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江蘇省南通中學附屬實驗學校 落實“雙減” 下好素質提升大棋局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10-09  閱讀:次   |
42.9K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雙減”政策讓教育回歸本質,如何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有效充實少年兒童的課余時間,成為教育界致力探索的重要課題。

  作為“雙減”試點城市之一,江蘇省南通市提出用三年時間實現課堂教學“教足教好、學足學好”,學生作業科學合理,課后服務吸引力強、覆蓋面廣,校外培訓全面規范、運行有序、邊界清晰、監管有力,切實推動了“雙減”這一重大變革。在推進“雙減”政策落地生效的進程中,創辦于2019年的江蘇省南通中學附屬實驗學校(以下簡稱“通中附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初心,聚焦內涵發展,突出教育改革創新,借“雙減”契機下好素質提升大棋局。

  緊扣“五個一”

  打造新時期教育品牌

  作為一所年輕的煥發時尚活力的學校,通中附校堅持高品質的文化傳承,以百年通中“誠恒”為訓,以“追求人品與學問同步升華”為辦學目標,以“守正出新”為辦學理念,在南通市“建設長三角創新之都”戰略定位下,緊隨南通發展步伐和時代脈搏,致力于探索教育教學新方式,逐步形成“崇實善導”的教風和“崇活貴思”的學風。

  面對新形勢,通中附校以高度的政治站位,認真研究,全力投入,堅守育人主陣地,凝心聚力開啟教育工作新氣象和新局面。在立德樹人方面,通中附校立足“雙減”,堅持“五育并舉”,全面貫徹“五項管理”,傳承通中“難忘教育”,積極實施“浸潤”德育,提出了“五個一”成長目標,即擁有一項科技特長、一項體育特長、一項藝術特長,掌握一項生活技能、一項交往技能。

  同時,通中附校確立了“筑夢,功崇惟志”“追夢,業廣惟勤”“圓夢,務本求實”三大文化主題,積極推進生態校園建設,通過舉辦“我的校園我做主”系列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開設科技節、藝術節、閱讀節、體育節四大節日,搭建多彩成長舞臺;關注心理健康,有效落實“一生一檔”,積極開展全員家訪,構建育人共同體,實現校內與校外互通、互補、互融,學生減負、學校提質、家長滿意、社會認可,走出了一條落實“雙減”政策、提升教育品質的智慧之路。

  釋放學習力

  讓學生更好地收獲知識

  高質量、高效率的課堂是以學為本的課堂,是開放的課堂。為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減”去負擔“增”質量,通中附校更加重視課堂教學質量和課程改革質量,在教學理念、教學管理、課程建設、教學方式、教研工作、教學評價6個方面進行了體系構建和探索,圍繞課程建設、教學改進、教研質量提升、評價改革、管理優化、學校文化建設等方面,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深度改革。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中附校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立足于“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以“開放”的視角看待課堂,積極建構南通立學課堂在通中附校的、基于附校學情的課堂表達——學導課堂。學導課堂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所有學程全部向學生開放。由“人機互動,以疑定教,順學而‘導’”到“學為中心,動態生成,化教為‘導’”,再到“創設習材,升級評價,以‘導’促練”。“學導”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變革,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轉向和理念的重構,正釋放出一種全新的教學活力。

  與此同時,通中附校利用每間教室里配備的高品級智能巡課系統,將高質量課堂與全校教師共享,博采眾長,共同提高;通過定期的家長開放日活動及不定期的家長訪校計劃,邀請家長深入學生課堂,聆聽教師講課,提高辦學透明度;借助南通主城區27所初中一體化辦學的契機和作為教育聯合體總校的優勢,直面“雙減”挑戰,向兄弟學校同行開放課堂,積極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共同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抓好“六環節”

  讓課堂煥發成長光彩

  通中附校落實“雙減”政策要求教師從作業入手,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解決問題讓教學走向系統,完善作業的“六環節”,讓課堂煥發成長光彩。

  一是初步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作業體系——學導案“四版”,即學導案課堂版、學導案自主作業版、學導案周末版、學導案假期版。學校組織精干力量在這些學導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選編、改編、創編,最后匯編成基于通中附校學情的《通中附校學導精粹》各科版,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從根源上解決作業“過重”的問題。

