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濟南市濟陽區實驗中學 核心素養導向下中學生培養探索實踐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7-12  閱讀:次   |
42.9K

  濟南市濟陽區實驗中學(以下簡稱“實驗中學”)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核心素養價值引領,貫徹育人為本思想,回歸教育本色,打造富有學校特色的“本色教育”,建設學生喜歡、教師幸福、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家門口有溫度的“文化樂園”,培養“懂規矩,有禮貌,愛讀書,會學習”的好學生,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健康成長,使學生能夠“本分做人,出色做事”,努力創建高品質學校。

  創新學校文化,完善學生教育體系

  學校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實驗中學始終注重學校文化建設,旨在構建良好的校園氛圍,促進學生思想人格與道德情操的健康成長,實現教育教學工作的高質量發展。目前,實驗中學已經建立起以“和·思”為中心的學校文化。其中,“和”是中國哲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承認差異,又注重融合不同事物的不同特點。以和為貴、與人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諧,是生活習慣,更是文化認同。國家要和諧才能實現興旺發達,學校只有注重和諧才能謀求發展,學生才能更好地成長,教師才能更加幸福。因此將“和”文化滲透到教師隊伍建設和學生教育中能促進創建和諧校園。“思”是指學思結合、切問近思、慎思篤行,認為學習是一個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過程,既要加強對外部世界的理解認知,也要運用自身思維進行消化吸收,使其成為適用于自身發展的知識與智慧,更好指導個人成長發展。實驗中學的“思”文化要求教學工作必須做到在學習中有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獨立的見解,啟迪學生智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谠摾砟钪笇,實驗中學逐步建構起獨具特色的學校文化,積極完善環境文化建設,打造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比如創設班級作業展、優秀作品墻等,全方位展現學生風采;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開展“寫好字,讀好書,說好話”系列活動,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讀書習慣和說話習慣;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等,以“四點半課堂”延時服務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美術、體育活動。

  同時,實驗中學對教育體系進行重新調整,注重凸顯辦學特色、強化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比如,創新入學教育,組織開展《論語》誦讀、文明禮儀教育、軍訓會操等入學活動,使學生能夠盡快適應校園生活,并學習孝敬父母,強化感恩之心。創新自我教育,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自我教育潛力,完善學生自我教育評價辦法,形成學生自主發展體系,讓學生學會自我反省、學會自我管理。創新激勵教育,制定班級星級管理方案,從衛生、安全、文體、學習等方面進行評比,以引導學生養成文明行為習慣;組織“說好話”系列活動之正能量分享,引導學生傳遞正能量,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每月定期組織“學生自我教育”論壇和班主任工作交流會,通過論壇和交流會對自管會、值日班長、星級管理、每日反思等活動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提升。此外,注重家校合育,定期舉行家庭教育專家報告會和家長會;定期家訪,走進學生家庭,注重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完善課程體系,促進學生各學科綜合發展

  實驗中學基于核心素養引領,將更多人力、物力資源投入到課程體系的建設完善上,根據學生身心成長特點及教育改革趨勢,建設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相統一的、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體系,抓實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等必修課程,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安全教育、環境教育和人生規劃等選修課程,開展好河畔文化系列活動(讀書沙龍、誦讀沙龍、書畫苑研討)和書法進校園、我愛家鄉征文及攝影大賽、尋找禮儀少年、理想主題系列演講,以及校園吉尼斯爭創活動和興趣部落活動等;探索開發“寫好字——我們的特色課程”“說好話——我們的特色課程”“讀好書——我們的特色課程”“走向成功——我們的勵志教育”“延時服務——我們的人文關懷”“人文濟陽——校本課程”“美麗濟陽——校本課程”等特色活動課程。目前,實驗中學已建立起涵蓋國家、地方、學校三大層級的課程體系,形成了從理論到實踐、由校內到校外的多維度課程模式,有效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對于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素養、思維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學校舉辦的校園吉尼斯實踐活動中,實驗中學拉出千人千項校園吉尼斯爭創清單,掀起新一輪“校園吉尼斯”爭創高潮;開設書法特色課程,讓學生在學習文化課知識之余陶冶情操,提升書寫能力。

  打造“本色課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實驗中學響應“課堂革命”的號召,打造“以獨立思考為根本,規范落實為特色”的“本色課堂”模式,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側重學生書面落實,強化學生規范答題,達成“知識能力雙基牢固,合作探究共同進步,身心愉悅健康成長”的課堂教學目標;樹立全面質量意識,以優化課堂教學主陣地為著力點,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發展為目標,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學生潛能,突出思想教育、思維訓練、規范養成,實現教學效率大幅度提高和學生素質全面提升。實驗中學召開“本色課堂”調度會,詳細部署“本色課堂”教學改革的工作計劃,提出遵循理論學習、反復實踐、整改完善的思路創建“本色課堂”模式,堅持以點帶面,將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科作為先行改革示范科目,逐步落實以生為本的“本色課堂”模式。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借鑒參考各地的高效課堂經驗,促進“本色課堂”的完善優化,比如參加首屆全國德育創新與班主任名家大會暨上海、杭州中小學名校參觀活動,學習先進學校的德育經驗,為“本色課堂”建設提供支持。以學科組為單位,進行課堂督導并安排聽評課活動,改進“本色課堂”的不足,促進課堂教學的逐步完善,并以“課例診斷與教學改進”研究項目為切入點,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本質,探求課堂教學規律,提升課堂教學質量,F階段,實驗中學“本色課堂”建設已初見成效,對學生個性發展與身心健康成長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總之,實驗中學將求真務實作為辦學事業發展建設的根本動力,將學生置于教育教學的中心環節,注重調動學生積極性,探索實施能夠激發學生生命本能的教育模式,以樸素的理念與認真的態度落實各項工作。未來,要真正創建富有特色的學校仍然充滿挑戰,但是實驗中學始終充滿信心,將會開拓出更加光明的辦學道路。

  (王秀峰)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