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科教沃土 培育創新初芽
豐富活動、優化課程、培育教師……深圳市光明區深入開展科技創新教育—— 厚植科教沃土 培育創新初芽
“傳統扳手只適用于一兩種型號的螺絲,在安裝、拆卸螺絲型號多樣的大型機械時,就需要多次調換扳手,很麻煩。”就讀于深圳市光明區實驗學校的鄧佳航是個“機械迷”,希望搗鼓出一個萬能扳手。在教師符倫輝指導下,鄧佳航基于“蜂巢”仿生原理,發明了多功能扳手。該發明獲得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最高榮譽獎——廣東省科協主席獎,并被推薦申報全國賽。
當前,光明區正處于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關鍵時期,光明科創教育也進入了“黃金時代”。該區在全領域科普活動、科技創新特色課程、科創教師隊伍等方面精準發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型人才,打造與世界一流科學城相稱的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區。
培育科普沃土
播撒創新之種
“老天忘了給人類翅膀,我們依靠科學去飛翔。”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是中國大飛機工程的主要推進者之一,能在現場聆聽劉大響的報告,讓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學生胡蝶心潮澎湃。
面向中小學生,光明區舉辦了院士專家進校園、中科院“科學快車”進校園等系列科普活動。該區還組織學生們參觀3D創客館、七巧科技館,現場體驗科普設施設備,引導他們感受科技的魅力。
如何在更多學生心中播下科創的種子?“在豐沃的科技創新教育土壤中,創新之花才能多彩綻放。我區以科學興趣激發、科學精神熏陶等為重點,大力開展科學普及教育。”光明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漢波表示,光明區是全市唯一科普教育學分制試點區,正深入開展科普教育學分制試點工作。
如何解決部分學校把科學課視作“副課”的問題?光明區以學分制改革為抓手,要求學生每學年參加校內科普教育課程和實踐活動,完成16個學分,充分保障了科學課的教育時間、教育內容及教育效果。
光明科學城擁有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等九大科學裝置平臺,還聚集了豐富的科研院所、創新企業資源。為此,光明區充分融合當地科技創新資源、生態資源優勢,創建一批特色科普教育基地,開發系列主題式科普研學課程,在全區開展全領域科普活動,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型人才。
完善頂層設計
培育科創優師
在光明區光明小學創客實驗室里,小小實驗家、航模、編程機器人等科技創客社團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這些社團項目,均由學校科學信息組教師根據專業特長,自愿申請、自主開發。光明小學科學信息組專職教師均是“科班出身”。
“科學老師是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領路人’,我區探索實施‘科創教育種子教師培養計劃’,努力打造高水平專業化的科學教師隊伍。”黃漢波介紹,光明區與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等區內高校,以及深圳市內理工類大學、科研院所強化合作,重點提升教師的人工智能和創新思維專項能力,三年內培養一批科創教育種子教師。
完善頂層設計,建設科技創新教師隊伍。光明區通過三級梯度,培養100名種子教師、50名骨干教師、10名科技創新名師。該區把科技創新名師納入名師體系,資助名師開展科技創新教育活動。該區還組建科技創新教育專家智庫,探索實施“1位智庫專家+1位科創名師+N位科創教師”模式。一位智庫專家、一位科創名師帶領多位科創教師,開展科技創新教育活動、課題研究等,促進科創教師共同學習成長。
教師的專業提升,讓科學創新教育課程質量水漲船高。近年來,光明區著力打造層層遞進的科技創新教育課程體系,引導學生螺旋式提升創新思維和能力。其中,科技實踐活動課程以研究性、項目式學習為主渠道,指導學生跨學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尋找創新“風口”
張開創新“翅膀”
在光明區高級中學創新實驗室里,學生倪偉皓第一次見到激光雕刻機等設備,“感覺很新奇,但起初不敢亂動”。在科學教師陳俊鑫引導下,倪偉皓慢慢學會熟練使用這些設備,創新能力快速提升。
開展科創教育,場地何來?光明區通過升級學校功能場室設計,建設了一大批科創研究室。光明區還積極推動區內科技名企與學校開展合作,在生物醫藥、精密制造、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現代通信等領域,按“一校一企一特色”模式,打造共享創客實驗室。實驗室面向全區各學校創客團隊開放,做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科技創新培訓,以及科技教育成果展示的窗口和平臺。
“現在的中小學生是未來創新型人才的主體。我區探索拔尖人才早期識別與培養路徑,創新高水平人才自主培養模式。”黃漢波介紹,光明區成立光明少年科學院,發掘、培養更多具有科技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讓他們在“創新風口”張開“創新翅膀”。
如何引導學生將現實學習、生活情境中的問題,轉化為跨學科研究性學習項目,并從中提高發現、解決現實難題的能力?從課題申報、開題、中期實施,到課題結題全流程,光明區教科院都邀請了專家深入學校,開展課題指導。為惠及更多學生,光明少年科學院還在區內多所中小學校,開設了6家少年科學院分院、30家少年科學院研究所,以社團形式開展課題活動。今年暑期,光明區教科院組織學生到貴州省開展暑期科學考察,參觀“中國天眼”等。
各項科技創新教育舉措的有效推進,讓光明區科創教育工作碩果累累。近兩年,在諸多科技創新主流賽事中,光明學子在科創大賽中屢獲佳績:連續兩年,光明學子在紐倫堡國際發明展上,分別斬獲4金4銀和5金4銀;在第37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光明學子分別奪得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科幻繪畫一等獎2項。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