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王莊鎮劉家洼學校 體教融合 助力鄉村孩子幸福成長
近年來,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王莊鎮劉家洼學校以體教融合為發展思路,在“以體樹人”的路上堅韌前行,凝練出“玩出名堂、學有所成”的辦學理念,改變著鄉村孩子的成長軌跡,為鄉村孩子幸福成長助力。學校獲得市級體育傳統特色學校、文明校園、綠色校園、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等78項榮譽稱號,教育綜合考核位居全縣前列,贏得家長良好口碑,成為鄉村孩子家門口的好學校。
精研課堂專業構建“以體樹人”目標鏈
王莊鎮劉家洼學校始終堅持每周開設4節體育課,在全學科“六維”研磨的引領下,兩名體育專業教師以新課標水平一至水平四的具體要求為目標導向,以專業精神和專業態度,堅守“準備、熱身、示范、練習、短賽、評價、放松、整隊”8個環節的課堂常規流程,創新“教會、勤練、常賽、精評”的深度體育教研實踐,立足校情實現縱向學段銜接,學生人人參與至少兩項體育技能訓練,培養體育興趣和習慣。選派體育教師赴三亞、秦皇島等地參加專業培訓,延伸組建了短跑、長跑、足球、排球、健美操等8個體育類特長生社團,開發孩子的體育潛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每年向高中輸送至少兩名體育特長生。學校的鄉村少年宮在市級年度考核中連續三年榮獲優秀等次。
拓展活動合理布局“以體樹人”打卡時
每年的春季、秋季運動會,組織師生全員參與1500米、800米、50米賽跑和4×100米接力賽、立定跳遠、壘球、趣味體育游戲等項目,按照四個水平目標組建四個學段組別,讓師生在運動“打卡”中展現自我。
每學期舉辦為期一周的排球賽、足球賽,從班級賽到校隊賽,讓師生在團隊對抗中增強團隊意識,在輸與贏中正確對待理解比賽的意義和價值,在全員參賽中增進師生情感。
每月舉行跳繩、踢毽等小型項目的花樣擂臺賽,創新多種比賽形式,挑戰紀錄,爭奪“擂主”,激發師生參與運動的熱情。
每天一小時的大課間包括三個篇章:律動課間篇章,含整隊熱身、花樣跑操、廣播體操、花毽操、紅歌舒展5個環節,師生動作整齊劃一,展現體育運動的美感;競技課間篇章,從小學到初中,學生自選跳方格、跳遠、排球、足球、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等項目,讓“勤練”從課堂走向課間,全體教師分組進行精準計數評價,學生每天都爭取有新的突破,領會體育運動的魄力;室內課間篇章,滲透著不同學段的德育主題,以文明習慣養成操、傳統文化韻律操、感恩主題手語操、青春勵志自編操等滋養師生心靈,彰顯體育運動的“養心”功能。
創新課程全民畫好“以體樹人”同心圓
學校經過多方調研,開發花毽傳統體育課程項目,以校園帶動轄區,全民畫好“以體樹人”同心圓。通過一年一度的校園花毽節,學生持續深入了解花毽和體育,磨煉不怕吃苦、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質。
首屆花毽節整合學科元素,開展花毽知識競答、花毽手抄報展示等活動,讓學生駐足欣賞花毽之美;教授花毽的4種基本踢法,引導學生用力學知識思考科學控毽,用英語進行踢毽計數等。第二屆花毽節時值疫情防控居家學習,以親子踢毽和制作花毽為主題,讓學生與家長拍攝展示視頻,花毽從校園走向了家庭,成為當地群眾閑暇時的鍛煉方式。第三屆花毽節以全員編排的花毽操展演開幕,主要活動包括花毽詩歌、花毽征文、踢毽紀錄挑戰,學生自備專業毽球參賽,大風時自發圍成人墻減少阻力和失誤,表現出對花毽發自內心的喜愛。第四屆花毽節創編《本草綱目》花毽操展演,家長們紛紛用手機記錄學生自信的眼神、規范的動作、變化的隊形;增設多人對踢項目,讓師生充分享受花毽運動的愉悅。連續四屆校園花毽節,整齊排列在教室窗臺上的花毽,成為學生少年兒童時代的美好記憶,助力鄉村孩子健康成長。
落實“雙減”,書寫“以體樹人”故事,王莊鎮劉家洼學校學生近視率和肥胖率均在1.5%以下,臉上有汗、臂膀有力、眼里有光、嘴角上揚、心懷夢想,正是這所鄉村學校體教融合工作成效的真實寫照。
(劉智勇)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