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天津打造“小學先行、兩輪驅動、雙向奔赴、三方共育”幼小銜接模式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8-01  閱讀:次   |
42.9K

  天津打造“小學先行、兩輪驅動、雙向奔赴、三方共育”幼小銜接模式

  小學接一站 幼兒園送一程

  ■聚焦幼小科學銜接

  天津市河西區第二十四幼兒園幼兒家長姜女士,曾產生過很多家長都有的困惑——是否要在大班提前學習小學知識?但隨著幼兒園開展線上講座、家長研討會等活動,同時看到女兒的成長與變化,她漸漸認識到,幼小銜接絕不僅是知識的銜接,也是意志品質、學習能力等更重要內容的銜接,“女兒養成的堅強、獨立等美好品格,將受用一生”。今年暑假后,女兒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姜女士對她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雙減”背景下,全社會對幼小銜接提出了新的要求。天津市把幼小銜接作為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抓手,從2015年起持續7年推進幼小銜接。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逐步形成“小學先行、兩輪驅動、雙向奔赴、三方共育”的幼小銜接“天津模式”,幫助兒童實現平穩過渡。

  幼兒園:

  “游戲化”為幼兒入學做準備

  明媚的陽光里,靜海區模范幼兒園的孩子們正在開心地玩木梯游戲:他們勇敢地爬上近兩米高的五節雙梯,不斷調整身體角度以便夠到空中的彩旗……游戲結束后,孩子們主動收納游戲材料,滿場的積木、梯子很快就被收拾整齊。

  近年來,天津市各級各類幼兒園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用“游戲化”去“小學化”,把入學準備教育目標和內容要求融入游戲活動與一日生活,在游戲和活動中提升幼兒能力,幫助幼兒做好身心各方面準備。

  作為教育部安吉游戲試點園,靜海區模范幼兒園大膽嘗試將幼小銜接工作融入自主游戲,通過實踐安吉游戲的自主精神助力幼兒入學準備。譬如在輪胎游戲中,幼兒從走一個輪胎到挑戰多種玩法,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從一個人玩到多人合作玩,交往能力也大大提升。

  孩子們出色的表現時常讓老師們驚嘆不已:玩木梯游戲,他們自己總結出取雙梯時如何避免夾手;做方箱游戲,他們懂得了如何避免撞到別人;借鑒這些方法,他們又聯想到了生活中的安全隱患,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是在游戲中學習和發展的。從室內游戲到戶外游戲,在教師充分放手、持續觀察、適當介入與回應的基礎上,幼兒能逐漸養成好問、善思、專注、堅持等終身受益的學習品質。這些品質將在不遠的將來幫助他們迅速適應小學生活。”靜海區模范幼兒園園長李天云說。

  不僅僅是游戲活動,各幼兒園還積極探索將幼小銜接內容融入幼兒一日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南開區南一雙峰幼兒園開展豐富的手工操作活動,鍛煉幼兒耐力和動作準確性,為兒童前書寫能力培養奠定基礎;東麗區第一幼兒園開展“自主取餐,快樂用餐”活動,培養兒童良好的進餐習慣和衛生習慣。

  小學:

  實現與幼兒園的“雙向奔赴”

  “小學生每天在教室里都做些什么呢?”不久前,天津市和平區第八幼兒園舉辦了一場主題為“云上來了一名小學生”的線上活動,大班幼兒在與和平區萬全小學學生的一問一答中,激發起對小學生活的美好向往。

  據天津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小學先行、雙向奔赴是天津市幼小銜接工作的特色。小學先行即小學實踐在先,從源頭上破解難題。天津在全市小學實施一年級新生入學適應教育,幫助孩子逐漸過渡、順利銜接。小學慢下來等孩子,從源頭上緩解家長的焦慮。

  雙向奔赴即幼兒園和小學共同做好雙向銜接。在幼兒園實施入學準備教育的同時,全市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減緩教學進度。幼兒園和小學組建學習共同體,建立聯動協作、互相銜接的工作機制。園校間有機融合,通過資源共享、師資共訓、活動共建等多種方式,順利實現幼小銜接教育目標。

