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坊城街道前寧小學 讓初心薪火相傳 把使命勇擔在肩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四史”教育是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歷史觀的必修課。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坊城街道前寧小學先后開展“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進校園”宣講活動、抗疫報展活動以及“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江山就是人民”系列學黨史宣講活動。
學校舉行的系列活動得到了坊子區各級領導的支持,并被山東教育電視臺、山東教育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工作措施與成效
學校從思政課著手,開展形式多樣的“四史”教育,把黨的歷史知識、英雄人物事跡等融入到課堂中。同時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組織廣大青少年學史明理。
一、抓好課堂主陣地,爭當匠心教師,打造匠心課程
學校從“四史”課程、教師培養、學生活動等多個方面全方位開展“四史”教育。在思政課建設中,學校突出教師、教材、教法三項改革重點,通過一帶多,依托黨員教師,以前鋒帶動全員,興起了學習“四史”的熱潮;再以教師帶動學生,形成了比幫趕超的良好氛圍。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充實學生頭腦,提高學生思想境界。
二、“四史”教育請進門,打開學習大門,厚植愛國情懷
為了豐富“四史”教育內容,幫助學生更直觀、生動、全面地了解紅色基因,鼓勵學生從中汲取強大力量,激發愛國熱情,學校邀請區關工委、勞模等進校開展專題教育。
(一)“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進校園”活動
為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的示范引領正能量作用,前寧小學開展“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進校園”活動。通過交流活動,進一步教育和引導廣大師生學習勞模“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優良作風,讓學校師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二)坊子區關工委在前寧小學舉辦抗疫報展
為了讓廣大學生了解全國上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所做的工作,感受祖國綜合實力的強大、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增強少先隊員的光榮感與使命感,坊子區關工委在前寧小學舉辦了一次抗疫報展活動。
(三)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
學黨史愛國主題教育活動
坊子區關工委領導來校對少先隊員進行學黨史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少先隊員通過觀看黨史圖片和郵票展、講解黨史故事等,使全體學生從小樹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
(四)江山與人民——坊子區關工委走進前寧小學開展黨史宣講活動
坊子區關工委領導走進前寧小學開展黨史宣講活動。此次宣講活動,進一步推動前寧小學的黨史學習教育走進課堂、走進家庭,入心入腦,讓紅色教育為學校全體師生的人生指引前進的方向。
三、育英才揚特色,走出去拓視野,在實踐中學習
學校從自身特色出發,結合特色文化,挖掘學校歷史資源。前寧小學建立了校史館,將坊子文化、村居文化、炭礦文化等移入學校,引領學生深入探究,讓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
近年來,前寧小學組織的紅色研學已經形成體系,將“四史”學習和紅色研學相結合。坊子區“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啟動儀式于2018年在學校舉行,坊子區“向英雄致敬”首發式活動于2019年在學校舉行。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學校組織部分師生到濟南開展為期兩天的紅色研學實踐活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開展網上研學活動。除此之外,紅色記憶博物館、坊茨小鎮、炭礦博物館都留下了學生參觀的足跡。
啟示與思考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因此,學校借助系列宣講活動,旨在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首先,黨史的傳承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需要從理論出發,聯系實際,知行合一。通過紅色教育系列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四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良傳統,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奮圖強。
其次,應不斷豐富認識,把“四史”教育融入到時代的潮流中。如致敬勞模、禮贊勞動,就要學習他們愛崗奉獻、創新引領的職業操守,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成為時代的主旋律。
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勇擔在肩。學校將會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積極引導學生懂得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不忘初心,砥礪奮斗,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辛冰 陳琳 劉雪云 劉恩峰)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