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優勢突出 特色鮮明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提質培優”工程項目多點發力全面開花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09-18  閱讀:次   |
42.9K

  入選“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成功申報國家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與33家重點企業、兩家科研院校、多個市級政府部門達成產教融合項目合作并有序推進……近期,宜賓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成果凸顯。

  隨著宜賓市成為四川省入選國家產教融合的試點城市,宜賓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四川省宜賓市政府部門舉辦的僅有的一所高等職業院校,積極主動承擔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建設任務,圍繞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求和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教副中心目標,搶抓廳市共建“學教研產城”一體化試驗區戰略機遇,持續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提升職業教育的適應性,提升人才育訓質量,不斷向產教融合、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

  多元合作協同發展

  產教融合走出新路徑

  此前,宜賓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了3次大規模、高規格的產教融合項目集中簽約,共有27個推動職業教育和經濟發展的重大項目,涵蓋智能制造、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物聯網、新材料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由此開啟了與華為、海爾、大族激光、一電航空、西門子、大疆、寧德時代、中國高科等行業頭部企業合作的新模式。大動作之下,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制造業、電子信息業、農業、文旅產業、商貿服務業等不同領域專業群的產教融合陸續展開。

  兩年來,各大項目推進情況如何?暑假期間,在全國各地多個相關企業都能找尋到校企協同、產教融合的成果。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王蜀楠利用假期,進入了四川酷賽科技有限公司實習。一個月內,她就熟悉了手機主板軟件下載、功能校準、測試等多個崗位的工作,成為了工程師學徒。

  事實上,四川酷賽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生產手機主板的企業,長期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從2018年在宜賓建廠起,每年都會到宜賓職業技術學院招聘。“特別是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與我們的崗位非常對口。”四川酷賽科技有限公司人事主管陳婷說,目前已有兩名畢業生成長為工程師,成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更多的畢業生成長為表現優異的“新型工匠”。這批實習生中,她希望能有50%—80%的學生留在企業。

  王蜀楠的校友張坤,4個月前通過工學交替進入了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學習,在公司安排下,他又從深圳派遣回了宜賓,對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電池生產最后一步“密封釘”設備進行調試維護,每個月不僅能領到六七千元的補貼,還能學習到多項技能。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電智學院副教授張煥國是這批48名工學交替學生的帶隊老師,掛職大族激光新能源事業部工程師,除了完成企業交辦的工作任務,他還全程陪同學生,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和生活管理,做好企業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協調。張煥國說:“這是我院學生第一次到深圳企業實習,表現優異,許多學生在3個月內就得到企業的認可,被派遣到全國多地提供技術支持,還有部分學生擔負起企業新員工培訓責任。他們通過企業的培養和自己的勤奮努力,已經成為了企業二梯隊主力。”

  企業解決燃眉之急,學生掌握先進技能并就近就業,校企深度合作一舉多得。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發展規劃與產教融合處處長黃天齊介紹,學院一方面聚焦校企多層合作,構建“雙元”育人新模式。與頭部企業聯合開展前沿技術引入、職業標準編制、課程及資源開發等;與骨干企業聯合開展工學交替、現代學徒制、實習就業、人力資源互派等;與中小微企業聯合開展員工培訓、科技創新與技術服務等。另一方面,緊扣區域產業發展需求,構建產教融合高能級平臺。有序推進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冬水田研究院、宜賓燃面學院、宜賓智軌產業學院等重大產教融合項目建設,實現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人才鏈的“四鏈”融合。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還與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臨港經開區管委會簽約共建“宜賓職業技能技術實訓中心”項目,聯合華為、西門子、海爾、奇安信、海康威視、科大訊飛、華中數控等頭部企業和領軍企業的社會化培訓項目集中入駐,形成專業化的職業技能培訓平臺。宜賓職業技能技術培訓基地既作為學生實踐實訓教學的重要場所,也成為宜賓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和國家產教融合公共實訓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有力支撐地方人力資源開發和供給。

  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

  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今年5月,101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推介名單在江蘇正式發布,全省僅有5所院校入圍,宜賓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宜賓市僅有的高職院校榜上有名。培養鄉村振興人才,躋身各大院校前列,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扎實、特色鮮明。