  經過幾年的探索,如今,天津市的小學全部參與到幼小銜接工作中,并不斷開拓出嶄新的工作方法。

  以和平區第八幼兒園和萬全小學為例,雙方堅持以兒童的興趣、問題為活動設計的出發點和生長點,合作實踐了近百個教育活動。幼兒園借助“值日生”“晚間生活計劃”等活動,提高兒童自我服務能力,鼓勵兒童合理安排離園后的生活。小學則接續幼兒園要求,鼓勵學生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體驗為他人服務的快樂。雙方還牽手共創“入學成長”系列欄目,每天在公眾號上推送一篇身心準備指導案例,形成有溫度的共育環境。

  寶坻區銀練路幼兒園則瞄準“大班暑假”這個容易被忽略的“空當期”,邀請小學教師協同助力。小幼同向對幼兒入學準備情況進行評價,聚焦每次互動中幼兒的表現,依托“暑期生活日記”等過程性資料,分析、審視兒童發展情況,為后期“入學適應”儲備真實經驗。

  與此同時,天津市還發揮“兩輪驅動”的優勢,由行政部門政策推進、教研部門專業護航,兩部門協同施策。市教委把好“方向盤”,制定幼小銜接系列政策,統籌教育資源齊發力;教研部門推動建立幼小學段互通、內容融合的聯合教研機制,加強專業指導,及時解決實踐難題。雙方同心協力,確保幼小銜接之路越走越順。

  三方共育:

  家長成為幼小銜接參與者

  劉女士的兒子就讀于河東區鳳凰幼兒園,暑假過后就要升入大班了。她也曾產生過“讓孩子提前學習寫字、計算”的念頭,但參加了幼兒園近期組織的幼小銜接主題家長會后,她徹底打消了這樣的想法。

  這次家長會上,幼兒園為家長細致介紹了“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么”,也提示了家長幼小銜接不當會對孩子身心成長帶來什么問題。同時,家長了解到,幼兒園將在大班開展“整理我的玩具”“感受十分鐘”等活動,為孩子們的小學生活打好基礎。而幼兒園對孩子們的數概念、認識時間、閱讀圖畫書、說完整句子等能力的培養,則進一步打消了家長認為“幼兒園就是玩兒”的顧慮。

  天津幼小銜接模式中,三方共育是重頭戲,指的是幼兒園、小學建立有效的家園(校)協同溝通機制,引導家長成為幼小銜接工作的支持者和參與者,共奏“協作曲”。

  為此,市教委編印了《天津市科學開展幼小銜接工作指導手冊》及家庭篇單行本,各區通過家長學校、微課短視頻等方式,引領家長樹立科學理念、掌握具體方法,形成教育合力。三方同頻共振,確保幼小銜接之路走得長遠。

  今年因疫情反復暫停入園期間,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互動也從未停止。居家期間,各幼兒園以專業的引領、科學的指導引導家長認同并踐行“幼小銜接,家長在家也能做”。

  天津市實驗幼兒園指導家長與孩子一起制訂“一日生活計劃”,鼓勵年輕家長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有規律地飲食起居;為家長提供適宜的圖畫書書單,讓孩子保持對閱讀的興趣;開展“十分鐘勞動大比拼”“家庭整理大賽”等游戲活動,幫孩子解鎖生活技能。

  河西區第二十四幼兒園通過微信公眾號為家長推送19個區級游戲視頻和園級幼小銜接游戲資源,家長在與孩子一起玩游戲時,也成了幼小銜接同盟軍。幼兒園還通過線上講解、家長研討會,讓家長了解幼小銜接的最新政策。“參加完研討,再回想以前我的做法,真是違背了學習規律,因小失大!”一名家長說。

  幼小銜接,天津一直在行動。“未來,我們將繼續大力推進幼小科學銜接工作,幼兒園抓好保教質量,做好入學準備教育,小學向下銜接,做好入學適應教育,與家長形成教育合力,切實為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天津市教委一級巡視員孫惠玲說。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