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師范學院教育學院 農村高中“名人文化”校本課程育人實踐
一直以來,黃岡師范學院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對農村高中文化育人模式進行創新和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蘊含的創新思想和實踐經驗,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出了應有貢獻。
堅持問題導向:直面農村高中教育存在的短板
學院堅持問題導向,直面農村高中學生自信心不足,學校育人理念滯后、育人方式單一,鄉土優秀文化在課程體系中融入度不高等問題,著力厘清解決問題的支點和突破口,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
堅持目標導向:構建“名人文化”校本課程教學模式
學院精準施策,聯合浠水縣聞一多中學、蘄春縣李時珍中學等教改實踐基地,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緊密結合農村高中校本課程要求,以教學與滲透設計為切入點,以推動育人方式變革、厚植愛國情懷為目標,基于U-S合作方式,建構了獨具特色的“名人文化”校本課程教學模式,使各項工作落小落細落到實處。
——文化育人:確定育人目標,提煉“名人文化”精神內涵。
課題組組織高校和基地學校教師向社會各界征集聞一多、李時珍、李四光等黃岡名人的書籍、資料,開展紀念名人、名人精神研究等活動,感悟名人對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的巨大貢獻,頌揚名人的優秀品質,學習名人成功背后的故事和生命中的閃光點,找準載體,提煉精神。通過名人故事、名人文藝作品等文化資料,提煉出農村高中生容易理解并學習的時代精神。
——課程育人:創新課程體系,構建“名人文化”課程系統。
課題組與農村高中基地學校合作開發了6本“名人文化”系列校本教材,并且通過課程思政的推行,構建了全程融入黃岡名人文化的“前期基礎課、中期實踐拓展課、末期探究課”課程體系。通過前期加深了解、中期實踐應用、末期項目鞏固的三級逐步遞進,實現地方名人文化與教學課程思政體系的深度融合。
第一、第二學期,所有基礎課程思政改革以名人文化為主線展開的基礎上,開設“名人文化”校本課程;在語文、英語、道德與法治等相關課程中專題講述名人文化相關內容,使學生了解本土名人文化知識,夯實理論基礎。第三、第四學期,在與升學考試相關的核心課程中,將名人文化的思想、藝術、美學價值與核心課程的相關內容融合,加深學生對本土名人文化的認同,將名人文化應用于日常學習實踐。第五、第六學期,通過“名人秀”等實踐拓展課,開展名人文化精神學習,組織學生參與鄉村文化振興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鄉土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意識。
——實踐育人:開展豐富活動,搭建“名人文化”活動載體。
在完成第一課堂教學任務的基礎上,課題組采用課內課外、校內校外“雙對接”育人方法,通過“三進、三送”(名人研究專家、高校專家、名人后代進校園,名人文化送學校、送社區、送鄉村)的方式,開展“名人文化”第二課堂實踐活動,促進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互補,實現“名人文化”育人全方位覆蓋。
通過課內課外、校內校外“雙對接”育人方法,強化“名人文化”第二課堂教育實踐內容,鍛煉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晨讀等組織開展宣傳黃岡名人的活動,通過道德與法治等學科進行名人精神熏陶,通過開展與名人有關的課本劇等活動,內化名人精神。
——環境育人:創設文化環境,營建“名人文化”學習氛圍。
充分利用學校教學樓、走廊等空間,懸掛本土名人畫像和格言警句,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浸潤學生心靈。如聞一多中學設計了以“紅燭”主題圖案為形象標志的校徽,在校園顯眼位置鑄建了一尊聞一多銅像,校園內建成了聞一多事跡展室、聞一多書畫展室、校訓石、聞一多頌碑廊、紅燭文化櫥窗專欄、勵志長廊;李時珍中學建成了百草園、時珍文化廣場等。
——評價育人:落實多元評價,創新“名人文化”學習激勵機制。
在課題組指導下,基地學校建立了“成功之星”“校園名人”等“名人文化”學習激勵機制。集會表彰,頒發證書,在“家校通”中以校長的名義向家長發信息報喜。通過班級風采板、校園廣播室、校園展示臺、明星風景線、名人星光大道等集中表彰每學期涌現出的校級“成功之星”和“校園小名人”。
——管理育人:打造管理平臺,創建“名人文化”教育共同體。
為積極主動開發與利用農村高中的經驗性資源,課題組建立了中學教師與高校研究者兩支隊伍,形成教育發展共同體,推行師資雙向嵌入制度,促進教師教育職前職后一體化發展。課題組聘請實驗學校的骨干教師擔任高校本科生的校外導師,常年到高校為本科生講授“名人文化”校本課程的建設,本科生到實驗學校進行實踐體驗,雙方通過合作,利用優秀名人文化資源培育人才,提升教師素養。
此外,動態組建“專家導師+校內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導師對接標準,教師研究教學。課題組專家帶領基地學校的各學科教師,深入研究課程思政的理論知識,深入挖掘名人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幫助學生感悟本土名人文化,結合所在學校特點和自身實際,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明確學習方向,達成課程思政的教育目標。
縱覽學院“名人文化”校本課程教學模式,“文化育人、課程育人、實踐育人、環境育人、評價育人、管理育人”6個環節,節節發力、節節作為、節節精彩,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迸發出無窮的活力。
堅持效果導向:人才培養呈現出一派豐收圖景
隨著“名人文化”校本課程教學模式的持續深入推進,學校發展和人才培養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
通過“名人文化”校本課程的實施,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家國情懷。聞一多中學、李時珍中學、李四光中學等基地學校先后被當地及黃岡市授予“教學教研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工作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聞一多中學獲評湖北省青少年學生“新時代好少年紅心向黨主題讀書活動”先進集體。2018年,蘄春李時珍中學被認定為“中小學國防教育示范學校”。
學校接待省內外專家、友好學校觀摩交流5000多人次。2021年“荊楚基礎教育工作論壇”主動邀約課題組分享“名人文化”校本課程開發經驗。湖北省教育學會2018年年會、湖北省教育管理專委會2019年年會、湖北省德育專業研究會(2020年)先后在黃岡師范學院舉辦,會議重點推介分享了該成果,反響強烈。《全國教育學院(部)工作簡報》(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會教師教育分會主辦)2021年第2期“學術交流”欄目報道了“黃岡師范學院教育學院成功舉辦黃岡市名人文化校本教材叢書研討會”。
(韋耀陽 陳中文 余畢超)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