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連市第十三中學 “五育并舉”德育為先 推動學校內涵發展
遼寧省大連市第十三中學以“夯實基礎,突出特色,多元發展”為辦學理念,建構起了“五育融通、創育引領”的素質教育體系,德育為先,把“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主題教育為載體,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注重學生體驗和主體實踐,為學生終身發展負責”作為德育特色,推動學校內涵發展。
以德育課程
浸潤學生成長
大連市第十三中學多年來致力于打造德育“大生態”,在歷史的轉型變革期不忘初心、砥礪求索,在黨建引領下,發展原有“六度齊修”德育模式(“曉之以理”的思想熏陶、“行之以規”的觀念滲透、“動之以情”的情感濡染、“授之以漁”的自我發展、“學之以據”的習慣培養、“導之以行”的特長引領),深挖德育內涵,打造以“廣度”“深度”“厚度”“力度”“亮度”“精度”六個角度為緯線的立體化德育模式。將“五育融通”作為“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理念的具體實踐,學校以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課程作為“五育融通”的契合點,積極搭建多樣平臺,融合“立德、啟智、培能、促美、健體、養心”的目標,實現學生的多元化發展,突出學生“自主、自治、自立、自理”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自主管理,適應社會發展形勢,自覺融入社會生活的目標,真正做到全面而個性成長。
在學校“一二二十”育人模式下,全力打造“九大德育課程”,即生命安全教育課程、心育課程、愛國主義教育課程、文明禮儀教育課程、習慣養成教育課程、儀式教育課程、社團教育課程、勞動教育課程、美育課程,實施過程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到學習生活之中,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在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在厚植愛國情懷上下功夫、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將德育課程貫穿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通過“五育并舉”,對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為學生步入社會打好基礎。
大連市第十三中學從德育文化培育、德育培養模式、德育課程實施、德育創新改革、德育隊伍建設、德育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為學生多元發展助力。
以德育引領
開啟生涯規劃
心中有目標,才會有專注。大連市第十三中學制定科學合理又目標清晰的生涯規劃目標,形成系統全面、層次分明、進階有序的生涯規劃理念。為學生探索自我、發現自我、開啟自我、超越自我、立足當下、把握未來形成健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筑牢堅實的基礎。
在不斷探索中,大連市第十三中學構建起“三級指導三段推進三種結合”的學生發展指導模式,完善“推進—促進—增進”三段特長教育課程,因材施教,實施“全面—部分—個體”三個層次有針對性的生涯管理指導,并從生涯規劃課程體系、生涯導師培養和挑選、家校共育三個方面開展清晰、有序、個體發展的指導。面對不同年級實施“遞進式”生涯成長指導:高一年級重在培養“喚醒生涯規劃意識——探索自我”,高二年級重在訓練“生涯體驗與管理能力——開啟自我”,高三年級重在“生涯選擇與決策——超越自我”。
通過將生涯教育系列課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打造由生涯通識課程、班會融合課程、全學科滲透課程、“真人圖書館”等課程組成的“功能多維、層級有序”的“五育”課程矩陣。
生涯通識課程——走適合自己的道路,讓學生認識并發現自身的優勢與價值;班會融合課程——了解獨一無二的自己,借由《大連市第十三中學學生成長手冊》、專業探索、生涯人物訪談、生涯規劃書設計大賽、模擬招聘會、職業體驗等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自我;全學科滲透課程——在學科知識和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巧妙地與理想信念、家國情懷融合,與時政熱點融合,與榜樣人物結合,與最新科技進展融合,突出了生涯選擇、生涯素養、生涯信念和生涯意義的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喚醒了學生潛在的生涯意識,初步規劃自我未來,激發夢想,激發潛能,讓學生形成對自己未來的期待和追求。“真人圖書館”系列課程充分利用“高校、企業、家庭、學校和優秀畢業生”的生涯教育資源,引導學生站在未來的高度決定現在的自我選擇。開設專業真人秀、職業真人秀、榜樣真人秀、大學真人秀、學業真人秀等活動,將學習與未來職業建立聯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勞動觀、人生觀。
