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希文小學創建范公文化學校 塑造學生優秀品格
如何發揮文化育人功能,為學生健康成長培根鑄魂?江蘇省鹽城市希文小學傳承范公精神,弘揚范公文化,創設學范平臺,開展學范活動,在豐盈的范公文化浸潤下塑造學生自主、自信、自強的優秀品格。
鹽城市希文小學創辦于2020年8月,因紀念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字希文)而得名,東臨古老的范公堤,西傍美麗的串場河,占地面積72畝,總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建有10軌60個教室,有創客、無人機、科學探究等30多個功能教室。目前有省特級教師一名,市、區級骨干教師占40%,有一個市領航名師工作室、兩個區名師工作室。
自建校以來,學校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架構范公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理念體系,創設范公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動平臺,構建范公文化特色的實踐課程,推進“自主·自信·自強:范公文化背景下的學生品格塑造”市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讓“范公精神”成為全校師生學習生活的關鍵詞。
傳承中華文脈
品鑒范公文化精髓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根基。
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官清正廉潔,生活極其儉樸,深受民眾愛戴。他一生以經世、濟民、治國為目標而奮斗,體現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和崇高理想,這是范仲淹留給后世極大的精神財富。學校把“傳承范公精神,弘揚范公文化”作為校園文化,以“先憂后樂、明德力行”為校訓,以“勸學育才,經實并重”為辦學理念,以行思教育為教育主張,形成“守正立新篤行致遠”的校風、“希賢思齊文正博學”的教風、“勤學好問慎思明辨”的學風,努力讓每名學生都擁有幸福童年和美好未來。
優化校園環境
開發范公文化資源
學校將建設范公文化陣地納入校園建設總體規劃,可見的物質文化形態和可感不可見的非物質文化形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力爭讓每一塊墻壁都說話,讓每一種因子都具有教育力量。
第一,匠心營造文化氛圍。把辦公樓命名為文正樓,教學樓分別命名為勸學樓、立學樓、博學樓,綜合樓命名為育才樓,以此景仰范仲淹“勸學育才”“立學興教”的情懷。在傳承范公精神、弘揚范公文化的同時,學校也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校整體構思、精心策劃,搭建了“人民至上”“中華文化”“成語典故”等三大文化主題板塊,全方位展示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神奇魅力,傳遞了積極的文化導向,引領學生獲得精神的熏陶、文化的滋養。這些點點滴滴、隨處可見的文化元素,讓范公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第二,精心設計故事長廊。廣泛收集、反復求證、精心凝練范仲淹系列故事,為了能夠更好地將范公故事展示給學生,教師們斟詞酌句,一遍一遍地翻譯、求證、推敲,把原來的文言文語言轉變成學生容易理解的故事,形成了劃粥斷齏、教子助人、為官清廉、捍海筑堤等24個故事,全面展現了范仲淹刻苦讀書、憂國愛民、一心為公的家國情懷。
第三,名家定制范仲淹塑像。學校立德廣場上的范公塑像,是校園里的一座精神堡壘。每逢入學禮、成長禮、畢業禮等重大活動都會在塑像前舉行敬謁儀式,師生以此作為自主立人、自信修身、自強修業的信仰基座。
第四,興建后樂亭、范仲淹文化館。在校園一隅,緊靠范公堤舊址的內側,興建了六角重檐、古色古香、造型精美的“后樂亭”,亭高989厘米,以此紀念范仲淹誕辰公元989年。后樂亭柱聯“少年志正拿云,培基辨秩;百里堤曾捍海,耀古爍今”,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弘揚和繼承圣賢之風;“校以公名,沾一派串場好景;地雖桑海,幸千年矜式高風”,這片土地雖曾歷經滄海桑田之變,但千百年來范仲淹的光輝形象、憂樂情懷、高貴品質深深根植在人們心中;范仲淹文化館與后樂亭遙相呼應,從一世之師、澤被鹽城、八廉人生、憂樂天下和高山仰止五個部分集中展示了范文正公恢弘的政治抱負和博大的胸襟氣魄,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豐沃的精神滋養,讓范仲淹的思想光輝和勤廉精神潤澤校園里的莘莘學子。適度的對外開放,得以讓社會各界人士獲取范公偉大情懷的教育和啟迪。
