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深化校企合作 賦能高質量發展 ——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創新育人生態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2-14  閱讀:次   |
42.9K

  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新起點,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積極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錦州師專”)位于渤海之濱的英雄城市錦州,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專科學校。錦州師專辦學歷史悠久,其前身是成立于1914年的奉天省立第四師范學校。長期以來,學校堅持“為地方基礎教育服務、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的辦學理念,傳承“學高身正、敬業創新”的校訓,以“博學精教、啟智怡情”的嚴謹教風和“篤學善思、務實致用”的良好學風,努力打造“以服務為宗旨,以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培養實踐技能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基礎教育師資和高等職業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區域高職高專教育品牌。作為一所百年老校,錦州師專底蘊深厚、聲名遠播,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

  進入新時代,根據新時期發展的需要,學校于2021年8月全面啟動濱海新校區建設,揭開了學校建設發展的全新一頁。竣工后的錦州師專新校區致力于打造錦州教育文化建設的優秀范例,成為環渤海灣系統建設的一顆閃亮明珠。

  專業建設

  實現多元人才培養

  如今,中國職業教育已經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對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也邁入到更高的層次。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做好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是關鍵。

  要建設特色鮮明的職業教育專業,就要在辦學方向上堅持職業教育類型,培養定位上堅持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上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不變的職業教育屬性。同時,在專業設置上保持職業教育屬性和特色,專業布點主動服務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因此,學校緊密圍繞地方產業經濟發展和錦州及遼西地區基礎教育形勢,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調整專業(群),建設了涵蓋資源環境與安全、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財經商貿、旅游、文化藝術和教育與體育七大類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市場營銷、大數據與會計、旅游管理、電子商務等31個專業及專業方向,其中有遼寧省高水平學前教育特色專業群1個、建設興遼卓越專業群3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1個、省級試點專業2個、對接地方產業集群的省級示范專業群1個、現代學徒制示范專業2個、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2個。

  此外,錦州師專多年來一直重視學生職業技能訓練工作,逐漸形成了技能訓練系統化、技能大賽制度化的可喜局面。學校認真落實《“以賽帶訓”專業技能訓練方案》,以國家、省級職業技能大賽為重點方向,進一步加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學生在國賽和省級技能賽項中均取得了顯著成績。

  校企合作

  推進協同“雙元”育人

  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探索,錦州師專認為,在當前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之下,要“發達職業教育”,就必須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提升教育產品(畢業生)與企業需求的契合度,就必須推進校企協同“雙元”育人。

  為此,學校大力推進校企合作,目前已與北京、天津、上海、青島、沈陽、大連等地的多家省內外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并與合作企業建立訂單培養模式。企業為教學提供實訓和實踐教學崗位、跟崗頂崗實習及就業機會,參與課程設置工作,并為學校提供兼職的專家型師資,與任課教師共同開發新的實訓教材,實現專家進課堂,與學校的專業教師共同承擔專業課程,真正實現了共同育人。

  學校在開展訂單培養、頂崗實習、共建實習實訓基地等基礎合作的同時,在企業培訓、專業教師企業實踐、校企實踐教學、核心課程建設、師資培訓、技術交流、學生就業等方面進行更深入的合作。如今,錦州師專的校企合作工作正在向深層次、多角度、內涵式發展。學校建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08個,承擔實習項目337個,涵蓋所有專業,學年接待學生實習1509人次,校外實訓基地實習時間合計16454人天。

  學校在與青島海爾、漢王科技、北京飯店、遼勤集團等知名企業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圍繞二級教學學院的專業特點,深入推進“政—校—企—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工程,對接區域行業龍頭企業產業升級人才需求,在已有訂單培養基礎上,又新增一批特色訂單班。各專業在厘清企業需求入職崗位技能水平前提下,引入行業企業標準,進一步完善訂單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標準和考核方案,增強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促進了課程改革,提高了課堂實效,保障了學生就業質量。

