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遞進五板塊四重奏”“小院士”養成模式
歷經13年的探索,深圳市南頭小學運用“三遞進五板塊四重奏”模式,促進小學語文教師從經驗直覺到專業自覺的發展,把喜愛提問題的學生培養成一名名“小院士”。
一、“三段遞進”有妙招
“三段遞進”,是根據小學低、中、高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與思維特征,聚焦真實情境中的問題,指導學生開展全科閱讀和小課題研究,注重真實情境中的活動與體驗、問題與探究、設計與表達,在探究過程中促進知識的綜合運用、問題解決、團隊合作和實踐創新能力與水平的螺旋遞進提升。具體做法是:低段學會描述問題、大膽猜想、閱讀求證,中段學會界定選題、明確思路、實驗求證,高段學會多元對話、深化閱讀、多維驗證。
二、“五大板塊”內容齊上陣
小論文寫作,是小學生課題研究完成之后的成果表達。小論文寫作自然就成了語文教師實施綜合性學習及跨學科教學的優勢所在。學校著眼學生整體素養的提升,在小學低段開展“五段式”(問題的提出、問題的猜想、問題的解決、我想說的話、參考書目)閱讀求解寫作指導,在小學中段開展“奧利奧”小論文寫作指導,在小學高段系統開展分級搭框架的篇章寫作指導。落實查資料做筆記、擬寫論文提綱、起草論文初稿、修改和校訂、改寫講稿和預答辯“五大板塊”學習內容,有效促進了學生小論文寫作的進步。
三、“四重奏”評價協同助力
評價反饋,對提高小學生跨學科小課題研究水平和小論文寫作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激勵作用。在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發揮小課題申報、小論文答辯、小論文懇談會、擇優參賽“四重奏”評價體系的診斷反饋功能,成功幫助70多名“小院士”脫穎而出。13年的探索,13年的堅持,學校通過鮮活的實踐,不僅創造性地回答了義務教育階段語文綜合性學習“教什么、怎么教”“學什么、怎么學”等問題,更前瞻性地回應了“語文跨學科學習”在我國小學“落地生根”的新教學挑戰,闖出一條語文教師主導下的“做小課題、寫小論文、當‘小院士’”一體的小學跨學科教育之路。
(深圳市南頭小學鄧玉琳)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