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江西省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小學 “綠色教育”成就陽光少年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9-13  閱讀:次   |
42.9K

  江西省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小學(以下簡稱“師專附小”)位于“江南宋城”贛州市。學校移步易景,校在林中、樓在綠中、人在景中。自2018年建校以來,學校堅持“綠色發展,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踐行“生命為重,育人為本”的“綠色教育”。“綠色教育”的核心是關愛生命的質量、關愛人的全面發展。“綠色教育”是愛的教育,有陽光特質,追求可持續發展,貫徹以人為本,倡導共存共生。學校以省級龍頭課題“‘綠色教育’理念下學校文化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研究”為引領,積極探索學校綠色文化的實施策略和途徑,積淀綠色文化底蘊,彰顯綠色文化魅力,合力培養“像樹一樣茁壯挺拔”的“陽光少年”,展現師專附小“向上向陽”的精神氣質。

  綠色管理凝聚人心

  樹立黨領導一切的大局意識,學校所有工作在黨支部的統領下開展。黨支部以“黨建+綠色管理、綠色德育、綠色課堂、綠色課程”為引領,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班子領航、黨員帶頭、童心向黨”三個層面,以黨建帶團建、隊建的方式,開展教師“四個一”“兩節課”活動和學生“童心向黨”系列活動,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充分發揮黨支部委員會、行政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少代會、家委會、家長志愿隊、膳委會的作用。為學校規范管理出謀劃策,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

  構建綠色評價體系。學校定期評比“陽光少年”“陽光班級”“陽光教師”“陽光辦公室”“陽光家庭”,出臺完善的評價方案和過程監管機制,形成良好的管理生態和人文氛圍。

  綠色德育立德樹人

  綠色養成,助力成長。為了切實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提高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德育能力,從而塑造良好班風學風校風,學校把每學年第一周設立為“養成教育周”,對全校學生尤其一年級新生進行系統的入學養成教育。每學期常態化進行“陽光班級”評比,由值周教師與大隊干部聯合巡查督導,及時總結評價。創建班風建設動態評價體系,將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一日常規等融為一體進行動態督導,一周一評。

  綠色活動,全面發展。學校持續開展、有效整合系列綠色、陽光、趣義結合的德育、少先隊活動。紅色引領——開展“五紅鑄魂育先鋒”主題系列活動,即紅色教材班班學、紅色歌曲天天唱、紅色故事人人講、紅色活動月月有、紅色文化處處濃。古色傳承——過好傳統節日。開展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綜合實踐活動,舉行新生入泮禮、教師節尊師禮、六年級畢業禮,通過“夢想章”“傳承章”爭章活動,讓全體師生切身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綠色生長——每學年過好體育節、科技節、讀書節、藝術節,組建校級鼓號隊、民樂團、合唱團、足球隊、啦啦操社團、科創類社團等,發展學生特長。因地制宜開辟“綠耕園”空中勞動實踐基地,落實家校社勞動“一月一清單”。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全國校園大課間啦啦操推廣實施單位”,目前,足球進校園、進班級、進課堂蔚然成風;人手一球,人人會踢球,班班可聯賽,個個會跳啦啦操;學校陽光啦啦操隊員參加國家、省級比賽屢獲佳績。

  綠色課堂研教融合

  學校堅持在改革中提升教研能力,在共建中優化師資隊伍,在交流中共享教育智慧。采用導師制教師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學校特級、學帶、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和省市級名師工作室作用。學校積極探索自主參與式、激趣啟發式、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

  綠色課堂不僅將關注點放在學生身上,還注重教師的進步與發展,出臺《綠色課堂評價體系》,明晰一堂好課的標準。學校融教研于教學,開展“改課”教研六步法,即集體備課—模擬上課—初次上課—現場改課—再次上課—形成案例,促進“研”“教”有機融合。

  在綠色教研上,學校不斷改變傳統模式,把課堂上遇到的問題變成小課題,如教師提問的技巧、如何錘煉教師的教學語言、正面激勵學生的方式方法、如何有效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等。每周定期看課、議課、改課,專題攻克問題。通過問題即課題的研究提升教師的課堂藝術,不斷探索和研究具有師專附小特色的“綠色課堂”模式和課堂樣態,讓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綠色課程全面育人

  學校將綠色理念融入課程建設中,形成了由文化課程、體育課程、藝術課程、心理健康課程、思政德育課程、勞動課程、綜合實踐課程組成的綠色課程體系。以國家課程為基礎課程、校本課程為拓展課程,構建“五育并舉”課程結構,發揮課程融合功能,實現綠色育人。

  育人如種樹,綠意迎新生。建設綠色文化,培養綠色人才,師專附小用心培育、用愛澆灌,讓每一名學子向上而長、向陽而開。

  (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小學校長李金鳳)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