  成功實踐

  共享合作成果

  錦州師專文學院一直致力于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在合作開發教材、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機制。比如與遼寧省外國語協會外語培訓中心開展訂單班培養,派優秀語文教師完全深扎課堂,從就業準備到就業態度,再到職業崗位技能培養,保證每一名學生上崗前都具備充分的理論及實踐能力,從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語文教師。

  以培育學生核心素質為主題,開發、建設校企合作教材。《春雨潤心田——小學生大語文閱讀教學法》是錦州師專文學院與遼外教育大語文教學部共同開發的校企核心課程教材。這本教材主要側重閱讀教學法,內容包括記敘文閱讀、說明文閱讀、寫景散文閱讀、議論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詩歌閱讀6章,每章設置教學目標、文本舉隅、教學技術、群文篇目、拓展訓練、研學地圖6個板塊,另附小學高年級文史知識及經典書目。著力建構閱讀教學方法論,打造語言運用與解析、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語文從教核心能力。

  以教材的實用性為出發點,重點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春雨潤心田——小學生大語文閱讀教學法》兼顧校、企、生三方的實戰化與實用性、可操作性與可復制性,在學校課程建設、企業人力資源儲備、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和促進作用,對其他教育類訂單班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教材突出產教研創融合,攜手共創語文教育特色品牌,凸顯實戰性、品牌化、高能效,貼合職場環境、工作過程和行業企業標準,與企業崗位實現“零距離”無縫對接。學校希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培養學生向美的身心、向善的品格、向上的學力、向真的學識、向新的行動。

  服務社會

  構建校企合作新格局

  培養社會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職業教育必須主動認識和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抓內涵式建設,服務社會。作為一所地方高職院校,如何既提升高職大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又在服務社區、服務社會中推進校企合作?錦州師專在教學改革中始終探討這一問題,尋找兼顧雙贏的路徑。經過幾年的摸索,學校以課后輔導、看護為主要內容,與學校駐地社區合作,免費為社區居民進行小學生晚托,解決小學生“三點半”看護難題;與周邊小學達成了以國學教育、作文教育為主的小學生第二課堂合作教學,讓大學生成為“小老師”,提前感受教師的職業氛圍;更具共享性的是幫助學校駐地民辦教育機構加盟“金筆作文”品牌,共建社區“金筆學習樂園”和“金筆公益沙龍”。

  同時,學校還充分利用全國“職業教育活動周”,在駐地社區開展“做出彩金筆人”系列活動,同時開放教室、實訓室,邀請社區居民參與高職學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精彩第七天”是學校文學院獲得省級獎項的大學生周末教育品牌活動,旨在引導更多學生在周末走進企業見習。學生不僅提前接觸、了解民辦學校,使自己的職業理想更清晰,還獲取了社會資訊和職業前沿信息,以便準確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使之更“接地氣”,讓自己的職業“角色”更“有人氣”。

  不忘初心謀發展,踐行使命育新人。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載譽前行。學前與音樂教育學院成立“學前教育產學研創新與發展中心”,校企合作研發成果榮獲遼寧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學生兩次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賽項中獲得團體一等獎。小學教育學院深化課證融通改革,多渠道強化師范生職業技能訓練,連續6年獲得全國高師高職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學技能比賽特等獎。文學院深度融入錦州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改革成果獲得遼寧省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美術學院創立宋春芳手工扎染工作室,被評為錦州市名師工作室和遼寧省職工創新工作室。體育教育學院在全國職業院校健身健美錦標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學校學生多次在遼寧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導游服務、軟件設計、虛擬VR、化學實驗技術等項目一等獎。

  學校堅持學生至上、育人為本,引領學生樹立遠大理想、追求卓越人生、涵養家國情懷,不斷提高學風建設水平,畢業生就業率位居省內同類院校前列,被遼寧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辦公室授予“畢業生就業創新單位”和“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稱號。

  未來,錦州師專將繼續深入探索“共建、共管、共享”校企深度協同育人的新模式,為培養更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實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陳建軍)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