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堅持和諧發展 追尋美好未來 ——北京師范大學臺州實驗學校實踐“和美”教育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7-20  閱讀:次   |
42.9K

  “和”是寶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也是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

  北京師范大學臺州實驗學校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傳承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集團“人·愛·創新”的教育價值觀,堅持“五色土養正育美,七彩路行穩致遠”的核心理念,秉持“和善至美,卓爾不群”的校訓,堅持黨建引領,開展戲劇教育,落實“雙減”政策,讓每一名學生都擁有更多的可能性,辦貫穿學生一生的教育。

  “和美”黨建,引領前行

  臺州是一座山海水城,也是“和合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孕育著獨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北京師范大學臺州實驗學校將“和美”融入學校黨建體系,專注以“黨建紅”引領“教育藍”品牌建設,打造了以“和美紅韻”黨建推進紅藍共“美”、追求共“美”、成長共“美”、家校共“美”、和諧共“美”的“五和五美”教育品牌。

  在總體布局上,學校圍繞黨建融入校園文化的理念,打造紅藍共“美”的“和”文化,將黨史知識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建設和教育教學,融入黨建、團建、隊建,從校園環境、課程和活動等多個方面出發,促進“和”文化滲透校園。

  校園里處處可見紅色精神的標志:學校正大門廣場上建有高1.8米、寬5.3米的立體黨徽雕塑,主道路兩側的建筑上各有三面巨幅國旗和黨旗,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道旗立在道路兩側;學校精心打造黨史長廊,用圖文形式展現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和五四精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還在墻壁上繪制了黃巖黨史地圖;教學樓墻面鐫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醒目的大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紅色種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紅色基因與革命薪火代代傳承,這就是學校著力打造的“和”文化校園氛圍。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學校注重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將紅色傳承融入師生日常,打造追求共“美”、成長共“美”的教育體系。學校倡導“教師將黨的理論融入教學,提升黨務能力;學生將黨的精神融入學習,增強黨性修養”和“教師引領宣傳,通向社區;學生影響家庭,通向社會”的“雙融雙通”理念,組織黨員教師走進紅色基地平田桐樹坑革命紀念館、大陳島等,以曙光初照、星火燎原、共赴國難、革命到底、砥礪前行、偉大復興6個篇章為軸,實地錄制黨史微課和精神微課,并通過“學習強國爭先賽”“黨史宣講團”“黨員是一面旗幟”等主題活動推行可視化、沉浸式、互動式學習,突出黨史學習教育的時代感和代入感。

  學校通過一月一主題、一月一活動等方式將紅色基因注入學生血液,如3月以“中國精神,我來傳承”為主題,組織學生進教室、進社區進行精神宣講,尋找身邊的雷鋒等活動;5月以“我心向黨,筑夢遠航”為主題,開展“紅五月”合唱節、“邁好青春第一步”、入隊儀式等活動,發動黨員教師與團員、少先隊員積極參與其中,激發全體師生的主人翁意識,實現師生持續學習、共同成長。

  課堂之外,學校注重與家庭及社區的和諧統一,打造家校共“美”、和諧共“美”的家校社“三位一體”結構。學校不僅設計了包括通用性課程、針對性課程、家長親子實踐課程在內共36個主題的“和美家長學校”課程,而且精心籌劃開展黨員教師志愿服務活動——“周五有約”。“周五有約”活動以線上預約、線下約談的形式進行,每期一個主題,每期由兩名黨員志愿者與家長結對溝通,了解家長困惑、解答家長疑難,促進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同時,學校還與鄰近社區結對互助,聯合組織志愿服務。多次開展“雙減”、黨史學習教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主題宣講活動及社區送對聯、慰問、環境清潔等,在讓周邊群眾學知識、得實惠的同時,也開拓了學生視野。

  北京師范大學臺州實驗學校堅守初心,砥礪前行,將學校黨建工作與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相融合。用“黨建紅”引領“教育藍”,開展“五和五美”教育,有效促進黨史學習教育特色化和黨建活動規范化,實現黨建和教育事業的共同發展,以“和美”黨建促學校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和美”戲劇,助力發展

  除了以“和美”黨建引領學子前進,學校還打造了“和美”戲劇教育體系,助力學子發展。本著“教育遇見美好”的辦學理念,遵循“讓學生成長在活動中”的原則,堅持“美育育人”導向,融入STEAM課程理念,學校對戲劇課程進行自主開發建設。將學習融入舞臺,在聚光燈下孕育“和美”少年。

