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陽城縣第一中學校 打造“卓越教育”品牌 助力“教育名城”創建
山西省陽城縣第一中學校(以下簡稱“陽城一中”)位于縣城東畔,碧水周環,依山而建,是一所辦學業績突出、文化底蘊深厚的省級示范高中。
學校始建于1952年9月,建校70年來,堅定踐行“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的校訓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共培養了約3.1萬名高中畢業生,向高等院校輸送了2.8萬余名優秀人才,有近4000名學生考入了知名院校。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山西省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被諸多知名院校授予“優質生源基地”稱號。
近年來,陽城一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五育融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辦三晉一流、全國知名學校”的辦學目標,聚焦“帶好隊伍、促進改革、提升質量、五育融合”,努力打造“卓越教育”品牌特色,優化教育教學模式。
打造“卓越黨建”品牌,筑牢高質量發展思想陣地
近年來,陽城一中堅持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以陽城縣教育部門“紅燭黨建”特色品牌為引領,打造“卓越黨建”品牌。聚焦“一引領四融合”,培根鑄魂展現新擔當,守正創新展現新作為。
1.強化思想引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升師生家國情懷,真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黨員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制度化,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真正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時代新人。上好思政課,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講好“四史”,幫助學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中華民族復興史教育,通過課本劇、音樂劇、演講、征文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師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氛圍。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格落實“一崗雙責”,時刻繃緊黨風廉政建設之“弦”,鍥而不舍糾“四風”樹新風,不斷優化政治生態和育人環境。
2.聚焦四項融合,夯實“卓越黨建”根基
“三支隊伍”促進黨建與德育工作融合。黨組織、各處室、各年級要求思政課教師、班主任、心理教師三支隊伍,加強思政課建設,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思政課教師專業水平,發揮思政課鑄魂育人主渠道作用。
鑄師魂、育師德,促進黨建與師德師風融合。陽城一中將2022年確定為作風建設年,“轉作風、強管理、抓落實、提質量”是要求更是目的。抓師德師風建設,要堅持師德第一評價標準,進一步加強教師理想信念、敬業奉獻、責任擔當教育。以黨建促進“四有”好老師發展,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師資隊伍。
“三個一起”促進黨建與依法治校融合。陽城一中始終堅持黨建與依法治校工作一起抓、黨課與法治教育一起講、黨建與法治陣地一起建。大力推進依法決策、民主議事、民主監督、民主治理工作機制,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黨組織要把牢正確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通過班會課、思政課等形式,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開好法治課堂、家庭教育課堂,廣泛開展青少年“學憲法,講憲法”系列活動。
“三個三”促進黨建與教育教學工作融合。抓好黨員教師、年級主任、學科組長、班主任等關鍵少數的工作,強化“三亮三比三評”促進隊伍建設,即:亮身份、亮承諾、亮成績,比技能、比作風、比貢獻,形成群眾評議、同伴互評、領導點評新型評價機制,抓關鍵少數帶整體進步。
聚焦立德樹人,繡出“五育融合”高質量發展之“花”
質量是錦,特色是花,錦上添花才能展示絢麗的畫卷。
1.深耕“卓越教育”品牌,打造新時代德育工作特色
學校政教處充分利用各種契機教育學生,認真梳理學校的德育工作,凝練德育思想,打造嶄新特色。在養成教育、勵志教育、感恩教育、法治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基礎上,重構了德育工作新思路,打造了德育工作新樣態,塑造了“卓越德育”新特色,創出了德育新品牌。
2.學史立志,崇德向善,培育有“中國心”的時代新人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足新時代,面對新征程,陽城一中堅持立德樹人,抓住“兩個陣地”,落實“兩個納入”,走好“五條路徑”。“兩個陣地”是指抓住德育課和青年黨團校兩個陣地;“兩個納入”是指納入日常教育教學,納入教材;“五條路徑”是指抓好課程學習,開展主題實踐教育,舉辦學史立志講座,抓住關鍵時間節點,用好校內媒體。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學校秉持用心用情做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工作,更以學史立志、崇德向善為抓手,譜寫了一篇立德樹人的大文章,把偉大建黨精神植入學生靈魂。
3.“五育融合”實踐路徑,構建全面發展育人體系
“五育”是一個彼此獨立又相互融合的復雜系統,只有各司其職、共進共生,才能真正實現“1+1>2”的“融合”效應。為此,陽城一中提出了構建五個體系、改變一個評價、構建全面發展育人體系的模式。堅持德育筑基,構建“思政課+紅色筑夢研學之旅”融合體系;堅持智育啟真,構建“國家課程+校本課程”融合體系;堅持體育健身,構建“體育心理健康課程+運動嘉年華”融合體系;堅持美育凝魂,構建“美育課程+藝術展演”融合體系;堅持勞動勵志,構建“勞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融合體系。改變原有的只重視智育的學生評價辦法,制定學生“五育融合”發展評價實施細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聚焦教學質量,織出高質量發展之“錦”
1.抓師德、鑄師魂,夯實高質量發展堅強基石
陽城一中依據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方案精神,以“三個標準”“多元評價”為指導思想重新修訂教師考核評價機制。“三個標準”是指貫徹師德第一評價標準、堅持質量核心評價標準、注重師能發展標準。努力摸索“多元評價”——師德評價實行“教師自評、同組互評、學生評價、家長評價、領導點評”五位一體評價模式。不斷推進四方面的工作:一是積極探索家長學生網絡評價,二是組織師德標兵評選活動,三是開展師德故事大家談,四是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大屏幕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營造人人爭先個個奮進的良好氛圍。
2.促進改革,釋放高質量發展第一動力
陽城一中不斷強化“以生為本”的現代教學理念,按照教育部門整體推進的學本教學,組織教師積極學習大膽實踐,把龔雄飛學本教學作為學校新時代教學改革的方向,逐步形成新的教學模式。
(1)“走出去”與“請進來”。派出教師學習課改先進校的課堂教學,邀請課改專家到校傳經送寶。
(2)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學校通過課堂改革克服教師滿堂灌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建立了適合學校特點的教學模式。
(3)落實“兩抓兩重兩促進”課堂理念。即:抓學習過程,抓知識基礎;重習慣養成,重學習態度;促進學生思維發展,促進學生能力提升。
(4)培塑一批課改先進典型。培塑了一批能引領課改推進、構建高效課堂的先進典型,并逐步培養成為學校名師。
70年的優秀辦學成績已匯入流金歲月,新征程的輝煌更需努力鑄就。堅信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堅強領導和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陽城一中一定會腳踏實地、踔厲奮發,為實現“辦三晉一流、全國知名學校”的辦學目標而努力拼搏、不懈奮斗!
(徐春斌)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