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發掘減負提質的三重育人價值

來源:河南高校資訊網 時間:2022-07-20  閱讀:次   |
42.9K

  推進“雙減”政策落地,要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在“雙減”政策發布一周年之際,不妨再深入思考:如何在新常態下滿足學生和家長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我認為,應繼續充分發揮學校作為教育主陣地的積極作用,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拓展課后服務空間,挖掘減負提質三重育人價值,讓學生回歸課堂、讓學習回歸校園、讓成長回歸生活。

  第一重:立德樹人,減掉焦慮回歸初心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單是為學生節省時間、減少家庭教育的支出,更重要的是為了保護學生健康成長、成人成才、全面發展的權利。這關系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來加以認識和考量。

  改善供給,突出學校教育的主體地位。作為育人主陣地,學校應把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厚植校園文化底色,聚焦育人模式轉變,開發校園各類環境、設施、硬件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校內學習課程與學習資源,建立起涵蓋課堂教學在內的多維立體的教育體系,通過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等方式,全面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強化管理,打造優秀的德育隊伍。把對教師的培養融入育人全過程,讓教師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開始,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引導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讓學生逐步養成獨立自主的生活態度和善于合作、勇于創新的良好品質。

  引導需求,理解“雙減”精神核心。要讓學生、教師、家長不斷深入認識和理解“雙減”精神,幫助學生獲得真正的全面發展。學校可以依托網絡云平臺,以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進行政策宣講,讓家長認識到教育短視化、功利化的危害,引導家長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長。

  第二重:啟智增慧,搭建師生發展平臺

  把握好課堂教學是實現“雙減”育人價值的核心,聚焦教學方式的改革,優化課堂生態,是實現學生減負增效的著力點。學校可以依托名校長工作室、名師工作室等舉行研修共同體教研、區域教研等活動,創新“為學而教”的課堂理念,提升教師專業自主意識和能力,使學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有效作業”是實現“雙減”背景下育人價值的重要支撐點。作業功能應不局限于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熟悉,而要挖掘深層學習的細節和高階思維方式,針對學困生與優等生差異,教師設計并安排相應的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的習題訓練,制定符合需求的適量作業。加強學科校本作業資源庫建設,以選編、改編和原創的方法豐富作業形式,全環節為學生開發設計“預習任務單”“課堂思維地圖”“1+X式閱讀拓展作業”等,輔助教師深度教學,助推學生自主學習,讓作業成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成長伙伴。

  內外協同,合理銜接作業任務與學業質量考核。作業是育人體系的一個環節,是知識加工的過程,而評價是育人的終點。除了智育的評價,學校應增加德、體、美、勞的評價分量,充分落實形成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建立“日日清單式記錄、周周督查反饋、月月跟進表揚”等評價機制,通過豐富、多元的學習方式和評價體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意義,甘之如飴地承擔學習的任務。

  第三重:實踐潤心,推動教育生態重構

  減下的時間,必須真正還給學生。當下,多地實行的“實踐課堂”以其獨特優勢成為課后服務的生長點,致力于提升學生勞動品質、藝術修養、體質健康,推動教育生態的重構。

  實踐活動的設計要有趣、有味,加強合作精神的培養,同時將活動情境化,注重真實的過程性體驗。學校應整體關注校本教材的研究,可以開發包含生物、科技、藝術、體育四大板塊,涵蓋多個社團的特色校本課程,為“實踐課堂”打上專屬的底色。

  項目化是“實踐課堂”的獨特之處。為了能夠在一個完整的框架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可以設計一日“項目式”課后服務活動清單,包括勞動體驗課、閱讀交流會、書法、美術、體育等相關校本實踐課程。比如,可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到課后服務藝術實踐中,挖掘、傳承和創新人文精神,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引領。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學校教育的價值追求是培養人、成全人。在“雙減”背景下,學校應致力于探索多元化的教育路徑,深入挖掘減負提質三重育人價值,立德樹人,啟智增慧,實踐潤心,為學生提升核心素養探索出新的“打開方式”,喚醒學生自我發展的內驅力,培養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讓教育回歸初心。

  (作者夏強系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四十四中學黨委書記、校長)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