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武漢工程大學管理學院本科教學高質量發展路徑探索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09-08  閱讀:次   |
42.9K

  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 讓學“優”起來 ——武漢工程大學管理學院本科教學高質量發展路徑探索

  高等教育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應主動服務國家需求,加強科技創新工作部署,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其關鍵在于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促進教學相長、師生共進。近年來,武漢工程大學管理學院以“新文科”建設為核心理念,通過專業優化、課程提質、模式創新、關系協同“四大重要抓手”,構建一流本科“師生學習共同體”,讓學“優”起來。

  從“以學生為中心”走向“師生學習共同體”

  武漢工程大學管理學院始于1987年,是全國設置工商管理教育較早的高校之一。經過30余年的發展,不斷順應時代變化,經歷了“以學生為中心”到“師生學習共同體”兩個階段。一是以“兩型兩化”人才培養為目標,聚焦于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成效,圍繞學期制度改革全面修訂培養方案,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學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立以“一對一”培養、思政與專業有機融合、“學院、系、導師”聯動、本科4年指導為特征的“1+X”全程導師制,初步形成了師生共進的學習關系。這一發展階段聚焦于“以學為中心”,從學期制度改革與人才培養質量等視角展開實踐,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二是順應新時代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以“新文科”建設為核心,遵循“守正創新、價值引領、分類推進”的基本原則,構建師生“學術、學習和命運共同體”,重構因學科劃分而失去的知識的統一性、體系性,從專業優化、課程提質、模式創新、關系協同等方面促進多學科交叉與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文科專業的整體教學質量。

  專業交叉融合,促建“師生學習共同體”

  以電子商務、會計、行政管理、市場營銷專業為試點,通過“E”+國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驗區平臺與學校“大化工、計算機、智能科學與技術”等優勢專業融合,重塑學科與知識的縱橫向聯系,設立“AI+電子商務”“E+會計”“ACCA”“大數據+精細化城鄉治理”“E+營銷”等方向,構建多學科復合體系;發揮學科融合與科研優勢,校內共建共享教學平臺,優化培養方案,實施“新文科”與“新工科”融合式教學;共建“校政、校企、校社”實踐教學基地,建成湖北省智能系統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財務與會計創新創業工作室、公共政策案例分析中心、公共決策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跨專業綜合實驗室等實驗教學創新平臺,深入開展產教協同育人。

  打造混合式一流課程和智慧課堂,讓“師生學習共同體”“活”起來

  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近年來,建成多門國家和省級資源共享課和視頻公開課,拓展了學生共享學習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翻轉課堂+云平臺”等互動式教學,從知識傳授向啟發式、創新式教育轉變,打造適應學生自主學習和管理的智慧課堂;全面推進課堂教學革命,倡導“師生攜手再出發”,全部課程均實施混合式、互動式教學,學生對教師教學滿意度高。

  政、產、教、學、研、創,讓“師生學習共同體”模式“新”起來

  以創新創業為主線,實現“基礎創新→應用創新→協同創新”的人才立體式培養模式。根據專業發展需求,引培并舉,打造具有多學科背景的高水平師資隊伍與精品教學團隊,為本科生配備學業導師,通過參加教師科研項目、聯合培養、國內外學術交流等活動,拓展學術視野與國際視野,實現基礎創新培養;從科研項目中提煉出創新創業項目,組建跨專業、跨院校學生競賽團隊,實現應用創新培養;通過多方協同育人平臺,構建實驗、實習、實踐基地,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協同創新培養。近年來,學生競賽獲獎率、本科生就業率、深造率及外部評價均位居全省前列。

  打造“師生學習共同體”,師生關系“優”起來

  重塑現代師生關系,營造“師生學習共同體”的共生環境,形成師生之間“合作式、研究式、自主式”的學習關系,促進教學發展,教師導學,師生互學。近年來,4名教師入選國家、省部級人才,獲批國家科研項目16項及省部級科研項目近百項,發表高水平科研與教學論文百余篇,獲得同行高度認可。據調查,用人單位對學院畢業生總體滿意度高,專業技能、學習能力、執行力、責任感均獲得一致好評。

  今后,學院將繼續按照“立足湖北、輻射全國”的服務面向,聚焦立德樹人,堅持“以本為本”和“四個回歸”,深入推進“新文科”理念下的“師生學習共同體”建設,不斷為中部崛起及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與科技支撐。

  (吳詩嫚 馮兵 婁曉雯 盛義龍)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