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專屬健康碼
智慧源起:當前,疫情防控不松懈,核酸檢測常態化開展。當父母不在身邊時,幼兒園的孩子們無法出示健康碼,該怎么辦呢?我們了解到有一種靜態健康碼,家長可幫助幼兒申請,將健康碼打印出來,醫護人員掃碼后,幼兒就可以做核酸。但是,第一次在幼兒園做核酸時,教師和孩子們都有點手忙腳亂,發放健康碼比較混亂、人和碼無法對應、排隊沒有秩序……基于以上問題,我們決定和孩子們一起聊聊。
活動過程:教師和孩子們共同討論“為什么我們班今天做核酸很慢”的問題。有的孩子說:“卡片太小,很容易丟。”有的孩子說:“因為老師要一個一個地發放,就很慢。”對此,我們想出了改進措施。第一,教師將健康碼重新打印出來,調整好大小并進行塑封。當我們將健康碼再次發給孩子們的時候,有的孩子說:“老師,我覺得這個靜態碼不好看。”怎么辦呢?有的孩子提議:“我們可以在空白的地方畫一些小裝飾呀!”這樣的想法得到了很多孩子的支持,于是每個人都給自己的靜態碼畫上了喜歡的邊框,每個人的靜態碼都變得獨一無二了。第二,靜態碼如何管理呢?我們利用一個小口袋,每個人在小口袋上做了自己的標記,然后將靜態碼放進小口袋,當需要做核酸的時候,可以自己去取健康碼。第三,健康碼不僅能用于日常做核酸,在一次區域游戲時,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將健康碼用在了游戲中,嘗試在“小醫院”開展做核酸的游戲,每個來到“小醫院”的孩子,都會自主取下健康碼,“小醫生”掃碼、做核酸,游戲變得更加真實有趣。
小小健康碼,承載了孩子們的自主管理。漸漸地,班級孩子們做核酸快而有序,每個孩子都拿著自己設計的健康碼,不由得生發出自豪感,之前害怕做核酸的孩子,也更加配合了。
(作者夏偉瑕系武漢市直屬機關永紅幼兒園)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