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草廟初級中學育德于教 啟志培心
始建于1958年的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草廟初級中學(以下簡稱“草廟初中”)是一所中等規模的農村初級中學,地處黃海之濱,凝濕地之精華,聚麋鹿之靈氣,雖然質樸無華,卻有著鐘靈毓秀的教育追求,孜孜以求,為學生培心育智,以“雙減”背景下的思政“融課堂”建設為抓手,寓教于學、育人于課,積極構筑教育良好生態,蓄力打造高品質教學,彰顯了“融德于情、融學于境、融思于問、融教于評”的教學實踐新風采。
善抓機遇
敢為人先重實踐
近年來,草廟初中強化全局意識、機遇意識,以振奮的精神、有力的舉措、務實的作風推動教育教學各項工作落地落實。用心對校園環境和設施進行整治和提升,為教師營造安心的生活環境和舒心的工作環境。精心打造的“鹿苑”主題花園、“東南竹箭園”等成為師生閑暇放松、涵養精神的心靈棲息地。全校上下齊心協力抓教學質量,形成校長帶頭抓、班子成員示范抓、教師全身心抓的良好校風。牢牢樹立質量立校意識,堅持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積極響應區教師發展中心“課大于天”的號召和工作要求,以“融課堂”教學改革、推進“雙減”工作為契機,結合本校的教育教學教研實際,在日常教學中推進以融教研、融教學、融評價為主線的“三融”教學管理,尤其注重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集思廣益,開展“融課堂”教學實踐,實踐中采取“校本融學單”和“校本融作業”雙核驅動,務實踐行融德于情、融學于境、融思于問、融教于評的“融課堂”教學改革。
創新課堂
深化黨史學習教育
通過打通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草廟初中結合教學實際,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方式,不斷豐富學習載體,讓師生學得過癮、學得解渴、學出信仰、學出力行,從而將黨的光榮傳統和紅色基因化作激勵學生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把黨的成功經驗和優良傳統傳承好、發揚好。厚植學生為民情懷,引導學生自覺樹立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覺悟。
(一)深挖細掘,描繪鮮活歷史群像
學校在日常課堂教學中,統籌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將黨史學習教育和課堂學習有機結合,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必修課,融入學生成長全過程。通過全面總結歸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一系列波瀾壯闊的不平凡歷程,讓學生感受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和“雄雞一唱天下白”的歷史意義;通過深入挖掘傳頌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英雄壯舉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感人事跡,結合器物展示、實物舉證、情景再現等多種方式,燃起學子的家國情懷;深刻描繪中國共產黨人在無數歷史重大關頭把舵導航、指路明向、提振精神、凝聚力量的歷史群像,讓學生從故事里生發感動之情和敬仰之心。
(二)深感細思,弘揚奮斗優秀傳統
學校鼓勵思政教師用好黨史這本教科書,帶領學生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讀懂中國。明確黨史的教學意義,從黨史中尋求答案。重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充分發揮黨史學習教育資源的育人優勢,通過走進課堂、走進電影院、走進紅色圣地,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穿越感”,讓中國共產黨奮斗百年的歷史鮮活起來。通過革命文物印證、紅色檔案瀏覽、專家解讀等多渠道發現歷史、解釋歷史和再現歷史,更為清晰地還原事實與真相,讓紅色基因植根師生血脈,鼓勵更多的學生將個人發展和國家民族的未來結合起來,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三)深研細講,促進精神引領實踐
以“我為師生辦實事”活動為契機,組織學校領導班子深入班級,深入餐廳、宿舍等,聽取師生意見建議,把握師生發展需求,積極回應師生關切,打通工作“堵點”“淤點”,扎實辦好一批實事好事,推動解決“師生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草廟初中積極利用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激勵學校青年黨員教師提升干事創業的勁頭,立足崗位爭一流,努力探索教學新路徑、探索教學新模式、關切學生學習效果,不斷把教學科研往深里做、往實里做,讓教研成為風尚,讓實績成為標尺。
注重管理
凝聚教育強合力
在落實“雙減”“五項管理”新規的基礎上,草廟中學通過進一步完善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措施,重構學校課程體系,尤其注重德育、實踐、勞動、藝體、大閱讀等校本課程體系,不斷強化教學目標措施的頂層設計。同時以校園活動為載體,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學生的各項校園活動,通過中學生講黨史、電影進課堂、紅歌接力唱、師生頌黨情、黨史知識競賽、作品感黨恩等系列活動,幫助學生暢游歷史的長河、觸摸時代的脈搏、觀照廣闊的生活、理解美好生活的由來,“麋鹿文化嵌入初中德育課程基地”獲批鹽城市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聚焦“融課堂”建設行動成效,健全學校各個崗位、各項工作的績效考核,不斷提升推進學校各崗位人群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執行力,凝聚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成效顯著
珍惜榮譽再出發
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草廟初級中學在鹽城市教育系統中熠熠生輝,先后獲得鹽城市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智慧校園、鹽城市新優質初中、鹽城市平安校園示范校、大豐區文明校園等稱號。學校教師也在各類比賽中脫穎而出:吳海慧、馮兵、康奕可、沈磊、儲錦明、季通洋、熊月江、許國琴、馮亞娟、朱亞琴、黃海燕、李茂林等分獲第十五屆“藍天杯”教學設計二、三等獎,余坤獲評鹽城市優秀工作者,彭曉琴獲評鹽城市優秀班主任,王國峰等獲評大豐區教育先進個人,楊海蓉獲評大豐區學科帶頭人,儲錦明獲評大豐區“鄉村園丁”,李永進獲評鹽城市教學能手……共同成就了草廟初中“四有”好老師團隊。
在當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草廟中學堅定育人培德不動搖,以時不我待的責任和擔當,積極推進思政建設,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堂、融入教學,奠定了學生的理想信念之基。“迎風而立,淵渟岳峙”,正是草廟初中教育實踐的恰當注腳!
(田龍翔)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