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推進品質教育建設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韓馬小學深化校本課程研究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教育發展體制機制,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實現“品質教育、美好生活”總目標,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發布了《2020年臨渭教育改革與發展十項行動》。結合“臨渭教育十項行動”總要求,臨渭區韓馬小學特別制定了《臨渭區韓馬小學“十項行動”實施方案及細則》。在落實與推進中,韓馬小學結合自身情況和特色,形成了以課題研究與專題研修為核心載體和主要抓手、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教學理念,全面推進品質教育建設。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行動
《2020年臨渭教育改革與發展十項行動》出臺后,在區級層面便確立了“相同的特質、不同的形態”的總體思路,明確了品質課堂的基本內涵。
“不能機械地套用別人的教學經驗,要依據本校實際,聚焦課堂教學中的突出問題,探索教學新模式。”韓馬小學認識到,只有將文件“為我所用”,才能發揮指導性意見的真正作用。
韓馬小學是市級示范小學,始建于新中國成立前,曾是渭南師范附屬小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學校以“本真向善和美自然”為辦學理念,把“讓學習自然發生,讓人性本真向善,讓教育自然生態”作為辦學目標。如何將“臨渭教育十項行動”總要求與學校獨特的辦學理念更好地結合?韓馬小學以促進學習活動自主化、加快課堂技術信息化為突破口,形成了“還課堂于學生,實現深度學習”的基本追求。
秉承“本真向善和美自然”的辦學理念,以課題研究和專題研修為主要抓手,引導教師關注課堂、研究課堂、深耕課堂,在學校總體教學思路的引領下,韓馬小學構建了“本真”課堂教學體系,各教研組積極研究不同學科和課型的課堂思路,目前已形成12種不同課型的教學思路,覆蓋全學科、全領域。這也是韓馬小學對扎實推進“品質課堂”建設的響亮回答。
扎實推進校本教研建設
品質課堂建設催生了韓馬小學的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扎實開展很好地促進了教師成長,進而推動了學校的整體發展。在自主組織與管理、研究和解決新課程實施實際問題中,學校培養起一支業務精、素質高、樂奉獻、勇爭先的學者型、科研型教師隊伍。
與此同時,《2020年臨渭教育改革與發展十項行動》要求將品質課堂的建設列為學校專題研修的核心內容之一,對此,韓馬小學積極響應,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是“三個課堂”的實施。
韓馬小學堅持以質量立校,向“三個課堂”要質量,著力夯實第一課堂,延伸第二課堂,探索第三課堂,架起了課堂、課后、家校一體化的育人橋梁。
韓馬小學秉承“一切活動皆課程”的理念,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在潤物無聲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向善的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形成合力,真正讓學生在多元課程中培養興趣、陶冶情操。
無論是向40分鐘要質量的第一課堂,還是秉承“一切活動皆課程”的理念為學生多元興趣提供培養平臺的第二課堂,或是打破時空界限讓學生走入社會與自然融合的第三課堂,韓馬小學都有針對性地悉心制定了科學有效的課程計劃和監測機制。特別是以喜迎黨的二十大為契機,制定的一系列主題課程,更推動了黨建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引領創建品質課堂示范
韓馬小學深入落實渭南市教育部門《關于深入推進“三名+”建設工作的通知》,努力探索出了“互助共贏—交流聯動—有效整合—共同發展”的新型工作模式,逐步實現了共同體各學校的內涵發展、均衡發展、特色發展、優質發展。
韓馬小學“名校+”發展共同體由1個核心校、4個成員校組成。在區教育部門的引領下,核心校與各成員校主要從品質課堂建設、專題研修工作、教學教研引領、課題研究、好書共讀、聯盟互動等模塊入手,開展多層面的研修活動,逐步使優質資源實現共享。
在促進品質課堂建設工程方面,韓馬小學形成了聯片教研規范化、教學研討持續化、聯誼活動常態化、示范引領長期化、教學專題研討規范化、教育資源共享一體化、考核評價機制化等規范,推動了共同體各校課堂水平的提高及整體教學改革。
韓馬小學依托郭銳名師工作室和豐梅導師工作室積極開展送教活動,讓優秀教師引領在課堂、資深教師指導在課堂、青年教師成長在課堂,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學習效果提升。
三年的努力,韓馬小學被臨渭區教育部門授予“品質課堂建設首批標桿校”。韓馬小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新時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新任務,全面推進品質教育建設,為學生和教師的持續發展闖出了新路。這所具有百年底蘊的老校,也正因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與和美自然的理念,煥發著勃勃生機。
(郭銳 田渭琪)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