  學校將打造的戲劇特色課程品牌命名為“MEET課程”,踐行“教育遇見美好”理念,追求實現“遇萬物,見生長”的育人目標。“MEET”指的是遇見(Meet)、探究(Explore)、體驗(Experience)、思考(Think)4種學習方式。戲劇教育將這4種學習方式完美融合,讓學生遇見戲劇,遇見更好的自己;探究戲劇,探究背后的知識;體驗戲劇,鍛煉自己的能力;思考戲劇,收獲人生的感悟。

  對北京師范大學臺州實驗學校來說,戲劇課程不僅是一門特色拓展性課程,更是學校的一個文化符號和一種重要育人手段。學校的時間與空間都鮮明地烙下了戲劇的痕跡。

  在縱向上,從幼兒園的繪本劇啟蒙課到小學、初中的精品課程研發及戲劇拓展課程開設,由淺入深,由簡至繁,形成十二年一貫的體系,學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貫穿學生一生的教育”。

  在橫向上,學校以戲劇中心組織為基點,面向學校、學生、各學科教師全方位輻射,真正實現了“隨處見戲劇、人人懂戲劇”的全員戲劇格局,而且,這種輻射并未止步于校園,每一名學生都像一粒蒲公英種子,在各地生根發芽,傳播戲劇文化。學校校本課程“走近話劇”被評為臺州市精品課程,產生了一定影響力。

  目前學校已經演繹了數個頗具影響力的劇目,從經典戲劇《商鞅》《茶館》到原創紅色革命劇《飄揚的紅領巾》《信念》,從融合地方文化的《海島上的豐碑》《和合》到課本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及童心飛揚的《冰雪奇緣》《牛?倓訂T》等劇,每一場演出都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與好評,還曾榮獲黃巖區藝術節戲劇類金獎和浙江省課本劇比賽金獎。

  收獲累累碩果的同時,學校從未忘記戲劇的作用是教育。學校的戲劇教育從課本出發,發光于舞臺,滋潤心靈,滲透學生學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課本到舞臺,學校踐行“戲劇+教育”的新型育人模式,構建了戲劇特色課程。學生學習感悟《商鞅》中的抗爭精神、《海島上的豐碑》中的墾荒精神;無論是《和合》體現的山海文化,還是《信念》傳達的愛國熱忱,都和學生再無隔閡。

  學校的戲劇教育還在不斷探索中。基于戲劇課程的開發、實踐和拓展,學校戲劇中心又進行了微電影的初步探索,用分鏡頭劇本的形式創編了校園清廉劇《禮物》并完成拍攝,在黃巖區“清風漾校園”清廉學校主題教育活動中,榮獲清廉微視頻評比一等獎。

  學校不斷探索戲劇與學習的“和美”之道,讓學生在學習中理解戲劇情感、在戲劇中加深學習感悟,二者和諧平衡,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和美”“雙減”,面向未來

  黨建引領,戲劇育人,在育人成才的考驗中,北京師范大學臺州實驗學校交出了出色的答卷,然而并未止步于此。國家“雙減”政策出臺后,學校積極改革,跑在“雙減”一線,用“和美”理念平衡學生的個性與發展。

  學校關注教育“點、線、面”,筑起“雙減”立體網。首先,從作業這一“點”入手,以統籌作業時間、強化作業設計、規范作業布置、落實作業輔導、細化作業批改等措施,實現作業提質增效,確保減負不減質,同時實施作業公示制度,并每周檢查反饋。其次,課后作業的減少,讓學生獲得了更多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诖耍瑢W校著重關注學生課后時間這條“線”,實行“5+1+X”課后服務模式,根據學生需求找“靶心”,提供菜單式課后服務項目和內容,供學生自由選擇,開設戲劇等各式各樣的特色課程,讓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更有意義。再其次,學校在課堂“面”上聚力,以強化集體備課教研管理,實施分層走班教學,推行行政班和教學班雙軌管理制度,推進STEM、項目化學習進課堂,智慧紙筆精準輔助教學等措施深耕課堂,向課堂要效率。學生在學業中保留特長,在特長指導下發展學業,找到學業與特長和諧之道,展現個性之美。

  黨建引領,“五育”筑基,“雙減”面向未來。北京師范大學臺州實驗學校以“和美”文化孕育“和美”少年,用和諧的步調跳出優美的舞蹈。

  (北京師范大學臺州實驗學校執行校長王進)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