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閩南理工學院:退役大學生士兵續寫青春亮色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08-09  閱讀:次   |
42.9K

  閩南理工學院現有256名退役大學生士兵,其中144人曾在部隊受到過各類表彰獎勵。退役回校后,他們參加了校衛隊、國旗班、創業協會等,發揮所長參與校園管理,積極創新創業,成為校黨委打造黨建思政工作平臺和品牌的重要抓手。

  朋輩作示范:一堂生動的愛國課

  “朋輩教育是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群體在年齡、興趣、價值觀等方面的共性,有利于退役大學生士兵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閩南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林志凱介紹,基于這一教育規律,近年來,學校創新育人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優秀退役大學生士兵的朋輩教育作用。

  為了讓退役大學生士兵回校后也能脫穎而出、成長成才,2020年11月,學校出臺《關于進一步支持和幫助退役大學生士兵成長成才的意見》,成立退役大學生士兵直屬黨支部,給予單列推優入黨名額;成立退役大學生士兵工作室,加強校軍合作、校地合作,聘請退役軍人事務局和部隊領導擔任顧問和指導教師;增設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獎助學金,對家庭、學業、就業困難者進行“一對一”幫扶,遴選優秀學生進入團學組織、國旗班、校衛隊等。

  從2011年的10人到目前的70多人,國旗班隊伍逐漸壯大,10年來每周一次,以及國慶、元旦等重要節日的升旗儀式已成為傳統。

  2019年國慶節,經過半年的訓練,在全校4000余名師生員工的注視下,以退役大學生士兵為主體的國旗護衛隊,身著陸?杖姸Y服,從學校寶蓋校區的蓮花廣場,護送鮮艷的五星紅旗走向升旗臺。“升國旗,奏唱國歌!”五星紅旗伴隨雄壯嘹亮的國歌聲冉冉升起,在場師生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信仰。

  這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參加升旗儀式的土木工程學院學生朱孟鐸表示:“這一刻感到前所未有的自豪和光榮,為偉大的祖國驕傲。同時也感到身上的責任和重擔,我將努力學習、增長本領、回饋社會。”

  退役不褪色:服務社會創造價值

  閩南理工學院充分發揮退役大學生士兵在學生“三自”管理中的作用。為了鼓勵“老兵”退役不褪色,學校通過勤工補助、創新學分等措施,引導他們參與校園管理,啟動了退役大學生士兵“助理輔導員”試點工作。學校從高年級退役大學生士兵中,遴選政治素質高、協調能力強、學業成績好的學生,經過半年適應性培訓后,讓他們從新生軍訓開始擔任助理輔導員,以此實現民辦高校加強輔導員工作力量的突破。

  2018年,學校成立大學生校園文明巡查隊,退役大學生士兵成為隊員首選。每天,隊員們一行六七人身著制服出現在校園,每晚10公里的巡邏,給教學區和學生社區增加了安全感。疫情防控期間,隊員們也積極參與測溫、驗證、安保、交通引導等各個環節,成為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重要力量。

  此外,通過校際合作,由退役大學生士兵組成的“利刃聯盟”,為周邊中小學提供軍訓服務。在學校所在地、福建省石獅市舉辦的海博會、招聘會和各類競賽賽場上,也能見到他們協助維持秩序的身影。

  基于組織退役大學生士兵服務社會的經驗,2019年12月,學校在全省成立首個面向警務輔助人員的專門學院——閩南理工學院輔警學院,面向全省公安輔警開設學歷、非學歷教育,及輔警崗前招錄、職級晉升、專業崗位等培訓,近21%學員為退役軍人。

  創新與創業:挖掘潛能“授之以漁”

  作為著名僑鄉,石獅市向來有敢闖會創、奮斗拼搏的創業氛圍;作為重要海防前線,石獅市也一直有“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雙擁”傳統。為退役軍人開展就業培訓和創業支持,是閩南理工學院落實“雙擁”的實際行動。

  學校董事會始終踐行“做有利于年輕人成長的事情”這一培養理念。為進一步增強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能力,2015年7月,學校成立就業創業園,依托資源優勢確立了“產創融合”的思路,設立“雙創”專項資金550萬元,設立創業與就業促進會、“雙創”協會、創客俱樂部等多個社團組織,先后吸引100多個創業團隊入駐。目前,已有72名退役軍人正式注冊創辦企業,類型涵蓋跨境電商、學歷提升培訓、公眾號開發、VR技術開發運用、餐飲管理等多個領域。

  除了落實國家和地方面向退役軍人的就業、培訓、稅收、融資等扶持政策,園區還為退役軍人專門制定了房租減免、商務代理優惠、技術服務優惠、公共設施使用優惠等14項特殊優惠政策。學歷教育之外,學校的職業技能鑒定站可為退役軍人開展37項職業資格證書鑒定。

  學校多個專業采取校企共建“卓越班”的培養方式,退役大學生士兵是優先選拔留用的重點對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學校看來,培養退役軍人的職業技能,并不僅僅是讓他們掌握一門技術,而是要放眼創業的全過程,讓他們了解各項政策,在實踐中鍛煉未來運營企業的能力,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更高的創業成功率,為地方經濟轉型升級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在就業創業園的實訓基地,退役軍人可以參與智能制造、模具設計、數控實訓、金工實訓、工業機器人實訓、動漫設計、電子商務等多種培訓,接觸到眾多校企合作開發的課程,其中不乏針對地方產業發展設置的“訂單式”崗位專門培訓。這些曾在部隊揮灑汗水的青年,對就業創業園所開展的職業技能培訓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對于他們來說,培訓指引著就業發展方向,多掌握一門技能,就多一片奮斗的天地。

  近兩年,學校與閩南地區的15家企業牽線搭橋,掛牌實習基地,服務退役軍人就業見習。2020年2月,學校獲批“福建省泉州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園地”;2020年4月,學校創客園獲批“科技部國家級眾創空間”。

  依托就業創業園,學校先后幫助400余名退役軍人順利走上就業崗位,就業率達95%以上。退役軍人主要分布在國有及民營企業,部分已成長為單位的骨干力量,他們對在園、出園創辦企業的滿意度超過了90%。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