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廣西科技大學藝術與文化傳播學院:以戲劇類非遺傳承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09-04  閱讀:次   |
42.9K

  廣西科技大學藝術與文化傳播學院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積極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教學實踐平臺。經過多年的探索,以戲劇類非遺作為抓手,挖掘區域戲劇文化,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把非遺元素與課程教學相結合,將知識傳授和實踐應用等融為一體,堅持多學科跨專業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以培養推動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為己任,全面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

  打造教學實踐平臺

  自覺聚焦新時代育人新目標,扎實探討文化傳承和育人規律。根據課題組實際調研,93%以上的師生認為建設戲劇類非遺教學實踐平臺是不可或缺的。一是組建教學團隊。選拔教學經驗豐富、專業知識精湛、熱心教育樂于奉獻的專家學者,建設校級專家團隊,深入研究戲劇類非遺發展與新時代創新能力培養的關系,引導學生將課內知識與課外實踐通過創新融會貫通,做到學以致用。二是主動接受驗證。教育的理想就是培養具有獨立能力的人才,包括其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是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是否具備創新創業能力,這就需要利用各種機會激勵大學生接受實踐的檢驗。學校定期舉辦的非遺節以及節日晚會等都會自覺排演傳統戲劇,積極引導大學生熱愛學習、善于學習,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彰顯創新意識。三是積極推廣新成果,經過師生共同創造的戲劇類非遺傳承新業績,一般會通過教改項目、教學成果獎、單位采用等體現出來,就是理順“教”和“用”的關系,積極向社會宣介新成果。學院師生積極參加學校黨史學習教育情景黨課——音樂歌舞劇《引路明燈》,傾力為文化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同時運用新媒體加大傳播效果,在微信公眾號、快手等平臺及時推廣相關成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積極的文化氛圍。

  培養創新創業應用能力

  傳承創新戲劇類非遺,要以培養青年人才的創新能力為突破口。新時代教育承擔了新的使命,不僅需要以創新創業為內涵培養大學生貢獻社會的能力,還需要成為高校特色辦學的標志。高校要非常重視創新創業教育,自覺融入課程教學、畢業設計(論文)、學科競賽等,強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一是融入課程教學,將戲劇類非遺與專業知識相融合,通過視頻觀賞和實際演練等,激發大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尤其是充分領會戲劇文化與育人的功能,可觀、可感、可移情,讓欣賞者內心不知不覺受到啟迪,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樹立文化自強的意識,從而達到育人的效果。二是融入畢業設計(論文),現代教育特別重視文化知識的有效轉化,人文藝術學科都可以選取戲劇類非遺大做文章。既能將戲劇臉譜、服飾圖案等注入現代設計理念,產出新的中國風格的作品,又能將戲劇發展歷史、音樂文化與畢業設計(論文)自然結合,經過深入探究,完成帶有個性化的研究成果。三是融入學科競賽,積極引導師生參與大學生藝術展演、中國—東盟藝術教育活動以及各類競賽。經過新時代創意理念的洗禮,近5年推出的戲劇文化作品,獲得了全國及省部級一等獎等近10項獎項,大創項目立項每年10多項,調動了創新發展戲劇類非遺的積極性。

  為社會造就英才

  戲劇類非遺傳承更高層次的要求是具有引領行業建設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實踐技能。因此,學院對于造就社會歡迎的優秀人才保持著清醒的認識,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一是增強獨立能力,大學生的家庭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又加上大多為獨生子女,父母的關愛可能讓他們缺少獨立意識,因此積極參與戲劇類非遺傳承所獲得的創新創業能力,就為今后就業打下了獨當一面的基礎。二是提升應用技能,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戲劇類非遺,就是深入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專業學習的興趣點和創新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踏上工作崗位就可以發揮高超的技能優勢,從而成為服務社會的可用人才。三是培養創造精神,大學文化知識能否創新和轉化,關鍵看大學生是否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所憑借的就是具有引領專業建設或者行業發展的推廣應用成果。近3年來,在非遺類素材“互聯網+”創新創業等大賽中,學生獲得省級以上獎項7項;在校學生注冊公司4家,獲得社會資金支持6000多萬元。很多學生提高了創新創業能力,贏得了行業的廣泛贊譽。因此,高校經過課堂學習、學科競賽、社會實踐等構建教學平臺,培養了推動社會發展的人才。調研最近5年的畢業生就業情況,用人單位高度認可的滿意率為88.6%,所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達到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金乾偉)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