創設學范平臺
傳承范公“三自”精神
學校創設了文正書苑、希文講堂、范仲淹文化少兒研究所和“范仲淹文化活動周”四個學范文化平臺。
文正書苑重在讀寫,教師們帶領學生讀范公的書、誦范公的文、講范公的事、立范公的志,在豐盈的范公思想文化浸潤中,塑造品格、提升素養;希文講堂重在講演,通過師生、專家學者講演的方式,進一步傳播范仲淹憂樂思想;范仲淹文化少兒研究所重在尋訪研學,實踐研究,開辟學習范公精神、弘揚范公文化、交流范公文化的新途徑;“范仲淹文化活動周”重在展示,通過情境演范、詩歌頌范、實踐學范的方式弘揚先賢遺風。這四個平臺動靜結合、張弛有度,是學生傳承范公精神的實踐舞臺。
豐富學范實踐
打造范公課程品牌
在深入挖掘范公思想文化的同時,學校不斷建構成長、體驗、實踐相結合的學范實踐活動,打造出“傳承范公精神”的學校課程特色品牌。
一是經典誦讀。組織各班開展“每周一詩”誦讀活動,將禮儀文化、國學知識、藝術素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時時感知范公精神。以文正書苑為平臺,指導學生品讀范公名言、詩詞,進行優秀詩文的書寫比賽、閱讀寫作,多形式展示交流范公文化。范仲淹的經典名篇《岳陽樓記》,全校學生人人能誦、個個會唱。在鹽南高新區首屆范仲淹文化活動周上,全校學生展示了千人誦讀《岳陽樓記》,贏得廣泛好評;在2022年鹽城沿海文化藝術周系列活動中,學校作為鹽城市“弘揚傳統文化傳承范公品格”主題文化活動協辦單位,百名學生展示了誦唱《岳陽樓記》,受到一致好評。
二是故事講演。以“講范公故事,學范公精神”為主題的故事講演活動已成功舉行了兩屆,在進行范公故事講演、情景劇表演的同時,把范公故事錄制成系列視頻,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連續推送,刻制成光盤發放,線上、線下同步傳播,擴大了宣傳面,增強了范公文化的宣傳力度,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學生自主排練、主演的情景舞臺劇《捍海筑堤》已演出四場次,折射了范公“先憂后樂”的家國情懷,展示了范仲淹以智慧人格澆筑的不避難、不逃責的精神長堤。這一系列的活動,知行合一、學思并行,為學生感悟范公精神內涵、學習先賢品質、培塑優秀品格打下堅實根基,并將傳承范公精神的課程不斷向縱深推進。
三是研學實踐。組織師生開展“尋訪范仲淹足跡”研學之旅,重走家鄉范公堤,走進天平山范仲淹紀念館、范仲淹史跡陳列館、商丘市應天書院、湖南岳陽樓等學范基地,感受范公胸懷天下的“憂樂”精神,沐浴先賢的育人遺風。邀請歷史學者給學生講“范仲淹與范公堤”的故事,邀請中國音樂家協會竹笛學會鹽城分會工作人員為學生作鹽城八景之“范堤煙雨”音畫講座,引導學生進一步發揚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不斷提升社會責任感,塑造有責任、有擔當、有情懷的品質。
四是敬謁儀式。在一年級入學禮、入隊禮,三年級十歲成長禮,六年級畢業禮,范公誕辰紀念日等具有特殊意義的時間節點,舉行“拜謁范公”儀式。在儀式上,全體學生齊誦:學范公,勤學苦讀,少年立志;敬范公,清正廉潔,孝親敬長;頌范公,憂國愛民,心懷天下。正衣冠,行古禮,既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范公特色,又加強了儀式教育,敬謁儀式被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建立多元評價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評價驅動,創新未來,學校積極探索多元的評價方式,將學生在傳承范公文化精神活動中的自主管理、自信提升、自強發展等素養表現,對照“行為與準則、習慣與能力、創新與實踐”三個板塊,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家長評、教師評等方式,進行多維評價,給表現突出的學生發放希文榜樣徽章予以表彰,鼓勵學生看到自我進步,見證自我成功,促進學生將“先憂后樂”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先進的榜樣激勵人,豐富的體驗充實人,綜合的評價完善人,一筆一畫“立”就人,“希文榜樣徽章”已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一種動力,更進一步促進學生優秀品格的全面塑造和終身發展。
立足新時代,希文小學積極探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工作思路,加強教師培訓,不斷提高開發范公文化資源的能力,提升教師策劃學范活動、組織實踐的能力,繼續提煉范公精神、凝練范公文化、打造學校的精神文化。今后,全體希文人將牢記教育初心,眾志成城,開拓創新,為全面塑造學生優秀品格,打造質量上乘、個性鮮明、特色亮麗、內涵豐富的品牌學校而不懈努力。
(林玉平)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