大連市第十三中學以德育為支點的生涯教育課程碩果累累,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內驅力,讓其主動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發自覺地開啟“任務驅動模式”,更讓學生憑借這種任務驅動的生涯模式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
以德育融合
芬芳課堂教學
大連市第十三中學充分挖掘全學科課程的德育因素,在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下,充分發揮學科的育人元素,通過融合讓學科課程與德育同向同行。
學校將德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動態多元的系列模擬課程、模擬課堂中,在青馬、哲學、財經三大人文社科類創新實踐教室的基礎上,以面對真實社會可能遇到的問題為學習內容,將社會現實問題前移到校園課堂中,構建了模擬政協、模擬法庭、模擬商賽、模擬聯合國、模擬哲學家辯論賽等系列模擬課程,模擬真實社會情景,將學科知識重新配置在模擬的主題、問題和活動等情景之中,通過角色分工匹配學習伙伴,借助模擬辯論、模擬實戰、模擬表演等方式,讓學生形成深刻的體驗。
學校將德育特色與“大思政”教學相融合,在以核心素養落地為重心、以學科融合為載體的理念下,打造全新融合課堂形式。在校本課程設計過程中,重點發揮校本課程的校本化育人成效,比如語文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五級人文校本課程”和“推薦經典電影,傳承紅色基因”校本課程,繼承和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培養民族精神,增強文化自信,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
學校率先開發“館校聯合”“多師融合”等學科融合課程,如“抗疫主題思政課”“雷鋒精神正青春,奮斗人生正當時——學科融合思政雙師課”“清明主題學科融合思政課”“冬奧主題思政課”“青春向黨百年路,奮進喜迎二十大——‘三師’融合思政課”等教學活動,推動了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折射出“新教材”精神價值、思想價值的共同育人指向,學科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造性地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并用新穎的形式服務于教材內容。
德育融合是將“五育”與學生“成長”進行了深度融合,把“學科融合”作為實現“五育并舉”綜合育人的途徑之一,學生在豐富的融合教育中完成“蛻變”。
以德育潤養
開發特色活動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春風化雨,才能和潤無聲。大連市第十三中學正是尊重和把握住這個規律,通過校內特色活動給學生搭建展示平臺,推動立德樹人目標落地生根。
大連市第十三中學把德育巧妙融合到十大校園品牌特色文化活動——“五季三禮二節”中。通過軍訓磨礪季、素質拓展季、青春畢業季、活力體育季、國際交流季、開學典禮、成人禮、畢業典禮、班主任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讓青年人理想信念的形成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學校通過宣傳引領、感染熏陶、實踐感悟全面推進理想信念教育,實現“五自”(學習自主、知德自重、審美自怡、身心自強、勞動自立)育人目標,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大連市第十三中學還以“開貞、開放、開創、開拓”為社團發展的文化宗旨,形成創新實踐類、學科興趣類、文化藝術類、志愿服務類、體育健身類五大類社團,培養學生堅貞不渝的愛國之心、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開闊視野、一以貫之的創新意識、鍥而不舍的開拓精神。
在校內社團基礎上拓寬校外社團基地,打造沉浸式情境,融大德于無聲,賦能成長,用特色活動見證成長,用特色活動陪伴成長,用特色活動促進成長。通過館校聯合開發設計校外社團基地課程。學校充分挖掘校外生涯體驗場域,通過館校聯合開發了“五館”(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藝術館、科技館)聯合課程,充分依托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等豐厚的文化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對教學場所進行開拓性的創新設計,使其為學生德育素養的提升貢獻更大的力量。更加注重沉浸式體驗,采取游覽參觀、學習考察、主題探究、親身體驗等方式,融專題研究、訪問調查、社會服務、同伴互助為一體,提前讓學生體驗社會性發展,為學生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鍛煉與他人合作的能力,開辟了生涯指導的“新空間”,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現青春本色,探索發現自我,挖掘自我潛能,提升各方面的素養,為將來的生命歷程打底筑基。
大連市第十三中學始終守正創新,踐行著“緊跟時代,立德樹人”的使命。在這里,既有“生命律動”的德育“底色”,也有“行之有向”的德育“特色”,還有“發展為基”的德育“亮色”,它正以豐富的德育內容呈現出自己獨特的“德育品牌”,打造屬于它的德育生態。(于曉麗 張爽)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