  二是在日常教學管理中建立了每日作業公示制度,分為年級部內公示和向社會公示兩個層面。學校搭建了“備課組商定→班主任統籌→年級部審核→任課教師布置”的“四層次”作業布置響應機制。其中,備課組商定的是作業的內容,由誰來編制及作業內容怎么分層,確保作業質量高優;班主任統籌學科的分層作業,根據班情,落實提優補弱,確保結構合理;年級部審核作業,確保每日作業的數量適切;任課教師具體布置作業,確保難度適宜。當日作業在備課組、班主任、年級部和任課教師手里走了一個循環,實現了組內的公示和監督,從制度上解決作業“加餐”的問題。

  三是利用每天晚自習下課之前的5分鐘時間,由學生整理當天的作業,并向管理教師報告作業完成情況,管理教師如實填報作業跟蹤反饋系統,及時掌握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以反饋的結果為導向,發現個別小問題,糾正“失準”的大問題。

  四是積極倡導節假日作業線上提交、及時批閱反饋的做法,教師通過微信小程序布置作業、學生拍照上傳已完成的作業、教師批改反饋作業、學生訂正后再上傳、教師評價等過程,使作業管理更高效,從實效上解決作業“空檔”的問題。

  五是重落實錯題整理和錯題回練兩項行動,指導學生建立錯題檔案,抓實學生錯題訂正,教師建立學生“錯題本”,在學導案自主作業版、周末版和假期版中開辟專欄,規范日常作業錯題整理,從行動上解決作業“低效”的問題。

  六是通過舉辦“讓作業與品質同行——‘雙減’背景下的作業重構與展示”活動,開展作業面批與展評,讓學生在相互學習中進一步規范作業意識、提高作業水平,從內驅上解決作業“低質”的問題。

  強化“新六藝”

  營造開放多元“學習場”

  在“雙減”背景下,為強化學校教育的“磁力”,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通中附校開齊開足國家課程,開發豐富的校本課程,建立開放的多元課程育人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通創區科創中心,通中附校著力開發科技創新課程——“AI課程”,以機器人、無人機、虛擬實驗探究為重點,建設通中附校AI課程中心,包括AI人工智能課程、VR融合互動創新實驗課程及機器人、無人機課程等,積極探索學科教學與教育信息化的整合,為學生人手配備一臺平板電腦,借助信息技術,積極為學生營造適應未來發展的“學習場”。截至目前,學校“AI課程”建設吸引了來自廣西、重慶、四川、新疆、湖北、安徽、甘肅等地數十所學校的2000余人次前來參觀考察。學校多次承辦南通市“領航杯”機器人、無人機競賽等市級活動,學校有129人次在國家、省、市各類科技比賽中榮獲一、二等獎。

  通中附校還積極開展田徑、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體育社團活動,并依托南通創新區紫瑯湖水上項目開設帆船體驗課程,通過帆船知識學習、帆船水上實操,讓學生掌握駕駛帆船的技能;在陽光體育節開展帆船競速比賽,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此外,通中附校提供了62門校本課程供學生選擇,校本課程類別涵蓋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經學生篩選,目前進入課表的校本課程有42門,主要涵蓋禮、樂、書、數,并按照“體驗+認知”的原則,努力實現學校課程系統化、專用教室課程化、特色項目精品化。學校積極推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設,初步建成3A(AG天文地理、AI人工智能和AS藝術體育)課程中心,全力營造適應未來發展的“學習場”。

  “雙減”既是廣大中小學,F階段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更是新時期教育發展面對的使命和機遇。通中附校始終強調,學校教育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要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點燃他們的學習激情。對此,隨著落實“雙減”政策的深入推進,通中附校堅定不移圍繞破解“雙減”工作重點、難點和焦點問題探索實踐,持續提升“雙減”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先后獲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十四五”江蘇省科學教育綜合示范學校、江蘇省羽毛球特色學校、南通市文明校園、南通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南通市首批家庭教育優秀學校、南通市基礎教育“立學課堂”先進集體、南通市科普教育基地、南通市綠色學校等榮譽稱號,為南通建設“現代化教育高地、新時代教育之鄉”貢獻著力量,也為未來進一步扎實落實“雙減”工作奠定了基礎。

  (藍壽軍)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