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師范大學附屬倉前實驗小學以鄉土為根 與夢想同行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的倉前,自南宋開埠,已歷千年,自古以來就是人文薈萃之地。在這里,有學者章太炎先生故居,有袁隆平親題的“四無糧倉陳列館”……行走其間,一個不經意,就邂逅了一段歷史。杭州師范大學附屬倉前實驗小學,就坐落在這里。近年來,面對新時代的新形勢、新任務,學校秉承“許孩子一個有夢的童年”的辦學理念,挖掘倉前地域文化、構建家校社共育體系、完善評價體系,辦有根有魂的教育,為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挖掘倉前符號
啟動成長“加速器”
“左4右2!”“罰你一張黃牌!”車模教室里,孩子們正在進行一場緊張的車模操控比賽。“測向機要這樣拿,不然這里的平面掃不到。”無線電社團的孩子們正在進行無線電測向……這是倉前實驗小學的學生們正在上興趣拓展課。據悉,每天下午3點半以后,學生都可以根據興趣自主選修,盡享近百門拓展課程帶來的樂趣。
值得關注的是,倉前實驗小學的拓展課程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隸屬于一個以傳承倉前文化為核心的特色課程群,即“‘倉前符號’和她背后的故事”。這些課程形式上相互獨立,內核又密切相連,不僅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核心素養,更深入推進了“五育融合”,讓倉前文化成為滋養學生成長的養料。例如,學校將倉前獨特的“四無糧倉”(無蟲蛀、無霉變、無鼠害、無雀擾)和創客教育相結合,開發了“智能糧倉”課程,學生在學習時既要學習3D設計、編程、APP程序設計等現代技能,發揮創意對傳統糧倉進行智能化改造,也要學習當年余杭糧食人克服重重困難創建“四無糧倉”的歷史,在潛移默化中傳承先輩創業、創新、節儉、奉獻的精神。
“倉前是一個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地方,國學大師章太炎、中醫文化、‘四無糧倉’等都是非常好的教材,能讓學生學到很多課堂上沒有的知識。為了用好這些教材,我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需要對其進行了系統梳理,開發了根植鄉土文化的品牌課程——‘“倉前符號”和她背后的故事’。該系列課程以‘傳承倉前文化’為主線,帶領學生通過聽、說、讀、寫、思、畫、行等多種方式體驗和保護‘倉前符號’,培養出一大批‘會學習、善交往、煉體魄、強毅力’的倉小學子。”倉前實驗小學校長唐國忠說。
堅持開放辦學
繪好育人“同心圓”
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學校教育只是其中一環,要想給學生一個有夢的童年,學校必須堅持開放辦學的理念,促進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資源循環流動起來,繪好育人“同心圓”。
拓展社會育人資源。首先,向杭州師范大學的專家“借智”。例如,《“倉前符號”和她背后的故事》系列教材就是杭師大專家和倉前小學教師共同編撰完成的。學校積極將杭州師范大學的許多教育類研究課題落地,在高質量完成各個研究課題的同時,不僅豐富了學校課程、優化了教學模式,而且更主要的是帶給教師很多寶貴的培訓機會,磨煉出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次,向杭州師范大學的學生“借力”,積極引進經亨頤教育學院、信息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音樂學院、體育學院等各專業的學生入校擔任志愿者,協助教師開展各類拓展課程,彌補了學校相關領域師資的不足。最后,與學校周邊的錢愛仁堂、章太炎故居、“四無糧倉”等場館進行深度合作,創新校本課程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行走中學習,感悟“倉前符號”,使教育更加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挖掘家長育人潛能。學校一方面通過家長會、家訪、家長沙龍等形式,與家長互通有無,傳播科學的家教理念;另一方面發掘優秀家長志愿者,常態化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如邀請運動員家長帶領學生做運動、非遺文化傳承人家長教學生刺繡等,兩手齊抓,切實讓家長成為學校的同盟軍。
完善評價體系
舉好發展“指揮棒”
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和教育生態。想讓鄉土文化引領學校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扭住教育評價這個“牛鼻子”。近年來,學校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出發點,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支撐,借學校課改之風,把核心素養和作業改革的要求落實到各學科教學中,探索形成了多層次、人本化的“夢想少年”評價體系。
“夢想少年”評價體系主要包括“文學夢想星、數學夢想星、英語夢想星、科技夢想星、運動夢想星、藝術夢想星、文明夢想星、創意夢想星”8個評價維度。為方便教師實操,學校還開發了一份詳細的《“多彩夢想星”手冊》,明確了評價的內容、評價的原則、評價的標準及評價的具體流程,為學校全面開展“夢想少年”層級評價提供了一份行動指南。
在實踐中,學校還為每一名學生印發了《“多彩夢想少年”學生手冊》,給不同學科的教師印發了不同類別的“夢想星”貼紙。教師在相關課程、活動結束后可根據評價標準,發放給學生相應的“夢想星”貼紙,讓學生粘貼在學生手冊相應的欄目內。當學生的單項“夢想星”達到8顆時,可以換成一張“多彩夢想卡”。各班每月評選“多彩夢想小明星”,每學期評選單項“夢想星”和“多彩夢想星”。學校在學年末統一評選20名“美好兒童”和20名“夢想少年”。為了充分發揮其引領作用,學校不僅制作“夢想少年榮譽墻”,進行全校公示,還每學年舉行一次盛大的“夢想盛典”,讓滿滿的儀式感引導學生向身邊的榜樣學習。每年,倉小學生最期待的就是能登上“夢想盛典”。層層遞進的“夢想少年”評價方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自我完善的內驅力,助力他們走上了筑夢、逐夢、圓夢的康莊大道。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需要一代接著一代干、一棒接著一棒跑。“倉前實驗小學成立于1923年,倏忽已近百年,但經過幾代倉小教育人的努力,如今依舊正青春。未來,我們不僅要繼續根植鄉土謀發展,還要積極擁抱時代變化,讓傳統與現代比翼齊飛,創造新的輝煌。”談到未來發展,校長唐國忠如是說。(唐國忠 周芳)
(唐國忠周芳)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