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小學數字化教學研討會召開 深化技術融合應用 助力教育數字化轉型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由國家教育部門指導,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數字教育研究院、數字教育出版技術與標準重點實驗室主辦,人教數字出版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七屆中小學數字化教學研討會近日在北京召開,聚焦“深化技術融合應用·助力教育數字化轉型”主題,圍繞新時代教育數字化發展的關鍵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
國家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在會議中指出,推進教育數字化是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重要任務的組成部分,是全球教育發展關注的焦點。國內基礎教育的數字化發展要守正創新,做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基礎教育數字化的各項工作要深刻認識數字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牢牢掌握教育數字化的核心要義,堅持育人為本、需求導向和系統推進,要在教育教學觀念、教與學方式、教育資源形態、教學環境和教育評價方式等方面推進變革與創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黨委常務副書記、人教數字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剛表示,構建“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新形態數字教材,提升各類數字技術育人功能,是人教社教育數字化工作中的追求和堅守。人教社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部署,在數字教材理論構建、技術融合、智慧評價、教學模式創新等方面取得持續突破。希望中小學數字化教學研討會能夠成為中小學教師數字賦能成長交流的平臺,為推進我國的教育現代化發展、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主論壇環節,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人教社原總編輯韋志榕,北京師范大學二級教授陳麗分別作了《從義務教育課標修訂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向》和《互聯網驅動教育變革的基本原理和總體思路》的主題報告。“高質量國家課程數字教材的建設與應用”“線上線下融合構建課堂教學新樣態”“智能評測技術賦能教育評價數字化轉型”3個專題論壇上,16位來自高校、教研部門、中小學一線的專家和教師,圍繞當前教育數字化變革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經驗。
中小學數字化教學研討會至今已舉辦了7屆,始終秉持“緊跟時代發展新趨勢、反映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新要求”的宗旨,研究交流信息化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提升基礎教育質量,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
十年磨一劍,辛勤結碩果。
時針撥回到10年前。為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2012年5月23日,人教社成立人教數字出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教數字公司”),定位明晰、目標明確,致力于打造專職、專業、專注的教育數字出版公司。
多年來,人教數字公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關于教育信息化的戰略部署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逐步建立起資源、產品、技術、營銷、服務、科研六大基礎體系,不斷推進人教數字產品和服務規;⒊B化、普遍化應用,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多年來,人教數字公司以傳統出版戰略轉型和產業升級為契機,以人教社品牌優勢、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為基礎,以服務基礎教育信息化和數字化學習為導向,以建設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為重點,不斷推出適合教學需要和市場需求的優質數字產品與服務,為數字化教與學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全力打造我國基礎教育數字出版第一品牌。
多年來,人教數字公司持續開發統編版三科教材和其他各學科教材配套數字教育資源,累計完成200余冊數字教材及配套資源開發,解決方案類產品覆蓋全國20多個省份,平臺服務類產品建設多個大型網絡平臺,提供了大量免費配套資源和逾千萬人次培訓服務,形成了立體化教材培訓的有效模式,移動學習類產品直接服務用戶達5000萬,基本形成了全學科、全學段、系列化的中小學數字教育資源體系。
多年來,人教數字公司積極探索應用新技術,努力促進研發成果轉化,形成了中小學數字教材和數字化教學服務的自主技術體系。人教數字產品基礎服務平臺“人教云”有力支撐了數字化教學產品及應用,實現了支撐千萬級用戶的技術跨越。堅持科研引領,成立人教數字教育研究院,創辦《中小學數字化教學》期刊,依托國家新聞出版部門出版融合發展(人教社)重點實驗室、數字教育出版技術與標準重點實驗室,為公司數字化建設提供有力學術支撐。組織完成國家教育部門委托課題“中小學數字教材相關研究”,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完成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課題,牽頭編制6項數字教材國家(行業)標準,獲得4項發明專利、52項軟件著作權證書。
心有所往,終至所歸。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要求。人教數字公司將著力打造全學段、全學科、品質優良、品類豐富、成體系的“精準新”數字化教育資源體系,提升數字產品的出版水平、服務能力和影響力,夯實立德樹人的數字出版主陣地。著力推進高標準、高質量的中小學數字教材建設,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適應時代要求的精品數字教材及以其為核心的數字產品與服務體系,助力我國教育現代化發展,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貢獻力量。
(任子軒)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