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信息技術讓語文課更有味道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7-06  閱讀:次   |
42.9K

  應當承認,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對改革教學理念與方法、提高課堂效率等功不可沒。那么,語文課本里,文質兼美的篇目,在技術的助力下,閱讀是否更到位,語文課的味道是否出來了?我一直在不斷思考。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搭船的鳥》一文,描寫了作者探親途中遇到的一只翠鳥。

  生活中這種鳥十分少見,學生對其極為陌生,美麗的外貌、優美的文字、美好的情懷,僅靠教師的講解,恐怕會將一篇美文弄得支離破碎,美感全無。

  人們通常用“鳳頭”來形容好的文章的開頭,同樣,語文課的導入也需巧妙設計。上課伊始,我使用AR相機中帶有3D虛擬功能的APP,再利用傳屏技術,在智慧黑板上展示了一只富有魔幻色彩的鸚鵡,只見它一會兒站立靜默,一會兒展翅飛翔。我問:“這是一只怎樣的鸚鵡?”“這是一只五彩斑斕的鸚鵡。”“這是一只展翅高飛的鸚鵡。”接著我趁熱打鐵:“有一位作家在一次探親之旅中,遇到一只比鸚鵡還要漂亮的鳥,他用生動的文字寫下來了,你們想不想去看看?”“想。”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學習熱情空前高漲,我感受到他們強烈的學習期待。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就是帶領學生感受翠鳥美麗的外形。課文的配圖中,不僅翠鳥非常小,而且采用寫意畫法,利用插圖感知外形之美顯然效果不佳。怎么辦?我想到了智慧大屏的蒙層功能。利用蒙層,我將翠鳥圖片隱藏起來,同時問道:“文章是怎樣描寫翠鳥的?”學生答:“它的羽毛是翠綠色的。”我就擦出翠綠的羽毛,再根據學生的回答慢慢擦出翅膀和嘴。就這樣,一只顏色鮮艷亮麗的翠鳥隨著擦拭動作慢慢呈現,視覺上有一種撥云見日的效果。從細節到整體畫面的呈現,也是學生發現美、感悟美的過程。借助可視化的支撐,再品文字,我明顯感覺到學生讀起來感受更深了。

  最后一個環節是引導學生感受翠鳥捕魚的力量美和速度美。翠鳥捕魚關鍵在“沖、飛、銜、站、吞”這5個動作。敏捷利落的動作,如果放視頻,僅僅幾秒就結束了,為了讓學生感知文字描寫的精準,我把視頻速度變慢,清晰展示了一系列連貫動作,再請學生上臺親自截取關鍵動作畫面,把每一個瞬間定格。“截屏誰不會啊!”開始,有學生掉以輕心,結果一上手,不是有些動作重復了,就是有些動作漏了。“老師,翠鳥捕魚又快又準,我們也要眼疾手快才跟得上呀!”我微微一笑,佩服學生的感受能力,而這樣的效果不正得益于“精準截屏”的技術操作嗎?

  回顧整節課:AR相機的導入讓語文課更有“趣味”;蒙層的使用讓語文課更有“人文味”;截屏的運用讓語文課更有“語文味”。巧用、善用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效整合,讓學生參與語言感悟,在認知與情感之間搭建起一座無形的橋,讓文字之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們的語文課才能越上越有味道。

  (作者魯益平系湖南省瀏陽市長郡瀏陽實驗學校)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