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第一小學 繪“雙減”教育藍圖 促減負不減質
為全面貫徹落實“雙減”政策,進一步激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校育人水平,江蘇省東臺市第一小學本著“減負不減質”的原則,主動作為,積極行動,扎實有效地開展一系列工作,推動“雙減”工作落實落細、走深走實。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雙減課堂”
在落實“雙減”政策的同時,學校著力做好師資保障,多措并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現師德、師能雙提升。學校通過加強黨建工作,組織開展“510”廉政警示教育活動,通過觀看廉潔案例視頻、學習廉政黨課,強化規矩意識,營造清正廉潔的育人環境。學校常態化開展各類教師讀書、撰寫教育敘事活動,促進教師反觀自身的教育教學,共同成長。此外,學校施行校區“月視導”制,通過隨堂聽課、檢查備課等途徑,對校區各年級各學科教學工作進行全面視導,對課堂教學進行有針對性的診斷,對學科教學教研情況進行精準把脈,共促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課堂教學方面,為夯實育人基礎,上好思政課,學校組織相關教師開展專題培訓活動。學校加大培訓力度,日常教研活動以新課標為研究重點,組織教師參加新課標方面的專題講座;面向青年教師開放綜合實踐活動課,讓教師在學習與探討中加深理解和認識,促進共同提高。
呵護心理健康,家校合力共同育人
學校重視師生心理健康,加強疏導。為教育學生積極調整心態,勇于面對疫情,學校面向學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借不確定世界鍛造追夢翅膀》;面向班主任,學校開設心理輔導培訓微課“再見吧,焦慮君”,為班主任的情緒管理提供了途徑。學校還向全體家長發出倡議書,號召家長關注孩子的情緒;開展班主任經驗交流會,推動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工作邁上新臺階。
此外,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大力開展“大走訪”活動,提前擬定家訪流程,制訂家訪計劃,通過教師入戶家訪的方式,把幫助和指導送到每名家長和學生身邊,使家長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和學校攜手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同時,教師及時分析總結家訪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解決辦法,以便日后更好地開展教學。
推進作業評價改革,豐富課后社團活動
為落實“雙減”政策,學校加大作業管理力度,不斷提升規范學校作業管理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各類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研判、通報各年級組“雙減”工作的推進情況,將“雙減”工作納入各年級組綜合評價范圍,作為學校常態化督導內容。學校還積極修訂優化作業內容,確保“減量保質”。此外,為切實落實評價改革,學校教導處設立“教學評價創新獎”,鼓勵教師積極思考,獻計獻策,改變以往評價單一、封閉的特點,實現評價的多元、開放,促進學生更加健康、和諧、全面地發展。
為進一步拓寬課后服務渠道,學校大力豐富社團類別,現有足球、籃球、排球、民樂、合唱、兒童畫、國畫、舞蹈、主持、編程、象棋、京劇等30多個校級社團。在社團,學生們獲得了豐富的課外知識,訓練了多種才藝,擁有了愉悅輕松的身心體驗。現階段,學校社團建設已取得一定成效,編程社團獲得鹽城市青少年創意編程大賽一等獎,指導教師獲得“優秀指導老師”稱號;文學社采取校區間巡回授課制,各校區同步舉行文學專題授課活動,開設專題文學講座,為學生的深度閱讀和創意寫作導航。
搭建展示平臺,個性化活動顯風采
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元宵節,組織學生制花燈、猜燈謎、做元宵、踩高蹺、誦詩詞,感受傳統佳節的獨有魅力;清明節,組織學生講英烈故事、誦紅色經典、繪手抄報、參與網上憑吊革命先烈活動。2022年5月以來,集團各校區先后隆重組織三年級十歲成長儀式、幼小銜接活動、一年級新生入隊儀式等,給學生的校園生活增添了別樣的快樂。
為充分展示師生的個性化風采,學校以校園微信公眾號為第一平臺。“教育敘事選登”“拂曉新星”“專題習作選登”“好書薦讀”“我為一小代言”等主題欄目對外展示師生風采,較之從前單一化的新聞報道,校園微信公眾號承載的內容更廣泛、意義更豐滿,更貼心地關注到每一名師生個體,成為師生發揮能力、展現風采的舞臺,以百花齊放之勢,彰顯“雙減”背景下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實效。
星光不問趕路人。未來,全體東臺市第一小學師生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更昂揚的斗志、更務實的作風,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守真求卓,砥礪奮進,擘畫東臺市第一小學育人的美好藍圖,努力譜寫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劉世芹)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