出了“全國最美中學生”和“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等優秀榜樣,學校被評為“慈溪市模范集體”,校學生會被評為“浙江省優秀學生會”;2019屆(11)班“恰同學少年”團支部被評為浙江省五四紅旗團支部;3名學生參加央視少兒頻道大型益智類節目《SK極智少年強》,一路披荊斬棘榮獲全國亞軍。
聚焦德育工作
彰顯立德樹人
德育是人格、品格、氣質的培養,是建立正確的價值認同,是選擇有效的成長路徑。為此,慈中提出了“謙遜自信、質淳優雅”的人格品質氣質引領目標,提出了“家國擔當、世界責任”的價值認同和“發展全面、卓越優勢”的成長路徑。學校堅持打造“引發式德育”品牌,形成“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的德育理念,通過開展主題式德育活動,在“五育并舉”的實踐中充分發揮德育的引領作用,實現“五育”互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謙遜自信、質淳優雅”強調德育著力。學校每年開展新生入學系列專題講座、鐵血軍訓、勵志講座、成人禮、畢業禮等一系列德育主題活動,逐步做細做亮做強“高起點、高站位、高目標”實踐育人品牌。如每年開展的“閃耀成長火花,不負灼灼韶華”十八歲成人儀式,教導學生獨立應對未知與挑戰,勇敢地承擔起服務社會的責任和使命,自覺地鍛煉與增強才干,完善和提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生在鮮艷的國旗下莊嚴宣誓,立志勇于承擔新時代賦予的責任與使命,用行動實現不悔的承諾。
“發展全面、卓越優勢”強調智育聚力、體育健力。學校將德育與學科教育相結合,堅持質量興校,弘揚拼搏精神,全面推進教育質量提升工程,開展金秋詩會、課本劇大賽、辯論賽、演講賽等各類活動,將社團活動納入課程體系,促進學生個性特長充分發展。近年來,慈中學子先后在各類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在寧波市青少年科技大賽中獲得一等獎;50余名學生在慈溪市“方太杯”鄉賢詩歌大賽中分獲“古體詩詞”和“現代詩歌”學生優秀獎、古體詩詞校園“蓓蕾佳作獎”,語文組獲評“優秀組織獎”。在寧波市英語學生現場作文競賽中,15名慈中學子分獲一、二等獎;在寧波市高中歷史學科、慈溪市思想政治學科學生小論文評比中,多名學生獲得一等獎。學校多個班級及師生斬獲市級以上榮譽,多名教師榮獲“骨干班主任”“優秀班主任”等稱號,充分彰顯了立德樹人的實效。
學校以“學”為目標、“旅”為載體、“行”為實踐,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融入社會,在探究中增長知識,在實踐中培養能力,在行走中傳承文明,真正落實“家國擔當、世界責任”的價值認同。學校組織學生先后赴寧波方太公司、上海交通大學與科技館等單位參觀訪問;組織優秀學生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參加夏令營活動;組織開展了以“傳承”為主題的越窯青瓷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弘揚“工匠精神”。與此同時,學校還帶領學生參加“慈愛助黔·全城熱愛”愛心義賣義捐活動,筑牢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
深化科創素養
助力潛力迸發
慈中高度重視學生創新素養的培育,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培育項目,邀請同濟大學專家學者來校指導開展“科技節活動”,與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慈溪醫工所合作開展“新苗計劃”培養活動,開展材料分析和虛擬現實探究。豐富的科創活動有效激發了學生潛能,學生在各類比賽中脫穎而出,充分展現了創新素養。陳濤同學獲得第35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寧波市一等獎。張濤、任皓辰、樓恒滔等同學受邀參加上海交通大學“榮昶杯”人工智能大賽,首次參賽榮獲全國三等獎,充分展現了慈中學子的創新潛力。
學校與上級團組織、慈中校友會加強合作,共同主辦了“科技造夢·智創未來”主題活動暨第八期青春分享會,邀請1999屆優秀校友,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工業大學寧波研究院智能傳感芯片創新中心負責人,國防173首席虞益挺教授來校開展主題講座《視力+智力:微納賦能,智創未來》,帶領學生深入了解科技前沿動態,拓寬視野,樹立投身科學事業的遠大理想。
為了讓學生全方位、立體化感受科創魅力,分享科創樂趣,學校還與寧波市科協等單位合作,舉辦中美科普連線活動“制造革命”等豐富多元的活動,構建沉浸式、開放型課程教育模式,打破傳統課堂限制,利用現代智能技術與國內外教授進行深入研討,探索更加適合青少年的教育方式與教學內容。
為了給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學校努力開展智慧校園環境建設探索與實踐,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同時積極探索“互聯網+教學”,鼓勵教師主動適應新技術,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形成多樣化的教學新模式。2021年,學校通過了浙江省區域和學校整體推進“智慧教育”綜合試點成果鑒定,成為寧波市僅有的一所通過此項鑒定的普通高中。
豐富課余活動
促進全面成長
慈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用藝術滋養學生心靈,積極組織帶領學生參加藝術類實踐及競賽,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學校成立了“慈溪中學特聘文藝家工作室”,聘請13位文藝大師走進校園,為社團學生開設詩歌、中國畫、篆刻、曲藝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選修課程,彌補學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短板,實現社團的課程化。
學校合唱隊先后獲得寧波市中小學合唱比賽高中組二等獎、慈溪市中小學合唱比賽高中組一等獎。陳諾、范聆慧同學獲寧波市教育系統第十八屆藝術節美術作品類一等獎,俞佳慧、范聆慧同學獲慈溪市教育系統師生書畫攝影大賽書法一等獎,張若曦等10名學生獲慈溪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成果一等獎,項俊愷等4名學生獲慈溪市高中歷史小論文評比一等獎,炎航等4名學生獲慈溪市高中現場作文競賽一等獎。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和體育水平,體育組教師認真組織大課間和課外活動的跑操活動,大課間班級跑操質量顯著提升,為學生的健康體質打下堅實基礎,體質健康測試繼續穩居全省前列。學校聘請國家田徑隊教練陶劍榮指導體育特長生進行專業短跑訓練,構建專業的訓練體系,挖掘每名特長生的潛力。
近3年,學校定期組織開展田徑運動會、各年段籃(排)球賽、迎新長跑接力比賽、拔河比賽等豐富多彩的運動活動,在校園內營造了濃厚的體育運動氛圍,學生體育成績節節攀升,涌現了2019年全國體校U系列田徑錦標賽100米冠軍,浙江省田徑運動會跳遠比賽冠軍、標槍冠軍。學校先后獲得慈溪市田徑運動會高中組第三名、慈溪市男子足球比賽中學組第二名、慈溪市男子乒乓球比賽高中組第四名的好成績。
此外,學校還著力提升學生健康水平并取得明顯成效,被認定為“2020年浙江省健康促進學校”銅牌單位。
經過多年育人實踐,慈中面貌日新月異,各項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活力,凝心聚力育人才取得良好成效。慈中將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深化教育改革,充實辦學內涵,提升辦學品質;繼續提升師資隊伍建設水平,進一步推進“五育并舉”,建設校園文化,聚焦優質特色,著力培養具有拔尖創新素養的人才,向著“享譽全省、全國知名”的高水平學術高中建設目標奮勇前進。
(浙江省慈溪中學校長高峰)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