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第一中學打造科技育人特色 培養創新拔尖人才
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念、科學態度、科學思維和科學實踐能力,山東省濟南第一中學依托現有資源優勢,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建立合理有效的科技育人機制,構建縱向銜接、橫向關聯、螺旋上升的科技創新教育新模式,探索跨學段、跨類型、跨學校、跨區域的課程共建共享機制,打造學?萍加颂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為國家培養創新拔尖人才。
敦品勵行,讓科技創新教育發揮育人功能
山東省濟南第一中學是首批省級規范化學校、首批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中國科協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優秀項目實驗學校、全國首批北斗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動優秀活動基地校。作為百年老校,學校多年來一直秉承“革命性、民主性、科學性”的優良傳統和“勤學致知、敦品勵行”的校訓,兼收并蓄、厚積薄發,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社會英才。
“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憧憬的“創造之理想國”。創新是國家進步發展的“原動力”,是提高人類認識能力的“金鑰匙”,是個人走向成功的“催化劑”。通過科技創新教育力爭達到科學普及、科技創新和德育滲透三個維度的目標,融合“創新、實踐、合作、共享”的理念,融合創新教育與人文教育,積極推進新課程實踐與創新,積極推進學生核心素養培育。
優化管理,讓科技創新教育之光灑滿校園
1.健全管理機構,為科技創新教育共創良好的軟硬件環境
為持續推動科技創新教育順利開展,2016年10月,學校重新整合原有校本硬件資源,投入100萬元建成占地600平方米的“世紀筑夢”創客空間,包含開源電子、智能控制、北斗導航、3D打印、機器人和傳統加工六大創新實驗室。學校配備了Arduino開源電子套件、3D打印機、激光雕刻機、智能汽車、機器人套裝、北斗導航創新套件、小型加工車床、VR眼鏡等高科技產品。學校每年預算支出50萬元用于開展科技創新教育,設立科技創新教研組,由信息技術組、通用技術組和創客中心具體負責科技創新特色教育校本課程的實施。
2.建設創新教育師資團隊,為科技創新教育發展保駕護航
為了實現多學科有效融合,學校組建創客教師隊伍。創客導師團隊由教師閆玉良、龐巍、焦學仕和袁鑫軍等組成,他們來自通用技術、信息技術、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精力充沛、業務精湛、經驗豐富。每年指導學生多達300人次參加“北斗杯”、NOC、航天創新創意等比賽,取得優異成績。創客導師團隊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對接高校、科協等,開展了“校園創客實踐活動案例研究”“創客教育與學生創新素養培育研究”等多項省市級課題,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新時代普通高中創客教育與創新素養培育體系。通過科技創新教育,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等綜合素養,促進了教師由非專業向專家型的良性轉化,促進了學校特色發展,強化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力。
多元化課程,讓科技創新教育內涵落地有聲
1.“兩個面向,四個融合”充分體現育人的生本理念
在新課改的大潮中,學校注重生本理念,重視學生生涯指導規劃,著眼現在,筑夢未來,打破學科界限,以人為中心,通過主題呈現的方式建構知識。根據國家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目標,借鑒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理論,打破學科束縛,開發了一套縱向銜接、橫向關聯、螺旋上升的課程體系。項目課程設計上,做到“兩個面向,四個融合”。“兩個面向”即:面向全體師生的科普課程,主要通過專題講座和跨學科融合完成預期科普目的;面向少數個體的能力提升,即成立創客精英社團進行深度培養。“四個融合”即:科普教育與創新教育相融合,科學精神與文化知識相融合,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融合,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相融合。通過多元化融合,讓學生學科學、懂科學、愛科學。
2.“跨學科、項目式”教學模式,充分體現新課程教育理念
新課改背景下,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學校充分挖掘多方優勢,設計、開發豐富多彩的創新素養培育校本課程,開發多樣化選修課程,挖掘多學科課程中的創新要素,開設了以培育學生創新素養為導向的創新特色實驗室課程,包括開源電子、智能控制、北斗衛星創新應用、機器人、3D打印、無人機等。
科技創新教育重視科學、實驗、編程、綜合實踐活動的綜合應用,優化教學方式,以創新性思維訓練為重點,積極倡導問題式教學、情境式教學、任務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高效課堂模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知識,在實踐創新中貫徹科學精神,形成創新人格。除此以外,學校還將課堂搬到課外,依托學校“世紀筑夢”創客空間和學生科技創新社團建設,通過每年的校園科技節、文化節、社會實踐、各類科技創新大賽、發明創新展示、文體展演等活動激發學生創新動力。
3.打造“北斗+”航天教育特色,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靈魂,有才更需要有德。作為青少年教育成長的主陣地,學校肩負著培養青少年科技精神、科技素養、科技能力的重任。從2010年開始,學校在北斗科普、北斗創意設計、北斗硬件研究、北斗特色課程開發等方面進行探索與研究,初步形成了基于北斗的科技創新STEAM科教方案。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航天科技創新大賽、北斗領航夢想活動等賽事,累計近200人參加,通過邀請北斗專家進校園開展科普講座、組織學生參加北斗科普夏令營、鼓勵教師參加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等方式,將北斗科普與創新教育融合,打造全國優秀樣本。2015年12月,學校入選全國首批北斗科普教育基地。
碩果累累,讓科技創新教育成為學校新名片
學?萍紕撔陆逃玫搅松鐣䦶V泛認可。學校通過每年的校園開放日活動,展示學校的科技創新成果,并積極采納社會各界和學生家長的意見,不斷完善優化科技創新教育。組織學生走進社區、走進高校、走進科普機構開展志愿服務,在鍛煉自我的同時服務社會。
學校每年舉辦科技節,到2022年已連續舉辦11屆。科技節實踐系列活動包括學生科技創新作品聯展、3D打印創意設計、北斗衛星導航創新方案設計、水科技環保設計、FEG智能車比賽、智慧物流機器人工程賽、北斗尋寶等活動。每屆科技節都有2000多名學生參加不同類別的科技實踐活動,近百人次受到表彰。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各項重要賽事及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部分學生在比賽中獲得省市、國家大獎,通過綜合素質評價獲得了進入名校學習的寶貴機會。
經過多年來的堅持不懈努力深耕,學?萍紕撔鲁晒S碩,榮獲2010年“中國科協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優秀項目實驗學校”稱號;2021年被評為“少年問天”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動優秀活動基地校。
百年精魂礪心志,攜手同心展宏圖。濟南一中作為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必將勇擔重任,踔厲奮發,持續打造科技育人特色,不斷培養和輸送創新拔尖人才,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新的力量。
(張遠杰 閆玉良)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