  “我們面向鄉村振興產業需求,校企共建了鄉村振興專業體系。”宜賓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現代農業學院院長先元華介紹,以現代農業學院、五糧液技術與食品工程學院、經貿管理學院、文創與旅游學院等為主,建成了高效服務鄉村振興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專業集群,全面覆蓋現代農業一、二、三產業核心技術環節,為服務四川省“10+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宜賓市“5+2”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鄉村振興中的產業人才培養貢獻了積極力量。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還創新引領,搭建了農科“雙師型”團隊和鄉村振興創新創業體系。這意味著涉農專業任教教師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較高的專業職稱,又有省市乃至各大企業的專項技能資質。涉農專業核心團隊與政校企行深度融合,在省市科技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組建了宜賓市畜牧產業、茶產業、果蔬產業、水產等科技特派團,有32人次入選省市級科技特派員團隊,其中兩人擔任團長、3人擔任副團長,高效服務于區域產業發展。

  對標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先后與五糧液集團、德康集團、新希望集團、中化現代農業、川茶集團等頭部企業深度推進產教融合,共建了五糧液技術與食品工程學院、鄉村振興講習所、德康學院、國家白酒釀造和茶葉生產性實訓基地、四川省現代畜牧業產教融合聯盟、宜賓市綠色食品產教聯盟等。

  近年來,學院教師累計完成各級科研和技術服務項目396項,其中,涉農專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國家級別其他科研項目兩項,主持教育行業標準兩項、地方標準20余項以及省級教研教改項目26項、市級科研項目46項,為涉農企業創造經濟效益上億元。

  下一步,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將發揮專業人才及平臺優勢,聚焦鄉村人才振興產業需求,統籌科技教育資源,形成與產業鏈緊密聯系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機制、實踐教學體系和創新創業體系,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結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地方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全力推進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建設。

  國家虛擬仿真實訓基地

  育訓結合服務人才培養

  今年7月,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匠心善釀”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正式成為國家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

  據了解,“匠心善釀”國家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由宜賓職業技術學院聯合五糧液集團等酒類企業共建,利用虛擬仿真手段解決了教學當中學生缺少實踐而難理解理論知識的問題。基地著力培養“酒都工匠”,以宜賓白酒產業鏈的白酒釀造專業群相關崗位職業標準為基礎,創新構建“一平臺+三中心”功能體系、“兩補充三遞進”教學體系、“一鏈四型”資源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該基地的建設是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建設的需要,將支撐四川省“學教研產城”一體化試驗區建設,服務省級新區——三江新區“雙城、三園、四基地”200多家企業開展員工培訓提升、科技創新、生產調試等提升產品質量的增值項目,切實解決園區大中專院校難見、難學的教育教學難點,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目前,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已建成了白酒釀造技術虛擬仿真實訓中心,采用桌面式3D投影虛擬仿真+PC/VR體驗+手機終端APP+半實物模擬沙盤+網絡平臺等多種高科技手段,合理運用于白酒釀造教學的課堂教學、實驗教學與實習實訓等各個教學環節,實現虛擬再現真實生產過程,實現手機終端隨時隨地訪問虛擬仿真實訓中心資源,在線或遠程完成虛擬仿真實驗實訓項目。

  圍繞以白酒釀造技術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為主體,學院輻射帶動建成了畜牧獸醫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汽車制造與裝備虛擬仿真實訓中心等。中心面向社會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鑒定、資格認證等30468人次,與20家白酒企業和6所院校共享資源,并積極開展基于虛擬仿真的教研科研項目18項。

  “我們制作了24套虛擬仿真實驗操作手冊,填補了中國高職白酒釀造資源建設的空白。”五糧液技術與食品工程學院院長盧琳表示,在此基礎上建設“匠心善釀”國家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將促進學院更好地對接國家平臺,實現全國資源共享,建成后將是面向全社會開放的終身學習體系,如同當前的科技館一樣,從兒童到老年人都能從中真切感受到白酒文化的魅力。

  (宜職宣)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